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潿洲島景區7月對廣西居民實施半價優惠,北海-潿洲島航線往返船票9折
潿洲島日出
2020年4月2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多彩貴州促消費百日專項行動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在省內開放的A級旅遊景區(不含溫泉旅遊景區和景區內特許經營項目)實行門票全免,通過預約分時段進入景區。對省內A級景區免票至7月31號,半價至12月31號。
西江千戶苗寨
看到景區門票降價,對我還是有些心動的。畢竟平日,在國內絕大多數旅遊景區的門票都不便宜,特別是4A,5A景區門票都上百元,甚至好幾百。特別是我很喜歡海島(小離島)度假,登島不僅需要坐船購買船票,還要付上百塊的上島費(門票)。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有一樣的感受:有不少景區,門票很貴,但是景區遊覽體驗並不值那麼貴!像三亞的天涯海角,旺季81,淡季68,景點很有名,但不明白他的價值在哪?是石頭,還是刻字?比如桂林的象鼻山景區,桂林的城徽標誌,現票價55(原票價75)。就為了看一眼山的形狀。我想有不少景區門票讓人望而卻步。國內景點票價虛高實在是槽點滿滿。哪些景區是你們特別覺得坑的呢?我猜應該有很多吧。如果你還說旅遊是有錢人才能玩的事,所以門票肯定要貴,那我只能能說你的思想還真沒解放。
18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就發文推進國有景區降價,推動旅遊發展模式的改變,很多地方以依賴「門票經濟」的粗放發展模式以取得一時的經濟增長卻嚴重阻礙了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虛高的門票價格,讓來過的人後悔,這種竭澤而漁的模式,只能使得旅遊業發展遇上瓶頸。我想不少同行都會感嘆在一些熱門旅遊城市近年來已經沒有那麼火了。旅遊團少了,但滿大街的遊客還不少。還有就像網上不少人在討論為什麼去海南的遊客越來越少,同樣是海濱度假而東南亞旅遊越來越火爆。
當我們在國內旅遊時,景區門票開支一直是國內旅遊成本中很大的一部分。例如湖南張家界,按照至少入住3晚,玩2大景區:張家界森林公園和天門山 為例,人均超過600元的景點門票費用,是必不可少的。
杭州西湖景區已經免費數十年,只有遊船才需要購票,卻帶動了西湖周邊的各行各業的發展和拉動消費,我很喜歡西湖,不單單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也喜歡九溪十八澗,梅家塢茶田,開放的西湖,讓遊客從不同的角度慢慢體會西湖的魅力。這比起封起大門,買票看西湖,坐景區專線車帶到景觀臺打卡拍照要好玩的多吧。再比如說桂林的象鼻山,自從成為春晚分會場之後,確實給桂林旅遊帶來不錯的宣傳,但是不少遊客到達後發現看象鼻山要購買當時原價75的門票,在景區周邊種上植被擋住視野,不購票看不到象鼻山(目前植被已砍掉)。試想如果象鼻山,連同周邊日月雙塔構成桂林景觀為標誌做成免費的開放式公園,只收取遊船付費遊覽觀光。我想將會是桂林旅遊的一大招牌廣告。
我從來不反對景區收費,因為各個景區的概念不同,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還有傾向遊樂性質的景區向遊客收取門票以便於景區景觀的維護與管理是應該的,但是如果景點門票太過虛高,把很多遊客因門票貴拒之門外,對於景區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再看看北京的景點門票:故宮門票60。頤和園大門票30旺季,20淡季。八達嶺長城旺季45。天壇聯票旺季34,淡季28·······這樣的價格才是我們大家都願意接受的吧。
再看看頭文介紹的潿洲島,平日上島門票價格115(現降至98),憑門票參觀島上幾大景點,不參觀也是要買票的,往返北海-潿洲島船票300起,也就是說只是上島度假,泡泡海水浴,吃吃海鮮,環島騎行,不想扎堆景點參觀也是要付一樣的費用。那你們覺得這合理嗎?
所以你會對近期景區門票降價會買單嗎?評論告訴我。我是@李卷錢和莫莫不是情侶 ,關注我,繼續探討疫情後的旅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