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整潔的主次幹道,秩序井然的交通疏導,整齊劃一的停車位,隨處可見的文明宣傳標語,穿梭大街小巷的志願者和網格員……一幕幕全民參與、齊抓共建的畫面成為歷下創城常態,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展畫卷在歷下區徐徐展開。日前,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布,濟南市再奪第一,作為濟南核心城區,歷下以全域全員為創建主力軍,志願服務為創建「動力機」,網格治理為創建「助推器」,著力推進創城常態長效,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功能,讓市民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創城紅利」。
志願引導 全員參與
今年68歲的退休老黨員魏增英,如今又有個新身份——「小燕子」,成了大明湖街道縣西巷社區「一個屋簷下」志願服務隊的一員。服務隊一成立,「燕子」們就紛紛來「築巢」——清掃路面垃圾、擦拭樓道扶手、發放宣傳材料……「如今,我們這50多名『小燕子』在社區『飛入飛出』,共同扮靚共同的『家』。看著社區『顏值』不斷提升,大家再忙心裡也舒坦。」魏增英說。
激發全民參與熱情,凝聚志願團隊力量,大明湖街道縣西巷社區的創新做法,也是歷下區以志願服務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的生動體現。在創建過程中,歷下區堅持「志願引導、全員參與」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志願服務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區開展「助力創城 志願同行」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引導機關幹部、社區居民、「雙報到」單位黨員等志願者,開展入戶宣傳、文明勸導、環境整治、秩序維護、樓道清理等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歷下還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為抓手,著力推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建立志願服務積分通存通兌、延時使用制度,以及以志願服務時長為基礎的星級評定製度,並搭建全區統一的、PC端與移動端相結合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平臺,實現了志願者和志願服務團隊註冊登記、志願服務活動發布、志願者招募、志願服務項目超市等交互式功能。截至目前,該區註冊志願者15.8萬人,志願服務團隊1200餘支,藉助平臺組織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300餘場,報名參與活動的志願者達到1萬餘人次,累積活動總時長近2.4萬個小時。
日常巡查中,泉城路街道臨湖社區和鞭指巷社區的「胡同管家」周建國發現多條老胡同內存在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嚴重影響居民生活,需及時清理,便立即在網格內吹哨。隨後,網格長和胡同管家聯合交警、城管、物業、停車運營公司等專業力量第一時間報到,連夜摸排轄區可疏導點位,實地測量勘察胡同路口,每日不間斷地清運共享單車200餘輛。
「先畫格子再繡花」
「先畫格子再繡花」。歷下區將全區134個社區、村(居)統一划分為1214個基層治理網格,將人、地、事、物和組織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也為創建工作打造了一條「先畫格子再繡花」的特色創建路徑。
歷下區在每個網格都設置了網格指導員、網格長、專職網格管理員、網格信息員,同時將公安、交警、城管、執法、環保等13個職能部門的執法人員和法律服務、社區衛生、心理諮詢等社會專業力量整合配屬到網格,作為專業力量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了「基礎力量一員一格,專業力量一員多格,聯動力量一格多員」。此外,歷下區在轄區常住居民中選聘了910名專職網格管理員,解決了「8小時之外」服務群眾的難題。
從13:51文化東路街道和平路第三社區網格員李俊華接到居民反映,到14:02,街道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環保等科室組成聯合執法組到達現場、處理完結,前後只用10多分鐘就解決了一起有關油煙擾民的投訴。
如今,歷下區創新打造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採用網格小循環、街道中循環和街呼區應大循環等流程,形成事件發現、處置、流轉、辦結、反饋、評價的閉環高效處置。歷下區的網格員通過掃描「歷碼辦」二維碼,就能及時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的問題上傳系統處理反饋。「小網格」助推創城「大作為」,歷下區網格治理不僅讓文明城市創建之路變得更有溫度,也成為創建工作的助推器,推動創建「步伐」快速高效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