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衛星發射基地主要有海南文昌、四川西昌、甘肅酒泉、山西太原四大基地,這次嫦娥五號就是在海南文昌發射的,四川西昌主要是發射了北鬥導航系列衛星,這兩個發射基地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甘肅灑泉主要發射什麼太空飛行器呢?我們先看一則報導:
這是人民日報號外版刊登的新聞,1980年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的第一枚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從圖中可以看到當年這次試驗的火箭落區是在南太平洋羅門群島以東約1000公裡外,當時是從酒泉發射,距離我國東海岸約6000公裡處,距離酒泉發射地也接近9000公裡,下圖。
這枚火箭就是東風5號運載火箭,也就是軍事上說的「洲際飛彈」。之後又進行了多次運載火箭試驗,屬於東風系列飛彈試驗基地。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神舟飛船系列都是從這裡發射。很顯然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海南文昌、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不同的利用方向,它更側重軍事意義。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東風航天城深居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額爾濟納河岸邊,距離酒泉約200公裡左右,是一塊軍事禁地。為什麼要在酒泉建立衛星發射中心呢?
東風飛彈系列屬於運載火箭裝備,火箭有一定的承重,而且要求彈道極為精確,不是我們發射嫦娥五號,中途偏離一點兒軌道還要實施變軌調整,而運載火箭要實現自動化,軌道越穩定,彈著點越精確,為此我們試驗要獲得更準確的軌道參數,才能命中目標。從地圖上量測了一下,酒泉至閩西,距離達2500公裡,沿這條斜線可以布局多個陸上測控網,測控非常方便,反之布局在岸邊,測控點全部在海上,這不僅是海上測控難,還涉及到周邊國家的國際關係問題。
其次,這個基地是1958年建成,雖然深居我國內陸,有一條蘭新鐵路通過,沿線是河西走廊繁華地帶,生活設施基本齊全,技術保障、測控通信、發配電等配套設施完善,也很適合衛星及載人航天發射。
第三,既然是試驗場,就要求天氣窗口好,這裡是我國西部大沙漠地區,降水稀少,人口密度小,每年有300多天可以進行試驗發射。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也是一個軍事用的飛彈實驗場,位於太平洋東岸的加裡福尼亞州沙漠區少雨地帶,常年在副高控制下,天氣晴朗,人口密度也稀少,它們那裡靠近海邊沒有島弧鏈,可以把廣闊的太平洋當作發射場,具有我們國家沒有的靶場優勢。
第四,我們選擇衛星發射場多在低緯度地區,充分利用地球低緯度較高的線速度,讓太空飛行器獲得較高的初速度,可以節省寶貴的推進劑,大大延長衛星運行壽命。嫦娥五號在文昌發射,要射入地月轉移軌道,要求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那麼初始速度越大,越容易掙脫地球引力,發射也就容易成功,為此選擇海南文昌發射最有利。
而酒泉發射場緯度位置在40度,處於中緯度地區,地球自轉線速度與低緯度相差很大,但發射運載火箭或低軌道衛星不需要那麼高的初速度,需要更多的發射天氣窗口,為此天氣最重要。
當年「神舟七號」選擇發射時間時,費盡周折,我們設想的是航天員在陽照面出艙,保證出艙安全。我們還希望航天員返回時,也儘可能是在白天。要滿足這兩個要求,經過大量計算,要求神舟七號飛船選擇在晚上發射,酒泉天氣就很容易達到這個條件,因為這裡很少有雲雨天氣,一天的發射窗口就很多。
此外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東可到海上,西部可以到喀什,落點可以選擇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這些都是特別好的飛彈試驗場,所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置非常重要,不可替代。隨著這些年來,航天技術越來越趨向於民用化,這些軍事試驗靶場新聞度越來越低,其實這裡的試驗一刻也沒停止,一直處於緊鑼密鼓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