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2020-12-13 情懷與歷史

巴東縣,隸屬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巴東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中上遊兩岸,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東北部,東連宜昌興山、秭歸、長陽,南接五峰、鶴峰,西交建始、重慶、巫山,北靠神農架林區。巴東縣人口超50萬,自隋朝時期建縣,已有1400多年的建縣歷史了。並且,巴東縣一帶地控三峽之險,是古代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巴東縣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東西寬(最窄處)10.3千米,南北長(水平距)135千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巴東縣一帶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后,設立巴國這一諸侯國,今巴東縣一帶屬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先屬巴國,後因為秦國消滅巴國,該地區成為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湖北省巴東縣一帶隸屬於巴郡這一建制。東漢時期,設立固陵郡,今湖北省巴東縣一帶屬之。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該地區屬於劉備建立的蜀漢。在建制上,今巴東縣一帶屬涪陵郡。並且,作為兵家必爭之地之地和蜀漢的門戶,有重兵屯守於此。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設立把東郡。公元598年,隋朝在該地區設立巴東縣。由此,對於巴東縣來說,自公元598年建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唐朝建立後,設立歸州,轄秭歸、巴東二縣,治所在秭歸。宋代仍名歸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歸州路,隸湖廣行中書省。

最後,明朝這一歷史階段,設立歸州,轄興山、巴東二縣。公元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升歸州為直隸州,下轄巴東等縣。公元1735年後,巴東縣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府。1912年,也即清朝滅亡後,巴東縣隸屬於荊南道,後直屬於湖北省。1970年,巴東縣屬恩施地區。1993年至今,巴東縣屬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如今,巴東縣位於東經110°04ˊ-110°32ˊ、北緯30°28ˊ-31°28ˊ之間,在大巴山東,長江三峽中段,總面積達3354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57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焦點

  • 陝西省一個市,人口超38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漢中市來說,人口超380萬,為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漢中自古就被讚譽為「魚米之鄉」,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國」。
  •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因為古代的湖泊而得名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與湖南省相對應,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下轄12個省轄市。
  • 重慶市一個縣,人口超50萬,因與山西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重慶,簡稱巴或渝,位於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轄26個區、8個縣,其中,就巫溪縣來說,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1800年,曾經因與山西省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 重慶市一個縣,人口超50萬,因與山西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重慶,簡稱巴或渝,位於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轄26個區、8個縣,其中,就巫溪縣來說,人口超50萬
  • 湖北省一個市,人口超500萬,改名是改回2000年前的名字!
    首先,在地理上,襄陽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東與隨州市,南與荊門市、宜昌市,西與神農架林區、十堰市,北與河南省南陽市接壤,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的建制歷史,是經濟和軍事要地,被譽為「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地
  • 在中國古代,哪些城池稱得上「兵家必爭之地」,具備哪些要素?
    而在戰場之中,又存在著一些經典的地方,他們被稱之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史書中的常客。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哪些地方稱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們有哪些要素? 是不是就等於擁有了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進攻的能力,因此徐州自然是個「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徐州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高的戰略地位,還有三個優勢:第一位交通便利,可以保證軍隊的補給的轉移,第二為物豐人眾,可以保證兵糧,第三為山圍水繞,可以保證防禦。
  • 在中國古代,哪些城池稱得上「兵家必爭之地」,具備哪些要素?
    而在戰場之中,又存在著一些經典的地方,他們被稱之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史書中的常客。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哪些地方稱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們有哪些要素? 是不是就等於擁有了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進攻的能力,因此徐州自然是個「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徐州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高的戰略地位,還有三個優勢:第一位交通便利,可以保證軍隊的補給的轉移,第二為物豐人眾,可以保證兵糧,第三為山圍水繞,可以保證防禦。
  • 江西省的一個市,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曾因名字不吉利而改名!
    江西省的一個市,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曾因名字不吉利而改名!小編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好玩的地方,這個地方在外國都是很有名的。贛州市是在江西省的南部地區,這個地方也是歷史文化悠久,同樣也是"江西省居住人口最多,經濟較為發達的一個市。早在南宋的時候,有人就在這兒發動了叛亂,這場戰役也就改變了這個地方的名稱,原來是叫虔州,就是因為這次叛亂後,南宋皇帝派人去鎮壓,最後終是平定了這場叛亂。後來考慮到這個地方的名字有殺的意思,不太吉利,就重新取名為贛,一直流傳到現在。
  • 湖北省一個市,人口超500萬,改名是改回2000年前的名字!
    首先,在地理上,襄陽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東與隨州市,南與荊門市、宜昌市,西與神農架林區、十堰市,北與河南省南陽市接壤,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的建制歷史,是經濟和軍事要地,被譽為「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地
  • 不是都城,人口不到七萬,四川是如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
    四川在我國古代不是著名的都城,也不是什麼經濟發達的城市,但是它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秦朝末期,劉邦在四川跟項羽決一死戰,最終勝利建立了漢王朝;三國時期,劉備也是在四川起家,建立了蜀國。在之後更是有「四川在,國家就不會亡」的說法,由此可見,四川在軍事戰略布局上面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 遊鐵門關,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北疆的分水嶺
    晉代在這裡設關,因其險固,故稱&34;,為二十六名關之一。,故而人們又稱孔雀河為「飲馬河」。進門後河邊建一座二層仿古小樓,名為「將軍樓」,是為紀念班超在河邊飲馬的,古代的樓毀了,是1994年在原址重建。
  •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上林縣來說,人口超50萬,明代遊聖徐霞客出遊最久的地方,有「南寧後花園」之稱。
  • 湖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源自安徽省一個縣!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湖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該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長達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截至2017年,湖北省轄1個副省級市(武漢市),11個地級市。
  • 江西一個縣,人口超50萬,開了掛般人才輩出,被稱為才子之鄉
    玉山縣隸屬於江西省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全縣總面積1728平方公裡,轄11個鎮,5個鄉,總人口63.80萬,玉山鐵二縣的歷史是贛浙江省閩三省的交通要地,有「兩江鑰匙,八省通衢」之稱,江西一個縣,人口超50萬,開了掛般人才輩出,被稱為才子之鄉
  •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150萬,名字很多人讀錯了!
    監利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在地理位置上,監利縣處長江中下遊,在江漢平原南端,南接嶽陽,東望武漢,西連江陵,北挽仙桃,是荊州市人口最多的縣市。監利縣南北長74公裡,東西寬60公裡,總面積為350平方公裡。監利縣總人口超150萬,擁有接近1800年的建縣歷史。
  •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誕生了「中華第一縣」!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與湖南省相對應,湖北省位於洞庭湖之北,所以被稱為湖北省,湖北與安徽相連,南與江西、湖南相鄰,西與重慶相連,西北與陝西相連,北與河南相接,該省歷史文化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80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楚文化,湖北省轄:1個副省級市(武漢市)、11個地級市
  • 江西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自《禮記》
    對於江西這個省名及其簡稱,在歷史上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分別是:南昌市、九江市、上饒市、撫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贛州市、景德鎮市、萍鄉市、新餘市、鷹潭市。其中,就永新縣來說,人口超50萬,隸屬于吉安市。在歷史上,永新縣於漢末三國時期建縣,至於永新這一地名,源自於《禮記》,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
  • 廣東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地處廣東、廣西的交界處
    廣東省,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截至2018年底,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 在古代,河南信陽為何總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圖一看便知
    信陽位於河南省最南部地區, 信陽也是河南唯一的一個「魚米之鄉」,信陽菜更是地方一大特色,而且信陽人給人的感覺並不像中原人士,而是比較像南方人,這個說法連信陽本地人都承認,河南十八個城市十七個以麵食為主,但唯獨信陽人並不那麼熱衷於麵食,反倒對米飯情有獨鍾,這一點就跟大部分南方人很像
  • 古代發生戰爭,攻打「兵家必爭之地」狀況慘烈,為何不繞過去呢?
    回看我國的古代戰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諸侯們,都會去爭奪荊州、襄陽等這樣一些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我國那麼大,城市星羅棋布,為什麼不先去捏其它軟柿子呢?或者說,當遇到「兵家必爭之地」的時候,這些軍事家為什麼不耍個小心機,繞個道先打別的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