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80萬,建縣歷史超1200年!

2020-12-25 情懷與歷史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有52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111個縣。其中,就通江縣來說,人口超80萬,地處四川省、陝西省兩省的交界處。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通江縣這一建制開始於唐朝中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首先,通江縣隸屬於四川省巴中市。在地理位置上,通江縣地處四川、陝西兩省交界處,居北緯31°39′32°33′,東經106°59′107°46′之間,幅員4116.58平方公裡。縣境與7個市縣區的40個鄉鎮接壤(東接萬源市,南鄰平昌縣,西靠巴州區、南江縣,北連陝西省南鄭、西鄉、鎮巴三縣)。對於通江縣來說,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該縣距省會成都市400公裡,距巴中市70公裡,距重慶市350公裡、距陝西省鎮巴縣155公裡。

早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今通江縣一帶屬巴國這一諸侯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通江縣一帶屬巴郡這一建制。西漢時期,該地區為巴郡宕渠縣地。東漢時期,今通江縣一帶屬巴郡宣漢縣地。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今通江縣一帶屬劉備建立的蜀漢。南朝梁時期,該地區成為遂寧郡始寧縣地。北魏時期,今通江縣一帶屬巴州符陽縣。西魏時期,設立諾水縣,屬巴州遂寧郡。

由此,在南北朝時期,今通江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省諾水縣入始寧縣,以符陽、白石二縣屬集州,改屬清化郡。唐朝初期,再次設立諾水縣,析始寧、歸仁二縣地設立廣納縣,並屬萬州。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更諾水縣為通江縣。由此,對於通江縣這一建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可謂一座千年古縣了。宋朝時期,分通江縣為上通江、下通江二縣,皆屬利州路巴州。

最後,元朝這一歷史階段,再次設立通江縣,屬巴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通江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巴州。到了清朝時期,通江縣屬四川省保定府。清朝滅亡後,通江縣屬四川省嘉陵道,後直屬於四川省。1968年,該地區屬達縣地區。1993年10月,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縣從達縣地區分離出來,成立巴中地區,屬巴中地區。2000年12月至今,通江縣屬巴中市。如今,通江縣總人口約為83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焦點

  •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80萬,由兩個縣合併而來!
    蘭考,河南省開封市下轄縣,省直管縣。在地理位置上,蘭考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大體位於黃河南岸,西鄰開封市祥符區,東連商丘市民權縣,北鄰菏澤市東明縣、曹縣,南接開封市杞縣,總面積1116平方公裡。蘭考縣總人口超80萬,為河南省人口較多的縣。
  • 廣西的一個縣,人口超5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立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14個地級市,其中,就上林縣來說,人口超50萬,明代遊聖徐霞客出遊最久的地方,有「南寧後花園」之稱。
  • 陝西省第二人口大縣,人口超80萬,是北京時間的誕生地!
    就蒲城縣來說,歷史非常悠久,全縣人口超80萬,為陝西省第二人口大縣,因為是楊虎城和清朝名相王鼎的家鄉,所以被稱為「將相故裡」。一首先,蒲城縣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渭南位於八百裡秦川最寬闊的地帶,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
  • 陝西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2400年!
    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藍田縣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自古據秦楚大道,有「三輔要衝」之稱,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藍田是著名的「玉鄉」,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
  • 四川省的一座縣,名字聽著威武霸氣,人口破70萬,建縣超千年
    這個建築已經被拆掉數年了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大省,省會是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市,四川歷史悠久,曾經的古蜀文明是華夏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曾經建立過蜀國,三國時曾是蜀漢政權所在地四川的名字因北宋鹹平四年即公元1001年時的「川峽四路」而得名簡稱,元朝後在此建立四川行省,此為「四川省」建省的初始。四川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其中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17個地級市,常住人口達8200多萬,在四川眾多縣市中有一座位於省內的西北部,人口已破70萬,建縣歷史超千年,名字聽著也是非常的威武霸氣。
  • 四川省一個縣,總人口超70萬,名字起得非常霸氣!
    威遠縣人口超70萬,在歷史上,威遠縣這一建制始於隋朝,名字取「威名遠震」之義。由此,對於威遠縣來說,名字起得可謂太霸氣了。一首先,威遠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5000多年前,今威遠縣一帶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 河南人口超80萬的縣,鄭州、武漢為其護航,有望「撤縣設市」
    (文:旅行日記官,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駐馬店是河南的一個地級市,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個名字,這裡是我們華夏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境內還擁有著多處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蹟。目前,駐馬店只有一個市轄區,九個下轄縣。其中西平縣就是駐馬店的眾多縣中較為亮眼的那一個。
  •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20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
    河南省,古稱中原,簡稱「豫」,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河南因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河南省下轄20個縣級市、85個縣,其中,
  •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90萬,是「南充的東大門」!
    四川省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其中包括52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111個縣。其中,就營山縣來說,是南充的東大門和交通次樞紐。並且,營山縣總人口超90萬,擁有1000多年的建縣歷史。一首先,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隸屬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東大門和交通次樞紐,與蓬安、儀隴、平昌、渠縣四縣接壤。
  •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80萬,因為一座山而得名!
    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與河北省相對應,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
  • 重慶市一個縣,人口超50萬,因與山西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重慶,簡稱巴或渝,位於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轄26個區、8個縣,其中,就巫溪縣來說,人口超50萬
  • 廣東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1965年才建縣!
    廣東省,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截至2018年底,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150萬,因一座山而得名!
    四川省是位於中國大陸西南部的省會,北宋鹹平年間將現在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現轄1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111個縣,其中,三臺縣人口超過150萬,縣的歷史超過2200年,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臺縣這個地名因三臺山而得名!
  • 廣東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歷史上要感謝王陽明!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自1989年起,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GDP在30多個省市中,連續佔居第一位。
  • 陝西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為陝西第一產糧大縣!
    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蒲城縣來說,人口超70萬,隸屬於渭南市。蒲城縣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交接地帶,並且,蒲城縣屬溫暖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此基礎上,蒲城縣成為陝西第一產糧大縣。
  • 自貢第一人口大縣:總人口超百萬,為何經常被誤認為是貧困縣?
    但與此同時,由於城鎮化水平較高,它又是四川率先邁入百萬人口行列的城市之一。自貢目前下轄四區兩縣,也是四川為數不多市轄區的數量超過縣城數量的城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富順。富順縣地處四川南部,自貢市東南部,總面積1342平方公裡,人口107.56萬人,是四川超百萬的人口大縣之一。
  • 江蘇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歷史上分屬寶應、高郵!
    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設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7年,江蘇省共下轄省共轄1個副省級城市(南京)、12個地級市。其中,就金湖縣來說,人口超30萬,號稱「蘇北小江南」!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金湖縣一帶長期分屬寶應、高郵這兩個建制。
  • 贛州唯一一個人口超百萬的縣,總面積2893平方公裡,夜色迷人
    于都縣地處贛州東部,總面積2893平方公裡,轄23個鄉鎮357個行政村和1個工業園,因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更名為於都是百萬人口大縣。是贛州唯一一個人口超百萬的縣,總人口111.5萬。於都不僅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而且還是資源大縣、生態大縣,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於都是千年人文之鄉。
  • 重慶市一個區,人口超80萬,名字是明朝皇帝所賜!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截至2016年12月,重慶轄26個區、8個縣。其中,就榮昌區來說,總人口超80萬。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榮昌這一地名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取得,寓「繁榮昌盛」之意。
  • 貴州省一個縣,人口超80萬,距畢節市區115公裡!
    貴州歷史悠久,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截至2018年底,貴州省下轄6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其中,就黔西縣來說,總人口超80萬,距畢節市區115公裡,距貴陽市117公裡。在歷史上,就黔西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1914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