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比起來,霍金似乎更接地氣,不僅經常上電視節目,還在影視作品中客串。改變了人們對頂尖物理學家的印象,他們也可以離開實驗室,拉進和普通大眾之間的距離,所以說霍金是獨一無二的。相信大家都聽過霍金的預言,比如人類要儘快離開地球,不要主動去接觸外星人。
霍金本人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畢竟宇宙的浩瀚難以想像,只有一個人類文明未免不現實。他認為宇宙中存在諸多強大的外星文明,人類現在還比較弱小,主動去聯繫它們,可能會帶來未知的風險,可能是致命的。
霍金的警告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警惕,他說的有道理,如果對方是個有擴張意圖的文明,人類可能會成為它們的侵略的對象。可惜霍金的警告被無視了,一個以聯繫外星人為主題的計劃已經開始了,這就是METI計劃,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主動給外星生命發送信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
METI計劃的前身,是上世紀中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組織的一個科研項目,主題是破解神秘信號。眾多科學家參與其中,還調動了全球各地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再加上計算機模擬。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分析出信號中包含的信息,然而一無所獲。
破解出來的信號根本沒人能看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科學家做出的努力都是無用功。面對讓人失望的現實,有部分科學家開始轉變思路,他們認為與其白費力氣破解這些無人能懂的神秘信號,不如我們主動對外發送信號,主動把地球的位置和人類文明的信息告訴外星生命,讓它們主動聯繫我們。
說白了,就是角色的轉變,從信號的接收者變成信號的發送者,不得不說,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METI計劃就這樣誕生了,首批目標是太陽系周邊的幾個恆星系,比如比鄰星系,還有那些擁有「超級地球」的恆星系,都是有可能存在地外文明的。
METI計劃的科學家認為,我們應該先發送一些「通俗易懂」的信息,得到回應之後,再發送有價值的信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科學家陸續對多個恆星系發送了電磁波信號,尤其是2017年,他們對距離地球12光年的一個恆星系,連續發射了三次信號。主要內容包括地球在銀河系內的坐標、人類目前的發展情況和鋼琴曲。
為什麼要連續發送三次信號?科學家說該恆星系內有一個超級地球,經過評估,大概率存在外星生命。只要它們生存的歷史長一點,建立起文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如果再幸運一點,它們也知道電磁波信號。就能明白這個重複三次的信號不是來自於宇宙深處,而是來自於它們的鄰居。而當科學界得知這一消息後,科學家們再次展開了大辯論,多數科學家認為此舉太過冒險,指責MEI計劃是在亂來!普通大眾壓根都不知道,他們就擅自做了這麼冒險的決定。
區區12光年,在遼闊的宇宙中根本算不了什麼。一個足夠強大的文明,跨越12光年不費吹灰之力。如果它們是友善的,那我們還可以接受。可如果它們不懷好意,地球和人類的命運便由不得我們掌握了,這到底是福是禍?再過9年,發送的信號會成功到達目的地,我們只能默默祈禱了。
霍金的警告依然迴響在耳旁,然而有些科學家卻選擇了無視,冒險啟動了METI計劃。我們現在看不到結果,我們的後代能看到,希望不會是霍金預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