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剛經》,尋找開悟的感覺

2020-12-09 然好

我家書房裡供奉著一本《金剛經》,放在書堆的最上方,算作最簡單的供奉。

《金剛經》上說「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經書裡藏著佛陀偉大的靈魂,我隨時都可以打開,隨時都可以與佛陀會面,有佛陀在,何愁不開悟!

每當我把經書放置在書桌上,仿佛佛陀就在我眼前,時而歡喜過甚,偶爾會將經書攬入懷中,緊貼胸膛,若不是那幾根汗毛有意阻隔,大概我會與經書融為一體,無有分別;如果那樣,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我心即佛心,佛心即我心。

有一回,我離開書房,忙些生計事。當我想到家,就會想到書房,自然也就想到經書,佛陀仿佛就在我心裡,我大吃一驚,這不是給我最好的提示嗎?雖無住於經書但又生心;那一刻,仿佛佛心即我心,我心即佛心。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有個叫「獨孤求敗」的人,手中無劍心中有劍代表武功最高;我覺得,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對於凡事凡物,不離實體,心中無物,便是凡夫覺悟的境界。

我們常說放下之難,難在心有掛念。對於生活在世俗的人們來說,執著是容易的,放下是困難的。

有次我看到孩子在玩玩具,看著看著我就陷入了沉思:為什麼兒時喜好的事物而今卻沒有了感覺呢?我猛然意識到,許多事物本質上並沒有發生改變,而是我們的心變了,心一旦變了,價值觀就變了。

倘若我們站在任何一個時點上看人生,都可以輕易得出一個結論:許多過往的執著現今看來已不值一提,那麼,現今的執著對於將來來說可能也沒有多大價值可言。

人生是不得不來,也是不得不走,兩頭都是空的,為什麼中間在世這一段非要執著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懼怕死亡,忌諱談到那一縷青煙,當生命一經過去,即便是再熱烈的人生也枉然。

人縱然不能相忘於江湖,離不開生活,有時候許多事物讓我們感知,有時候又轉眼即逝,就如同一朵雲彩,聚散無定,劉鶚在《老殘遊記》裡有過精闢提煉:「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我們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段如煙往事。

我們常常執著於過往,是因為許多東西讓我們懷念不已,試圖從如煙往事裡尋找一些失去的記憶,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這些基於懷念的東西實際上早已成為過去。世事的變遷,從來無從把握,對一切事物的執著,只是內心的感覺而已。

如此一想,一切也就釋然了。

佛法用渡來教我們覺悟。我生長有農村,是行過船的人。在河行船的時候,時常都要避開許多物什觸碰船體,有些露出水面顯而易見,有些隱藏在水下就要加倍小心,以避免擱淺;船在河中央「觸礁」的機會就小,但又因為水流湍急而容易造成船翻人亡;船靠岸是最難的,有時會因為沒有合適的地方靠岸而陷入苦惱,所以大河道或海岸通常都建有碼頭以供船隻靠岸;碼頭的建設是個巨大無比的工程,目的是清理暗礁雜物以達到船隻靠岸的要求。沒有行船經驗的人是很難想像「渡」的意義的。

佛法渡心,障礙我們的是名和利,又要避免在愛河裡沉溺,同樣無比艱難,但不這樣做就永遠也無法渡到彼岸去。

得渡與未得渡有何差別?也許我們可以廟堂尋找一些線索。每當我在廟堂裡看諸菩薩像的時候,就仿佛看到了人生,廟裡的佛像總是一臉笑相,而羅漢像就千奇百怪,有些呈痛苦狀;假如我們聽得見他們的心聲,尋聲而去,已見高下;一個人的笑聲,終究是內心的反映,上乘的人生,是笑出來的。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獨孤求敗」因為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而無劍勝有劍、「無招勝有招」,一個人的境界不在於有形外物上,而在於心所處的層次,但又不能像「獨孤求敗」那樣孤傲到「虛無」,當向外求敗而不得的時候,可以自己挑戰自己、不斷超越,就不會處於寂寞的境地。

一陣沉思之後,我把思緒收回到書房裡來,看著眼前這本《金剛經》,又把眼光離開《金剛經》,讓思緒契入其中,此刻我感到經我相融,雖然無住又生心,仿佛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我心即佛心,佛心即我心。我猛然意識到,覺悟的秘密是一份獨孤的自享,可能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妙手得來,隨時教人開悟。

本文純屬作者讀書心得報告,不能代表佛法。讀者自明。

相關焦點

  • 讀《金剛經》,尋找開悟的感覺
    我家書房裡供奉著一本《金剛經》,放在書堆的最上方,算作最簡單的供奉。《金剛經》上說「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經書裡藏著佛陀偉大的靈魂,我隨時都可以打開,隨時都可以與佛陀會面,有佛陀在,何愁不開悟!有次我看到孩子在玩玩具,看著看著我就陷入了沉思:為什麼兒時喜好的事物而今卻沒有了感覺呢?我猛然意識到,許多事物本質上並沒有發生改變,而是我們的心變了,心一旦變了,價值觀就變了。
  • 《金剛經》:「開悟的感覺」
    很久以前,我就買回一本《金剛經》,把它放在書堆的最上方,算作最簡單的供奉,據說能起到驅魔闢邪的作用。因為家裡供奉著《金剛經》,所以時常都會看到它,不在家的時候,想到家自然也會想到它,想到經裡的某些經句。我喜歡上《金剛經》,純屬偶然,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我看到一則關於六祖慧能開悟的故事。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關於禪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無外乎「開悟明心」。其實,最初達摩祖師弘傳禪宗,專以《楞伽經》作為參禪印證,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作為驗證參學者所悟真假的憑證。《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金剛」意為金中之精堅者,能斷萬物。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此可見《金剛經》在佛門中的地位。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讀金剛經好還是讀阿含經好。
    讀金剛經好呢?還是讀阿含經好呢?這個問題好象有點多餘。從的現狀來看,金剛經流轉的廣度,和被民眾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阿含經。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阿含經頂著一個小乘佛經的帽子。小乘嘛,會讓人覺得成就不如大乘。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
  • 《金剛經》中的四句經典,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經典,以「緣起性空」而教人開悟!所謂的緣起性空,就是一切事物,都存在它的本來面目。同時,也因為任何人都有一個行為存在,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如夢幻泡影般幻滅,最後歸於空的境地。要想脫離苦,就要從自心所造的幻境中,你才能開悟,從諸苦中跳出來。《金剛經》中有四句經典,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 《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佛教中有很多的經典,其中《金剛經》是人們常度的一部經文之一,更是作為幾大經典之首,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如同金剛利劍,能夠破除塵世間的一切迷幻,解除所有的煩惱和偏見。《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呢?
  • 《金剛經》中的四句經典,句句助您開悟!
    《金剛經》也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所奉持的經典。在《般若部經》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因為此經,能以無上的智慧,斷除人的各種顛倒夢想。所以,這部《金剛經》翻譯成漢文後,備受修行者的歡迎,成為出家人,或者是一些在家居士必修的經典之一。
  • 讀《金剛經》|如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
    梁朝的昭明太子為便於研讀,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故而在讀誦時是不需要讀誦分品的副標題的。在經典學習方式上,常有一種只讀誦不解經,把讀誦和解經對立起來的論調,這是對讀誦的誤解。讀誦的「誦」字,本意就是語義通達,故而讀誦的過程本身就是解經的過程。經常讀誦經典的人都有體會:在讀誦時,常有妙義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讓自己越讀越有滋味。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人們修行開悟的無上法寶和助緣。佛教三皈依裡說道: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經是佛陀思想的凝結,比較有名的佛經主要有《心經》、《金剛經》、《地藏經》,還有開悟的《楞嚴經》、成佛的《法華經》以及富貴的《華嚴經》等等。
  •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我們知道《金剛經》在我們國家是很流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禪宗六祖慧能的原因吧。慧能大師不識字,但是在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的要義時,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師就開悟了,大徹大悟了。所以《金剛經》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們知道《金剛經》的當機者是須菩提,而須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金剛經》兩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是講述佛法最高智慧的一部佛經,也是漢傳佛教知名度最高的一部經典,它已經超越了宗派,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幾乎沒有不讀《金剛經》的,這部經典在中國佛教,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誦讀。下面分享其中的兩大名句,與大家同沾法喜。
  • 佛教:讀懂了《金剛經》裡的這句話,才算是真正開悟了!阿彌陀佛
    佛教:讀懂了《金剛經》裡的這句話,才算是真正開悟了!南無阿彌陀佛!《金剛經》是佛教中最經典的一部佛經了,金剛經的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自唐朝傳入中國後,一共有6個譯本,最廣泛流傳的就是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
  • 《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忌諱有什麼
    讀金剛經是需要注意其中禁忌的,而且在誦讀金剛經時,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能虔誠的去誦讀,這樣才能讓自己從金剛經中得到很多的感受,自己堅持的去誦讀的時候,從中感受到的好處也會更多。讀金剛經時是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了解的,這樣才能從金剛經中了解到更多。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讀經不僅可以成長自我,還能發揮教化、弘法的功能,是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據說,六祖慧能出家之前,就是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若有所悟而決定出家求道。
  • 金剛經中這2句話,若能反覆去讀,瞬間開悟!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在《金剛經》諸多譯本當中,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流傳最廣。在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中,有這樣兩句話,若能反覆去讀,多多領悟,必能瞬間開悟。
  • 讀金剛經好還是讀阿含經好。
    讀金剛經好呢?還是讀阿含經好呢?這個問題好象有點多餘。從的現狀來看,金剛經流轉的廣度,和被民眾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阿含經。為什麼會這樣呢?第一,阿含經頂著一個小乘佛經的帽子。小乘嘛,會讓人覺得成就不如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