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西北地區首家相聲俱樂部——珍友社的班主衡小珍發布微博:「己亥年春節前,我與搭檔遊軻山帶徒弟潘藝鳴、劉勇,前往河南探望我的師叔——相聲前輩、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寶璋先生……」在博文中,衡小珍說:師叔見了他們一行很開心,一下午笑聲不斷,他在博文中祝師叔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楊寶璋原名楊雲貴,1925年出生,祖籍是河南省封丘縣。楊寶璋從小就喜歡相聲,後拜相聲老藝人陶湘九為師,師父給他賜藝名楊寶璋,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的叔伯師兄弟,是全國尚健在的為數不多的「寶」字輩相聲老前輩。
過去,全國各地的人只知道西安有個青曲社,但隨著《相聲有新人》的熱播,外地的觀眾也知道了西安還有個珍友社,珍友社的班主是衡小珍。
那麼,衡小珍是根據什麼稱楊寶璋為「師叔」的?
當年,開封大相國寺是曲藝的集中地,全國各地許多相聲名家都來這兒「撂地」。自幼家境貧寒、原名叫楊雲貴的楊寶璋迷上了說相聲這一行。後來,在開封結識了幾位酷愛相聲的發燒友,湊錢辦起了一個相聲場子。由於會說的段子不多,因此觀眾寥寥。於是,他們想到了拜師學藝。
恰好此時北京相聲名家陶湘九在相國寺獻藝,幾個年輕人便找到陶先生要求拜他為師。幾經波折,陶湘九看幾位年輕人誠懇、執著,便同意收他們為弟子,分別賜予藝名:徐世傑為徐寶瑜、秦爽為秦寶琦、楊雲貴為楊寶璋、王俊卿為王寶珍、馬振浠為馬寶璐。
而這位西北相聲名家王寶珍先生,正是衡小珍的師父。也因此,衡小珍稱呼楊寶璋為師叔。
衡小珍的知名是源於《相聲有新人》,在那次節目中,衡小珍技藝高超,既揮青龍偃月刀,又玩「手指舞」的表現,深得召喚師郭德綱的認可和讚佩。然而,雖說做父親的水平很高,但由於兒子衡治的表現達不到晉級水平,郭德綱忍痛將他們淘汰。
不過,雖說父子被淘汰,但郭德綱對他們格外用心,不但讓他們享受了晉級選手的待遇——四分鐘表演,而且還把他們之間的對話進行了播出。
其實,郭德綱與衡小珍這位楊師叔不但認識,而且還是忘年交。郭德綱曾四次在河南與楊寶璋老先生會面。兩人十分投緣,老人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的一些壓箱底的「寶貝兒」段子傳授給郭德綱,老郭受益匪淺。
2015年10月16日,是楊寶璋90歲壽辰慶典。郭德綱、于謙一行四人從北京飛到開封,致辭時,他說:「4年前我說過,楊師爺90大壽我準來,今兒推了個8千萬的商演來了。9年前俺爺兒倆在一起論藝,老爺子實在,沒把我當外人兒,給我過了《皮匠招親》《羅成戲貂蟬》,俺爺兒倆越交越深。很早就聽老藝術家給我說過,楊師爺『地上』的買賣一頂一,好至極。今兒90大壽我來了,往後100歲、110歲,我還來。」
「8千萬的商演」應該是相聲演員的調侃。
郭德綱送上的壽辰禮物,是一張中國畫——畫上有一隻小貓,一個蝴蝶,貓蝶諧音寓意耄耋之年。
2016年12月,德雲社二十周年慶典時,郭德綱邀請楊寶璋先生進京。在臺上致辭時,楊寶璋按照郭德綱上一年的思路,來了個現掛:「為參加德雲社的這次活動,我推了個一億六千萬的堂會。為什麼呢?是俺寶林師哥組的穴,我沒敢去!」臺下頓時笑聲一片。
20周年慶典時,德雲社請到了5位老先生,到今天,金文聲、李文山2017年去世,常寶華、謝天順2018年去世,剩下的,只有楊寶璋老先生了。
在此,讓我們祝楊寶璋老先生健康長壽!祝以德雲社、珍友社為代表的相聲小劇場演出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