惠山區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當代鄉鎮企業的發祥地之一,轄區內民營企業眾多。近年來,惠山區湧現了一大批勞動模範,而惠山區通過勞模們先進事跡的傳揚,結合紮實有效的職業技能系統化舉措,逐步將惠山區「工匠精神」植入到每位工作者的生活中。
徐振
李鋒寶: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李鋒寶是一位踏實、肯幹,有激情、有夢想的人。1996年,畢業於安徽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的李鋒寶,懷揣著個人前途發展的夢想,從安徽省霍山縣大別山區來到無錫,進入天奇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該企業度過了18個春夏秋冬。20年來,他憑藉著對事業的熱情和執著,一路走來,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如今已是天奇上市公司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副主任。
李鋒寶老家在大山溝裡,家庭比較困難,是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因此,當年還是窮學生的他,需要多掙錢,改善生活條件,讓父母生活得更好。
多年來,他一步一個腳印,歷經普通工人、技術員、技術室負責人、科研中心副主任。他帶領技術團隊開發了雙擺杆輸送機、縱向自動翻轉機、輪胎180°翻轉機、空中積放單帶輸送機、摩擦滑板輸送系統等多項新產品,其中擺杆輸送機、摩擦滑板輸送系統、DBF2500塑料板帶輸送機、汽車總裝內飾生產線成套系統等先後被評選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搶佔產業技術競爭制高點。
憑藉著精湛的研發技術,李鋒寶先後獲得2008年度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參與制定了行業標準JB/T11231-2011摩擦驅動懸掛輸送機。2012年,他入選了江蘇省第四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014年被評為洛社鎮「十佳金牌工人」,2016年獲得「江蘇省文明職工」榮譽稱號。
「我只有努力工作,幹出成績,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才能更好地照顧家庭,幫助他人,造福社會。」李鋒寶說道。
「班組領頭羊」黃新和
現為無錫永凱達齒輪有限公司動力設備部鉗工班班長的黃新和走在人群中,樸實無華,但他站在設備前,操作嫻熟,以其高超的設備維護、維修技術、人性化的管理風格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信任和稱讚。
黃新和2002年參加工作,主要負責各類國產、進口設備的維護和修理工作。他一方面通過工具機說明書來掌握工具機設備的特性,還研讀機械設備方面的書籍來開拓視野、提高自己的理論業務技能;另一方面還被公司派至德國和日本學習工具機維修技術。
為提高班組的整體素質,黃新和每年都積極主動參加公司組織的「師帶徒――結對子」活動,在他的傳、幫、帶下,徒弟陸斌、唐冬青不僅在街道組織的技能大賽中獲得了好成績,還成為公司能夠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幹。
同時,黃新和以其素質過硬、政治堅定、作風務實、愛崗敬業、勞動組織能力強的一言一行,帶動了公司一批愛崗敬業、勤於鑽研的工友。黃新和在工作中,為公司設備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他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了突出業績,並多次在街道、區、市級技能比賽中獲獎,成為公司一名優秀的班組長。2006年,黃新和獲得由省技能鑑定中心頒發的技師職稱。2012年在惠山區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鉗工組一等獎,2013年度獲得無錫市先進班組長榮譽稱號,2014年度,黃新和相繼獲得了無錫市五一勞動獎章和無錫市企業首席技師榮譽稱號。2015年度獲評無錫市勞動模範。
發揚「工匠精神」 惠山區在實幹
惠山區現有勞模352名,其中全國勞模4人,省勞模(含享受省勞模待遇)100人、省五一獎章獲得者9人,市勞模(含享受市勞模待遇)239人。為了讓這股促發展、爭建功的勁頭更足,惠山區充分發揮勞模先進的價值標杆作用,五年來,在弘揚勞模精神、禮遇勞模先進上不斷發力,惠山區網站上開闢「工匠精神 勞動風採」刊發勞模先進事跡,還制定出臺全區勞模療休養方案、定期邀請勞模來機關座談、定期走訪登門入企慰問勞模。一系列舉措在全區職工中營造了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的良好風氣,有效樹立了「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的價值標杆。
「專心專注、至精至善、創新創造、行穩行遠」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義。惠山區堅持把傳揚工匠精神作為激勵職工士氣、激發建功智慧、激揚工匠作用的重要舉措。通過開設各種專欄,讓勞模先進、能工巧匠的勞動故事在一篇篇人物小轉中閃耀動人,也為其他工作者樹立了堅實的榜樣。
多年來,惠山區還緊緊抓住職工大教育工程,面向廣大基層職工,全面深耕沃土,提升職業素養,走進實訓基地課堂學理論、加強師徒結對技能傳幫帶、電子閱覽室網上學技術,形式多樣的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在全區職工中營造出了濃濃的大培訓、大提升的氛圍,為每一位職工崗位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的教育培訓環境。惠山區在職工培訓中要求把先進的工業理念、技術趨勢和最新的產業動態、行業方向等引入職工教育項目中,努力培育既掌握具體的技術又明白行業的趨勢,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兩種氣質兼而有之的惠山工匠。近兩年全區每年完成各類職工培訓12000餘人次,構築起了一支品格優秀、創新有力的惠山工匠隊伍,較好地滿足了惠山區經濟發展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的發展新態勢。
此外,惠山區十分注重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組織類型多樣的職業技能大賽、節能減排競賽、「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合理化建議」評選等活動,在競賽評比中錘鍊職工的真功夫,發掘出更多的促進企業轉型有力、力行崗位創新有為、倡導綠色生產有道的能工巧匠、班組車間。其中,勞模評選、金牌工人評比和金牌班組評比三個重頭活動更是催生了一大批惠山工匠典型,300餘位各類勞模、金牌工人、金牌班組成員在惠山區生產一線引領全區職工自覺礪技提能,為企業生產大發展、全區建設大進步提供最基礎、最深厚的力量保障。五年來,惠山區累計12萬名職工參加建功「十二五」立功勞動競賽,提出合理化建議3萬餘條,創造科技創新成果近2000項。產生了1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個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獎、2個全國工人先鋒號,10個江蘇省工人先鋒號,6個江蘇省「安康杯」競賽優勝獎。
近兩年,惠山區區還在各類勞動競賽中進一步發現和推出建設「強富美高」新惠山的基層先進職工,先後舉辦了金牌班組和金牌工人評選,一批十佳班組、十佳職工與各級勞模們一起構築起促發展、爭建功的榜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