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解謎:博物館文創新品類

2020-12-26 人民網

原標題:展覽+解謎:博物館文創新品類

國家典籍博物館的《山海社的寶藏》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與。作者供圖

提起文化創意產品,不少人腦子裡首先浮現的還是老三樣:冰箱貼、膠帶、文具。近年來,國內各大博物館也推出了一些新穎的文創,諸如故宮博物院的口紅、蘇州博物館的唐寅泡花草茶等,頗有新意,符合「把展覽帶回家」的理念,即觀眾在參觀博物館後能帶走的商品。而從2019年起,一類新的互動形式出現:博物館解謎。

從密室到博物館活動

密室逃脫是時下年輕人最喜歡的一種休閒方式,近年發展迅速。據相關統計,2019年中國密室行業用戶數突破260萬人,相比2018年增長約一倍,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體驗密室。20歲到35歲的年輕人是密室行業的主要用戶,佔密室玩家的84%。

線下社交場景、體驗式消費、沉浸式娛樂……密室之所以興起,因為它滿足了當下年輕人的需求。引人入勝、燒腦、好玩,培養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這是密室吸引人之處。而大多數密室逃脫的本質,則是體驗式的解謎。

放眼全球,博物館與解謎遊戲結合已有很長的時間。在歐洲及日本等國家,這已經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博物館活動之一。比如:在巴黎羅浮宮,就曾有一場《破譯公式》的解謎活動。博物館設計了有趣的遊戲情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幾十件大型藝術品沒有回到羅浮宮的畫廊裡。1955年,秘密防禦計劃重新啟動,是否能解開當年的秘密呢?——這便是觀眾需要在博物館內通過探索完成的謎題。在巴黎歌劇院、荷蘭博物館、日本歌舞伎博物館等,均已多次舉辦類似密室逃脫的解謎遊戲。觀眾普遍反映形式十分有趣,且有助於他們了解博物館的內容。

從解密到沉浸式體驗

故宮博物院的《迷宮·如意琳琅圖集》一書,可謂國內探索博物館解謎類文創的元老。這本遊戲書在某眾籌網上,創下了2000萬元眾籌金額的奇蹟,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解謎遊戲廣泛的受眾基礎。此書包含了諸多紙片等解謎道具,以引導受眾在線索的引導下逐步解開謎題。略微遺憾的是,《迷宮·如意琳琅圖集》以線上受眾為主,只有少部分內容涉及故宮的線下實景。

很快,在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作為博物館日活動主場的湖南省博物館,推出了《馬王堆符文之謎》。與之前同類遊戲相比,它是可以在博物館實地玩的解謎遊戲,係為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量身打造的。創作團隊依據馬王堆漢墓的考古資料,虛構了一位X教授。他參與了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又不得不在特殊歷史時期保守一個秘密。觀眾則需要根據X教授留下的包裹,去解開這個秘密。「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就像是參與者大展身手的「密室」,觀眾手中的道具、現場的文物,都是解開秘密的關鍵。

這個活動在前期預約時,就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5月18日當日,參與活動的不僅有預約成功的數百名觀眾,還有來長沙參加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的全國博物館業界嘉賓。「我認為,在博物館玩解謎遊戲太酷了,這種體驗感是無與倫比的。」一位參加過《馬王堆符文之謎》的觀眾如是說;而也有專家認為,《馬王堆符文之謎》是博物館文創的新形式,其最大的意義在於,為觀眾開啟了一種全新的觀展方式。

隨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探索博物館解謎。2019年10月,國家典籍博物館推出「古董保衛局之《山海社的寶藏》」,場場爆滿。

《山海社的寶藏》以保護珍貴古籍為主線,圍繞「山海社」這一虛構的古代藏書機構而展開故事情節。謎題線索貫穿展覽的六大部分,觀眾需要在諸多珍貴古籍善本、地理輿圖中尋找答案、完成任務。據國家典籍博物館陳列部副主任顧恆介紹,《山海社的寶藏》的研發歷時半年,與展覽策劃同步,正因設計研發工作的前置,使得解謎遊戲與展覽結合緊密,並且還使用了大量展覽中的多媒體互動裝置,大大提升了觀眾的體驗感。根據館方的問卷調查,參與遊戲的受眾,呈現年輕化和高知化的面貌,其中有90%的人覺得很好玩,也更能接受這樣「年輕化」「活化」的博物館。

從靜態到參與式觀展

看似熱鬧,實則存在同質化的博物館文創領域,一直在尋求自我提升、自我突破。博物館裡的文物,為文創設計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但大多數文創設計仍然停留在淺層次的元素移植,更有些成為「旅遊紀念品」。在此情形下,以解密+展覽+線上互動的博物館解謎,可否視為一種新的博物館文創呢?

博物館解謎類文創之「新」,似可綜合為以下幾點:首先,它是細分受眾的產物,關注的重心為90後、00後,而這部分受眾又恰好是當下博物館的主要受眾人群;其次,它是跨界的產物,文博領域、遊戲領域、教育領域的所長都充分體現其中。換言之,它是用遊戲化的手段,傳達文博知識,達到社會教育的目標;再次,它開啟了一種新型的觀展方式,將主動權交給了觀眾本身,讓觀眾跟著文創的設計去探索展覽。如此一來,博物館的展覽通過與觀眾的互動,真正「活」了起來。

據了解,目前至少有三至四家博物館正在積極與社會各方面資源合作,醞釀以展覽為核心的博物館解密。或許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可以期待一批策劃精彩、與展覽互動緊密、觀眾體驗更佳的博物館解謎產品。

(責編:劉穎穎、丁濤)

相關焦點

  • 從「實體解謎」談博物館文創和服務產品創新
    作為一種新型文創產品,實體解謎遊戲能夠為博物館服務創新帶來的還有更多。此外還有湖南省博物館推出為「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量身打造的《馬王堆符文之謎》;國家典籍博物館推出的「古董保衛局之《山海社的寶藏》」,其研發設計與展覽策劃同步,將展覽與遊戲緊密結合。儘管同為實體解謎遊戲,但各博物館推出的產品從內容到形式還是有所不同。
  • 國產獨立遊戲《餘燼》上架steam 冒險解謎題材創新之作
    但同時,遊戲題材、玩法單一,同質化嚴重,內容缺乏創新的現狀也廣受玩家詬病。在這一市場背景下,國內一大批遊戲開發公司、團隊專注於內容創新,寧夏華夏西部影視城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日前其開發的冒險解謎題材創新之作《餘燼》上架steam平臺,該作品以西北地區抗日為背景,將反戰內容題材與解謎玩法巧妙結合,憑藉虛幻4引擎的強大性能,給玩家帶來一場全新的冒險解謎遊戲體驗。
  • 國家博物館科技含量最高的這個展覽值得一看
    2019-11-28 17:0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文
  • 博物館這個展覽在黃岡為什麼這麼火?
    該廉政專題展覽於5月13日在黃岡市博物正式開展,由中共黃岡市委宣傳部、中共黃岡市委直屬機關工委主辦,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黃岡市博物館、黃岡市群藝館協辦,武漢革命博物館大力支持。開展當日,黃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繼平率領市委宣傳部班子成員等黨員幹部及市直文旅系統機關黨員幹部、二級單位班子成員200餘人參觀展覽。該展覽將一直持續到5月31日。
  • 2019年12月17日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開幕
    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  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能夠充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歷來重視對古代書畫的徵集與收藏,館藏古代書畫名品佳作近萬餘件。這些藏品的時間跨度從魏晉殘紙、隋唐寫經到宋元名家、明清流派,脈絡清晰、規模龐大、品類豐富,在國內同類收藏中位居前列。
  • 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原標題: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告訴第一財經:「中國部分,展覽將涉及中國夏、商、周直至漢代這一段歷史時期內的文明;埃及部分,則將展示埃及文明起始時期知道託勒密王朝時期的文明。」此展的展品涉及青銅器、陶器、玉器、雕塑、護身符、建築構件。上海博物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莎草紙文稿收藏館以及徐州博物館將共同參與此次展覽。李仲謀告訴記者,徐州楚王陵出土金縷玉衣也將被借展到上海博物館。
  • 創新展覽方式讓文物活起來
    這是遼博新館開放以來首次既有歌舞表演、詩歌朗誦,又有夜場開放的展覽,展現了遼博以更開放的姿態,讓博物館成為連接公眾與多元文化的紐帶,用創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眾走進博物館,獲得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共享豐富的文化成果。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本次展覽的文物品類涵蓋銅器、瓷器、玉器、琺瑯、鐘錶、古籍等,一共99件套。,觀眾們在此可以觀賞今日蘇繡的光彩華章,體悟蘇繡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展覽以時間為線索,以「秦俑人」的奮鬥、拼搏和責任為主要切入點,用第一人稱「我們」的口吻來訴說秦俑人的故事,在展示博物館發展過程中重點和轉折性事件的同時,講述秦俑人40年來的情懷和夢想,敘述他們的奮鬥、探索和創新。
  • 擴建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創新展覽敘事方式
    標籤上的入藏日期提醒我們,最近博物館開始積極徵集藏品,增強博物館對女性、非裔美國人和拉丁美洲人的代表性,其中有些作品來自一些自學成才的藝術家(在MOMA的早期時代,他們就受到熱烈歡迎)以及一些亞洲和非洲的藝術家。
  • 國家典籍博物館「尋寶」
    解謎者們聚集在展櫃前,將古籍上的文字與手中的道具仔細對照,尋找通往下一關的答案。 近日,國家典籍博物館推出主題實景解謎遊戲「古籍保衛局」之「山海社的寶藏」,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參加。遊戲以保護珍貴古籍為主線,圍繞「山海社」這一虛構的古代藏書機構展開故事情節。
  • 蘇州博物館:一流建築舉辦一流展覽
    蘇州博物館成立於1960年,館址位於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2006年10月,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新館建成開放。「一流的建築舉辦一流的展覽,提供一流的服務」,秉承這樣的理念,蘇博在收藏、陳列、社會教育等方面不斷突破創新。在去年公布的2014-2016年度國家一級館運行評估結果中,蘇州博物館是唯一躋身「優秀」等級的地市級博物館。
  • 工藝@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創新發展實踐
    近年來,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以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為特色和重點,積極響應國家傳統工藝振興和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號召,通過理念創新、載體創新、手段創新,做好傳統工藝保護傳承和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同時探索中小型專題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北京文博|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於南京博物院舉行的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揭曉。>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
  • 磁州窯歷史博物館新展覽開幕了!
    此次展覽由峰峰磁州窯歷史博物館主辦,峰峰礦區收藏家協會協辦,展出了代國河先生捐贈的104件古陶瓷器物。邯鄲市人大常委、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龐洪奇,邯鄲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李昊鵬,邯鄲市博物館館長馬小青,峰峰礦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偉,峰峰礦區文廣新局局長祁增太,捐贈人代國河,邯鄲市博物館前館長郝良真,峰峰礦區收藏家協會會長孔祥廷,峰峰礦區收藏家協會會員郭光華,國家級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劉立忠、任雙合、張擁軍,以及磁州窯學者檀先祿、孔祥宏等出席開幕式,峰峰磁州窯歷史博物館館長張林堂主持
  • 2019國家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2019北京國家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一、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  展覽時間:2019年4月24日-6月30日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 南4展廳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共同為新時代明德奮進,作為地域文化展的首次嘗試,本次展覽既是探索創新,更是未來方向。
  • 國家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
    福建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技藝精湛,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鬱的地域特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文物局承辦,福建博物院協辦「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就是要通過工美作品這一獨特載體,充分展示福建當地藝術家們精湛高超的傳統工藝創作水平,彰顯中華文化的精美絕倫和絢麗多姿。
  • 免費博物館免費展覽,山東博物館秦文化展
    由25家國有企業博物館組成的6合同制文化展,收藏文物近150件,在山東博物館舉辦。至整個展會門票價格為75元人民幣,至為一次。一場展覽的兩張票,很奇怪。也許是因為流行病的影響,我們不得不把費用分開。門票100元的秦文化展裡能看到哪些精彩的文物?你能看見兵馬俑嗎?答案是肯定的。本次展覽有兵馬俑帝陵秦始皇展,共4件!
  • 中國國家博物館:讓好展覽深入人心
    10項展覽是從國博2019年自主策劃的39個展覽中脫穎而出的。評選表彰綜合考慮展覽的獨創性和創新性、展品重要性、學術價值、設計創意、多媒體技術運用、社會影響等多方面因素,意在激勵策展團隊進一步踐行展覽是博物館最重要的服務產品、策展能力是核心能力的工作理念,不斷提升展覽水平,鼓勵推出更多主題鮮明、導向正確、深入人心的精品展覽。
  • 什麼樣的博物館展覽才是好的展覽呢?
    展覽作為一項複雜的綜合性系統文化工程,既是一種大眾文化形態,也是一種視覺藝術形態,兼具文化和教育雙重屬性。由於缺乏明確具體的評判標準,直接影響到博物館展覽質量和水平的提升。那麼,什麼樣的博物館展覽才是好的展覽呢?
  • 打破了圍牆的博物館,文旅交融新地標
    阿克倫藝術博物館在2015年7月創建了Bud and Susie Rogers Garden,藝術館邀請藝術家利用這個空間,以創新的方式擴大與藝術的對話。整個花園也可以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如臨時和永久的藝術裝置、表演、特別活動、音樂會、兒童和家庭教育計劃、野餐、瑜伽、放鬆、戶外午餐等,博物館與市民形成良好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