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復工!

2020-12-12 北京順義官方發布

近日,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局獲悉,為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區農業農村局精準、紮實、有序地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復工。目前,順義區在建連村路燈3000盞、太陽能公共浴室26座,有效解決村民夜間出行、冬季洗澡難題。

專題部署,合力攻堅,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工程復工區農業農村局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積極組織相關鎮主管科長、監理公司和施工企業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有力推進工程復工,要求各級各部門、幹部群眾要凝心聚力、齊心協力、上下用力、形成合力,全面打響項目建設攻堅戰。

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按實按需推進工程復工。組織各施工企業與相關鎮、村做好對接,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要求,因村制宜、分類施策,根據疫情實際情況精準推進工程復工,為復工做好服務、創造條件。

主動上門「把脈問診」,紮實助推項目復工。項目不推進、督查不下線,項目不竣工、督查不收兵,區農業農村局「線上線下」雙渠道持續用力緊盯項目,保證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利用網絡優勢成立線上「工作群」及時部署疫情防控、抓好安全生產、做好汛期安全管理等工作。同時深入一線「把脈問診」,對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多措並舉,精心籌劃,紮實推進工程復工。

據悉,順義區連村路燈建設工程預計8月底竣工,太陽能公共浴室建設工程預計10月底竣工。至2020年底,我區將累計建設農村路燈8.1萬盞、太陽能公共浴室329座。其中,順義區太陽能公共浴室動態運行率達到98.5%以上,居全市之首且創新技術和管護模式在全市得到複製、推廣。

相關焦點

  • 綠維文旅:如何完善鄉村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生活設施、生態設施和生產性設施,基礎設施配套的推進,要以居民的生產生活為根本,以第三產業發展為動力,兩者相互促進,形成協同作用,進一步推動鄉村配套與旅遊業的發展。居住配套體系的完善、基礎設施的完善、社會公共服務的健全形成了鄉村發展的基本架構,進而形成鄉村發展體系。第一,鄉村公共服務。
  •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需要明確攻堅方向
    優質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2019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紮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聚焦如何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短板
    2020年是極其特殊和重要的一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在「三農」。而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最直觀體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亟需補齊的最突出短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動力引擎。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李偉國: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質量,直接影響著全面小康社會成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鄉差距大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大,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
  • 孝義市政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調研
    15日,市政協文藝新聞界別組委員就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調研。市委常委、下堡鎮黨委書記張建雄介紹工作情況。市政協副主席劉旺珠、黨組成員李慶榮參加調研。委員們先後來到下堡鎮下堡村、西程莊村、昔頡堡村、興龐村,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舉行座談等形式,詳細了解基層在道路建設、飲水安全工程、人居環境整治、文體活動、土地流轉、行政村合併等方面的創新經驗、做法,以及推進中遇到的問題。
  • 紹興柯橋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這兩年,湖安村基礎設施有了質的飛躍,農貿市場、文化禮堂、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等都按高標準進行了提檔升級,村裡還建起了城市書屋、籃球場、足球場、健身跑道。村民買菜、看病越來越方便,業餘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以前的湖安村可不是這樣子,村裡道路狹窄,違建扎推,服務設施更是少之又少。2012年,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傅顯榮的帶領下,湖安村開始啟動拆違工作。
  • 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程...
    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程推進會要求緊盯目標任務 強力組織推動 確保取得實效河北新聞網訊(記者賈楠)10月30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程推進會
  • ...解讀③」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文件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對「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深入宣傳、準確領會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本報近日開設專欄,邀請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專家領導對文件內容進行系列解讀,敬請關注。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 紅山區扶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完工
    為徹底解決搬遷群眾生產生活的後顧之憂,今年,赤峰市紅山區爭取了280萬元中央預算內資金,啟動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建成了幼兒園、醫療衛生服務點和活動廣場各一處。目前,紅山區補短板項目已完工並交付使用。
  • 賀州:加強老舊小區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但是由於城市發展不平衡,我市大量老舊小區在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社區建設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間形成了矛盾,影響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很難滿足群眾日常健身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文件要求,從2019年開始到2025年前,要分步分批次對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目的就是要完善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改造的核心內容包含了老舊小區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目前我市主城區老舊小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存在什麼難點?
  • 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文化信息資源和服務內容,以及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內容。加強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才能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基本情況和成效    (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意識逐漸增強。
  • 提升文化自信 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優先考慮將具有區域特色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實踐中的共性和亮點轉化為相應標準,率先執行城鄉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導向,形成城鄉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超市式」供給、「菜單化」服務模式。  促均等。以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和各地實施標準為參照,以貧困地區、偏遠地區、困難群眾為突破口,藉助標準化手段推進區域、城鄉和群體間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進程。
  • 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 認識拓展基建的重大意義
    從當前發展來看,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可以有效發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對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的關鍵作用,服務擴大有效投資和穩定經濟增長目標,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從「十三五」時期來看,立足補短板、保基本、兜底線,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有利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帶動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 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在哪裡?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拎包入住公租房,乘公交專線上下班,還打算過兩年接孩子到城裡上學……敬川的生活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
  • 財科院報告:不能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並立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16日在PPP立法研究成果發布暨研討會上發布報告稱,政社合作立法應當定位於調整平等的合作關係,即政府和社會資本之間的民商事法律關係的立法。  今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全文發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
  • 動態| 赤峰市寧城縣全面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水平
    2018年赤峰市寧城縣以發展全域旅遊為方向,全面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旅遊景區品牌檔次,實現寧城旅遊快速發展。建設「便捷樂享」的旅遊服務設施網在寧城西部公園景區內建設小城子、玉皇梁、大城子、大金溝、陶營子和龍潭6處收費服務設施;在小城子至西窩鋪段公路和玉皇梁至存金溝2條旅遊公路兩側,規劃建設北臺子、朝陽灣和小梁子3個自駕車營地,葫蘆峪、狍子坡和龍潭3個旅遊驛站以及
  • 「硬體」保民生「軟體」提質量商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並駕齊驅
    黨的十八大以來,商洛市發改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立足職責職能,聚焦脫貧目標,主動擔當作為,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蘇陝扶貧協作不斷深化,光伏產業穩定收益,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全面加強,為全市7個縣(區)摘帽
  • 【春耕進行時】解讀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如何...
    本期農林衛視請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夏顯力教授,為我們解讀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的相關內容。 夏顯力教授表示: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主要涉及八個重點領域:第一個領域是修路與建設網絡
  • 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大城縣依託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平臺機制,深入挖掘紅木和葫蘆兩大特色產業的文化旅遊內涵,按照文旅融合、「文旅+產業」的發展思路,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旅遊景區(點)整體質量,打造旅遊示範村環境,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
  • 楊軍代表:實施"鄉政工程"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王海鷹、劉寶森)「不能讓農村成為公共服務的盲區,要讓農民分享到基本公共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日照市委書記楊軍提出,加快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應該大力實施「鄉政工程」,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