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簡稱巴或渝,位於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轄26個區、8個縣,其中,就巫溪縣來說,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超1800年,曾經因與山西省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巫溪縣東與湖北省竹谿縣相連,南與奉節縣、巫山縣,西與開州區、雲陽縣,北與城口縣、陝西省鎮坪縣接壤,除優越的地理位置外,巫溪縣歷史悠久,人文好,早在夏朝時期,禹治水後分天下於古九州,今巫溪縣一帶屬古梁州地,夏商時期,今巫溪縣一帶屬於庸國魚邑,到了春秋時期,庸國是巴、秦、楚三國間地位較高且有實力的諸侯國,都城在上庸(現在的湖北省竹山縣西南),戰國初期,該地區被包括在楚國的範圍內。
公元前227年,秦國佔領該地區,設立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建立了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巫溪縣一帶屬於巫縣,劉邦建立西漢後,該地區屬於南郡巫縣,公元210年,即東漢末年,巫縣分設北井縣,縣治在今巫溪縣城站鎮,這樣一來,對於這個地區來說,建縣的歷史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三國時代,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爭霸,北井縣隸屬於巴東郡、宜都郡、建平郡,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北井縣歸巴東郡、建平郡管轄。
1729年,即雍正帝在位時期,復設大寧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東道夔州府管轄,清朝滅亡後,大寧縣屬河東道,1914年,因縣名與山西省大寧縣同名,改名為巫溪縣,山西省大寧縣隸屬於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呂梁山南端,2000年7月,巫溪縣由重慶市直接管轄,2013年巫溪縣總面積403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2萬人。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