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中誰最大
就在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裡究竟誰是最大的?」耶穌就叫一個小孩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①
「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但無論誰,使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個跌倒,倒不如拿一塊驢拉的磨石,系在他的頸上,沉在海的深處更好。
世界因了惡表是有禍的,惡表固然免不了要來,但立惡表的那人是有禍的。為此,倘若你的手,或你的腳使你跌倒,砍下它來,從你身上扔掉,為你或殘或瘸進入生命,比有雙手雙腳,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
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為你有一隻眼進入生命,比有雙眼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你們小心,不要輕視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因為我告訴你們: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見我在天之父的面。②【因為人子來是為救那喪亡了的。】
「你們以為如何?如果一個人有一百隻羊,其中一隻迷失了路,他豈不把那九十九隻留在山上,而去尋找那一隻迷失了路的嗎?如果他幸運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比為那九十九隻沒有迷路的,更覺歡喜;同樣,使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喪亡,決不是你們在天之父的意願。」
兄弟規勸之道
「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獨處的時候,規勸他;如果他聽從了你,你便賺得了你的兄弟;但他如果不聽,你就另帶上一個或兩個人,為叫任何事情,憑兩個或三個見證人的口供,得以成立。
若是他仍不聽從他們,你要告訴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從,你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③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我實在告訴你們:若你們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
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④。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帳。
他開始算帳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
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
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欠債。
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
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導讀:①耶穌中本章論述基督徒應有的謙虛、善表、勸善、寬恕等德行。【自謙自卑】是明認自己微弱,需要扶持。②【他們的天使……]一句,證明每人都有一位護守天使的道理.③教會是以愛德為中心的社團,開除教籍之罰,只能用於怙(hù)惡不悛(quān)的人。④七十個七次,即指無數之意。
在猶太傳統中,「國王」常被用來當做天主的象徵,瑪竇福音二十二章婚宴的比喻中,也出現相同的用法。相對而言,比喻中的「惡僕」應被視為是宮廷中的大臣,而那位欠他錢的同伴,是職務更低的臣僕。
一萬「塔冷通」大約是十億「德納」。在耶穌的時代,一個德納相當於一個僱工一天的工資;因此一萬塔冷通是不可想像的財富,在現實生活中這麼巨大的債務是不可能的。耶穌講比喻時當然是故意誇大債務的數目,使人看清自己在天主前是一個十足的負債者。
即使惡僕將一切財產、連同妻子兒女一併變賣,也絕不足以償還債務。在猶太法律中將一個以色列人販賣為奴,雖然是可能的,但是只有在處置偷竊犯時才被允許;至於販賣婦女,則是絕對不允許的。因此國王的命令,應該被視為是一種處罰性的措施。
這個比喻以鮮明的色彩表達出天主令人驚訝的無限仁慈,但是令人更驚訝的是,這個僕人雖然親身經歷了極大的仁慈,卻毫無同情憐憫之心,極為狠心地對待了他的近人。比喻中刻意營造了強烈的對比氣氛:
一、國王寬免了僕人一萬「塔冷通」的龐大債務;然而這位僕人竟然不肯放過只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十分粗暴的對待了他。
二、兩位僕人在求情之時,都用了一樣的話:「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你。」但所得到的效果卻完全不同。
三、國王憐憫了欠他債務的僕人,並讓他自由離去;而這位僕人卻把欠他債務的同伴投入監牢,直到他還清了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