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問耶穌,在天國裡究竟誰是最大的?看耶穌是怎麼比喻的

2020-12-25 小張讀書

天國中誰最大

就在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裡究竟誰是最大的?」耶穌就叫一個小孩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

「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但無論誰,使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個跌倒,倒不如拿一塊驢拉的磨石,系在他的頸上,沉在海的深處更好。

世界因了惡表是有禍的,惡表固然免不了要來,但立惡表的那人是有禍的。為此,倘若你的手,或你的腳使你跌倒,砍下它來,從你身上扔掉,為你或殘或瘸進入生命,比有雙手雙腳,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

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為你有一隻眼進入生命,比有雙眼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你們小心,不要輕視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因為我告訴你們: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見我在天之父的面。【因為人子來是為救那喪亡了的。】

「你們以為如何?如果一個人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迷失了路,他豈不把那九十九隻留在山上,而去尋找那一隻迷失了路的嗎?如果他幸運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比為那九十九隻沒有迷路的,更覺歡喜;同樣,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喪亡,決不是你們在天之父的意願。」

兄弟規勸之道

「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獨處的時候,規勸他;如果他聽從了你,你便賺得了你的兄弟;但他如果不聽,你就另帶上一個或兩個人,為叫任何事情,憑兩個或三個見證人的口供,得以成立。

若是他仍不聽從他們,你要告訴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從,你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我實在告訴你們:若你們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

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帳。

他開始算帳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

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

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欠債。

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

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導讀:①耶穌中本章論述基督徒應有的謙虛、善表、勸善、寬恕等德行。【自謙自卑】是明認自己微弱,需要扶持。②【他們的天使……]一句,證明每人都有一位護守天使的道理.③教會是以愛德為中心的社團,開除教籍之罰,只能用於怙(hù)惡不悛(quān)的人。④七十個七次,即指無數之意。

在猶太傳統中,「國王」常被用來當做天主的象徵,瑪竇福音二十二章婚宴的比喻中,也出現相同的用法。相對而言,比喻中的「惡僕」應被視為是宮廷中的大臣,而那位欠他錢的同伴,是職務更低的臣僕。

一萬「塔冷通」大約是十億「德納」。在耶穌的時代,一個德納相當於一個僱工一天的工資;因此一萬塔冷通是不可想像的財富,在現實生活中這麼巨大的債務是不可能的。耶穌講比喻時當然是故意誇大債務的數目,使人看清自己在天主前是一個十足的負債者。

即使惡僕將一切財產、連同妻子兒女一併變賣,也絕不足以償還債務。在猶太法律中將一個以色列人販賣為奴,雖然是可能的,但是只有在處置偷竊犯時才被允許;至於販賣婦女,則是絕對不允許的。因此國王的命令,應該被視為是一種處罰性的措施。

這個比喻以鮮明的色彩表達出天主令人驚訝的無限仁慈,但是令人更驚訝的是,這個僕人雖然親身經歷了極大的仁慈,卻毫無同情憐憫之心,極為狠心地對待了他的近人。比喻中刻意營造了強烈的對比氣氛:

一、國王寬免了僕人一萬「塔冷通」的龐大債務;然而這位僕人竟然不肯放過只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十分粗暴的對待了他。

二、兩位僕人在求情之時,都用了一樣的話:「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你。」但所得到的效果卻完全不同。

三、國王憐憫了欠他債務的僕人,並讓他自由離去;而這位僕人卻把欠他債務的同伴投入監牢,直到他還清了債務。

相關焦點

  • 撒種的比喻丨耶穌基督為什麼用比喻跟門徒啟示天國的奧秘
    馬太福音13章1-9節,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馬太福音耶穌基督遭到以色列民棄絕之後,他開始用比喻向門徒講「天國的奧秘」,門徒進前來問主為什麼用比喻對眾人講話,主耶穌回答門徒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 恩典時代丨主耶穌為什麼用比喻向門徒啟示天國的奧秘
    主耶穌基督打了七個比喻,分別是撒種、稗子、芥菜種、面酵、藏寶、尋珠和撒網。並且在馬太福音十三章裡,出現了一個詞語「天國的奧秘」,主耶穌為什麼要用比喻來講天國的奧秘呢?門徒進前來問主耶穌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 耶穌的門徒-彼得
    」但是彼得因著眼前的一幕而明白自己的小信和不信,甚至對耶穌的看輕,他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我們當中有的人也是這樣被神收服的。我們有自己的驕傲,相信自己的判斷,我們不相信耶穌是神;但是當我們因著困難來到主前蒙恩時,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罪人。耶穌卻一點不跟他計較,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 得 人了。」耶穌經常對門徒說:「不要怕!」
  • 耶穌說: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 - 耶穌基督福音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我們翻開聖經看看,天國的奧秘是什麼?為什麼只叫我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呢?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參考-馬太福音13章10-13節[注]:主耶穌用"七個"比喻→天國的奧秘問:七個比喻是什麼?
  • 舊約中的先知想看卻未曾看到的是什麼?耶穌的天國又是什麼?
    為了實現天國,你要謙和,要仁慈,要心地純潔等等,所以在天國中你要獲得滿足,被稱為上帝的兒女,獲得安慰,承受土地,這些不是無條件的,而是你要努力的,天國的實現你是有責任的。耶穌的天國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因此耶穌才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有許多先知聖賢要看你們所看見的,卻沒有看到;要聽你們所聽見的,也沒有聽到。」
  • 耶穌說:「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我們先來查考一處經文,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 耶穌對他們說:「 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馬可福音 4章10-11 節)你看!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耶穌對他們說,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外人凡事用比喻講。不是外人是哪些人?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第3句最後說這些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作者寫這句話的目的可能是暗示以色列人說,在古時候社會地位很低的婦女都信仰耶穌,並拿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所以你們也應該這麼做、向她們學習。實際上這句話說的雖然符合事實,但又非常不應該。
  • 耶穌基督丨為什麼用比喻教導門徒要作世上的光和鹽
    真理亮光馬太福音5章3-12節是主耶穌跟門徒宣傳的八福。接下來主耶穌基督要用比喻指示門徒要作世上的鹽、作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和燈放在燈臺上!主基督教導門徒「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指那些沒有真正悔改的假門徒,一經試煉,就從恩典中墜落,像加略人猶大那樣,沒有好的見證,這樣的人終將不能進入天國(參馬太福音7 章22-23節)。基督徒沒有工作不害人,沒有見證害死人,若失去應有的見證,將被主從原處挪去!
  • 讀《聖經》耶穌關於天國的那些比喻,從不同角度理解天堂
    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告訴人們說「他來自天國」,並用一系列的比喻,向人們解釋天國是什麼樣,下面我們就來閱讀那些比喻,從不同角度理解天國。一、天堂有多麼的珍貴耶穌在馬太福音 第 十三章說「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我們前面說過,可能原因是作者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打算給耶穌安排十二個門徒,而是跟耶穌的原型「耶穌」差不多,安排個五、六個門徒就差不多。我們從他編故事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來,他的主人公耶穌大部分需要配學的時候都只要有大門徒就行,根本不需要有太多門徒。
  • 基督教丨耶穌在榮耀中降臨的時候,假門徒必被趕到外邊的黑暗裡去
    有人寫書把基督徒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得勝進天國,第一種失敗下地獄,第三種是無功勞也沒苦勞的在天國時代要哀哭切齒,受熬煉一千年,熬煉完了再進天國。持此觀點的人能從聖經裡找到很多的經文支持這個觀點,所以很少解經家能駁倒這種異端觀點,實在迷惑了好多基督徒!
  • 天國的奧秘|主耶穌最愛的門徒,在約翰福音中記載了哪七大神跡?
    上帝一切的豐富都藏在耶穌基督裡,想要支取需要信心這把鑰匙。3.【約5:5-9】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第一段,耶穌揀選十二使徒。作者說,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使他們能驅趕汙鬼、醫治各樣的病症和虛弱。
  • 做耶穌門徒的條件
    內蒙古烏海市天主堂李靜平神父道理:       今天是常年期的第23主日,福音很明確,做耶穌門徒的條件。我們一起看路加福音第十四章25至33節,在《聖經》的1619頁: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群眾和門徒不一樣,群眾魚龍混雜,可以說什麼人都有,從政者謀略權利,想方設法打敗異己,為官一方,所以想利用耶穌打天下;物質至上者想利用耶穌得些小恩小惠, 甚至想讓耶穌顯個奇蹟等等,耶穌面對那麼多人,那麼多的需求,說明群眾與宗教領袖之間的區別,自耶穌公開傳教生活以來,經師和法利塞人就不斷地與耶穌為敵,他們彼此商議怎樣對付耶穌
  • 耶穌的誕生與傳說
    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來解救世上百姓苦難的約瑟接受了上帝的旨意把瑪莉亞取了回來。就在瑪莉亞快要臨產的時候,羅馬總督要清查戶口,命令百姓返回原籍登記註冊。約瑟的故鄉是伯利恆,他便帶著妻子瑪莉亞回伯利恆去了。但是當他們抵達伯利恆時旅店裡住滿了人,他們只得在旅店的馬棚裡休息。當晚瑪莉亞,一陣陣腹痛生下了一個男孩兒。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耶穌最小的弟弟猶大,在認識了自己大哥的真正身份之後,他也成了一名忠實的基督徒,針對當時教會中出現了一些假教師,在教會中傳播有悖於基督思想的言論,嚴重地危害著各地的基督教會,於是,猶大起來指責他們,並寫信勉勵信徒們為真道竭力爭辯,他寫的這封信就是《新約聖經》裡的<猶大書>,是一部非常有屬靈思想的基督教文獻。
  • 耶穌的門徒-多馬(低土馬)
    當耶穌復活後,在門徒中間顯現時,他們都以為是耶穌的靈魂顯現。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驚恐不安?為什麼心裡起疑惑呢?你們看我的手和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摸我,看,因為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說了這話,他就把手和腳給他們看。他們還在又驚又喜、不敢相信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給了祂一片烤魚,祂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
  • 耶穌揀選12位門徒的始末
    有許多人跟隨耶穌,聽他宣講關於天國的福音,人們聚集在一起聽他的教導。宗徒的意思是被派遣的意思耶穌首批召選的四位門徒中,有一位就是西滿、後來耶穌給他改名叫伯多祿耶穌然後召選了伯多祿的兄弟安德肋,安德肋然後離開了洗者若翰,成為了耶穌的門徒。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耶穌深知,要想使拿撒勒派發展成猶太教派的主流派,通過天國教派來振興猶太民族,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團幫助他發動、組織、教育和領導群眾。於是他開始在眾多的追隨者中間物色人才。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慎重的考慮,耶穌挑選了十二個門徒,以象徵古以色列人十二支派來代表整個猶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