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簡稱遼,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而得其名。從燕國設立遼東、遼西郡開始,遼寧的建制進入了有史可考的時代。遼寧省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中國最北端的沿海省份。截至2017年,遼寧省轄14個地級市,副省級城市2個(瀋陽、大連)。其中,就遼陽縣來說,總人口超60萬,和遼陽市屬於「市縣同名」的情況。並且,對於遼陽這一建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一
首先,遼陽縣隸屬於遼寧省遼陽市。在地理位置上,遼陽縣位於遼陽市中南部,地處東經122°35′04″-123°41′00″,北緯40°42′19″-41°25′22″。東連本溪、鳳城;南鄰岫巖、鞍山、海城;西靠瀋陽市遼中區、鞍山市臺安縣;北接遼陽市區和燈塔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遼陽縣一帶在戰國時期屬燕國遼東郡。到了公元前221年,也即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該地區依然隸屬於遼東郡這一建制。
二
漢朝時期,今遼陽縣一帶隸屬於遼東郡襄平縣。北燕之後,經南北朝直至隋,今遼陽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唐高宗收復遼東之後,在今遼陽市設立遼城州都督府,今遼陽縣一帶屬之。遼國佔據該地區後,「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遼代遼陽之名「蓋以唐人詩文中嘗指遼東為遼陽,故取而名之也」。由此,對於遼陽這一建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遼陽在遼河之東,遼稱東京遼陽府,金稱東京路遼陽府。元朝建立後,該地區隸屬於遼陽路。
三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今遼陽縣一帶為遼東都司。公元1653年,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在該地區設立遼陽府,遼陽縣。康熙三年(1664年)縣升為州,成為遼陽州。1914年,也即清朝滅亡後,改遼陽州為遼陽縣。1959年,遼陽縣併入遼陽市,劃歸鞍山市。1968年,市縣合併,屬鞍山市。1980年4月15日,恢復遼陽縣這一建制,隸屬於遼寧省遼陽市。如今,遼陽縣總面積2828.2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1萬人,下轄12個鎮、1個鄉、2個民族鄉。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