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譚卉桐,今天給大家說說《柏林》
柏林
德國首都柏林,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人口近350萬。它位於北德大平原上,柏林南北長38公裡,東西寬45以裡,面積889平方公裡。平均海拔34米,高差很小。最高點是115米高的魔鬼山和米格爾山。哈佛爾河與施普雷河橫穿市區。森林和湖泊佔城市總面積的24%。
分裂和統一一直主宰著柏林的命運。很早以前,在施普雷河的最窄處,在克佩尼克與施潘道之間形成了克爾恩和柏林,克爾恩位於施普雷上,柏林位於河北岸,1237年克爾恩始見於記載。1307年克爾恩與柏林合併,1442年第一個粗亨佐倫侯爵取消合併,直到1709年兩地才重新統一。柏林曾經是布蘭登堡、普魯士和德意志帝國的政治中心,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柏林一躍成為德國最大的城市,並開始發展成為工業和文化中心,當時它的繁華程度在歐洲名噪一時,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都會之一。到20世紀30年代,德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柏林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城市大部分遭到毀壞。世界政治的進一步發展分裂了德國以及首都柏林。1961年在東柏林與西柏林之間,築起一道用水泥和石頭構築起的高牆,這就是著名的柏林圍牆。1987年年柏林建成750周年大慶時,柏林還處於分裂狀態。1989年,隨著兩個德意志國家統一進程的推進,柏林圍牆被推倒了,柏林又成為統一後德國的首都。
柏林是一座充滿藝術氣氛的城市,柏林收藏的藝術品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能和倫敦、巴黎、紐約等城市媲美。統一後的柏林有100餘座博物館和私人畫廊。除了著名的國家博物館,還有許多收藏獨特的博物館,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玩具熊博物館,館中展出了2000多種毛絨絨憨厚可愛的小動物。施普雷河與庫普弗拉本之間的小島,被人們稱作是「西方的寶庫」。北面建有古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和世界聞名的帕加羅馬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收藏著大量的藝術珍品。
柏林的文化多姿多彩,有文化大都市的美譽。在本世紀20年代,柏林文化的繁榮,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相比,這個傳統一直保留至今。柏林交響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以及室內樂三重奏樂隊,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團體。柏林劇場、萊寧廣場劇院和菩提樹下大街上的國家歌劇院在國際上有極高的聲譽。每年一次的柏林電影節同坎城電影節一樣是歐洲最重要的電影節。
柏林是座繁華、美麗、整沽的城市。公園、森林、湖泊和預流約佔城市總面積的1/4。城區綠樹成蔭,滿目蔥蘢,街頭岸坪、街心花園眾多。街心公園內有怪誕的雕塑和噴泉,給人以浪新舒適的感覺。城市西南部樹木蔥鬱,山丘眾多,湖泊星羅替布,景色秀麗,是理想的歇憩之地。「萬湖」是一個天然沙灘長2.3公裡,寬約240米,是歐洲最大的內陸沙灘。
柏林市內名勝眾多。作為柏林象徵的布蘭登堡門,位於市呼心。始建於1789年,是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為了I示國都柏林的權勢威嚴而興建的。布蘭登堡門由宮廷建築師卡勻·戈特哈德·朗漢斯負責設計建造。門的設計參照了雅典的古希11柱廊式建築,富有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布蘭登堡門高20米,五65.5米,深11米,有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寬於兩側的4條通道,是專為皇室成員通行而設計的。門頂為梯形,正面鑲嵌著少型浮雕。門頂的中心最高,安置著一座四架雙輪戰車雕像,戰車上站著手持武器的勝利女神,這是雕塑家戈特弗裡德·沙多夫合精心之作。
布蘭登堡門東側有一條長約1.2公裡、寬約60米的「菩狂樹下大街」是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大街兩側坐落著國家圖書館、國家歌劇院、古教堂、著名的洪堡大學等建築。此外,還羊成排的商店,是柏林的商業街之一。菩提樹下大街西北側,坐鶉著原帝國國會大廈。它建於1884-1894年,是一座義大利文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整個大廈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9門面對柯尼希廣場,是大廈主樓的正門,有由6根巨大圓柱構萬的柱廊,正門上方雕刻著帝國鷹徽,頂上是巨大的玻璃屋頂。
柏林西部的庫爾菲斯膝大街以及這條大街東端的德皇威廉-世紀念教堂,其周圍是繁華的金融和商業中心。紀念教堂的塔召已毀於戰火,現作為二次大戰的遺蹟,教堂仍保留著毀壞的B.狀.但兩側新建有八角形的現代教堂和鐘樓。柏林還有世界聞名的夏洛登堡王宮,它建於1696年至1699年,是一座優美的巴洛克式的建築物。它原是排特烈選帝侯為其王后索菲亞·夏洛蒂建造的宮殿,現在改為收藏陶瓷、絨繡、古代文物、繪畫和其它藝術品的博物館。它是目前柏林保留下來的最精緻的普魯士皇家建築。
柏林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由於戰後長期分裂狀態,東西柏林的經濟發展速度不一。目前,這裡的工業主要有電子工業、機器製造業、化學工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業、印刷業等。柏林交通便利,鐵路環繞市郊,四通八達。柏林現在有特格爾、申內費爾德、滕佩爾霍弗3個機場,它們都是設備先進的大型國際機場。水路可以經易北河和運河與漢堡、呂貝克海港及國內各內河港口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