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的熱播,演繹參賽囧途並透露「實打實地將近兩百萬賠進去了」的西安珍友社班主衡小珍開始走紅,許多網友或用實際行動到珍友社聽相聲,或在網上表示如果有機會到西安就一定前往大笑一番。此番熱鬧景象讓人不得不佩服老藝人衡小珍相聲藝術的感召力,更讓人不得不佩服郭德綱「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
9月6日深夜,衡小珍再一次通過微博感謝網友:「感謝您的支持」。這是他回復網友@Lily的小白「回陝北的路上,抽時間跑來聽您們一場,希望您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只要來西安,定來捧您!」的博文所寫下的。
網友@Lily的小白還附了幾張演出現場照,讓不能親臨珍友社的網友一睹現場風採。其實,不光這位網友前去現場聽相聲,在微博中搜一搜,還能看到許多網友如「--木心」、「大臉妹艾瑪」等。因為《相聲有新人》而蒞臨珍友社,既是直接支持珍友社,又讓自己身心愉悅一把,何樂而不為?
作為西北地區第一家相聲社團,西安珍友社於2007年9月28日由陝西相聲第七代傳人衡小珍創辦。11年來,除一直堅守在這片園子的衡小珍等藝人外,苗阜、王聲、玉浩、辛傑、姬攀、劉奎等優秀相聲演員都曾在珍友社學習並演出過。
尤其是苗阜,雖說在珍友社學習、演出過,但由於多種原因,他單獨成立青曲社後,曾與衡小珍互懟過。起因是,由於珍友社過於慘澹暫停演出,衡小珍微博@郭德綱,希望他通過名人效應幫一幫珍友社,這件事讓苗阜很是不爽,他發微博要衡小珍「多些藝德,少些私利」,衡小珍則針鋒相對,罵苗阜「真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小人」。
罵戰最後以苗阜「西北相聲之興旺不是靠一己之力,大家有時間也關注一下珍友社相聲大會。我只願能夠攜三秦春門眾心齊力,同興中華傳統之藝」的微博結束。衡小珍依然不給苗阜好臉:「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走各的路,好自為之!」
最終的結果,是珍友社不少藝人跳槽到了青曲社,致使珍友社相聲中堅大量流失,再加上內鬼和無良商人的聯合作梗、有關媒體的推波助瀾,珍友社從此陷入了慘澹經營的境地。
這次父子倆參加《相聲有新人》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節目中,衡小珍演藝高超,然他的兒子衡治卻表現欠佳,被淘汰也怪不得郭德綱心硬。如果硬要讓他們晉級,衡治的表現難以服眾。
當聽到郭德綱淘汰他們的話語時,心懷相聲夢想、望子成龍的衡小珍老淚縱橫。其實郭德綱又有什麼辦法,這是比賽,眾目睽睽,兒子的水平確實不夠,在嘆息「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同時,努力讓他們把話說透,並在螢屏上,原汁原味保留了他們的對話和4分鐘表演。
這個節目未晉級選手大多只播幾個鏡頭,晉級選手也才只有4分鐘表演時間,未晉級的衡氏父子對話、表演全程播放,就是郭德綱對他們的最大幫助,可謂用心良苦。
由於愛屋及烏心理,加上衡小珍確實水平高超,自從《相聲有新人》之後,鋼絲們以及眾網友紛紛到珍友社聽相聲,並且許多網友建議,德雲社和珍友社在西安聯合,或者時常派出演員前去主演,或者乾脆兩家共建一個德雲西安分社,等等,當然,這不是網友們說了算的。
本月,珍友社將在成立十一周年之際舉辦成立十一周年暨西安珍友社第一屆粉絲節相聲大會。曾參加過《相聲有新人》的衡小珍、衡治父子,來自蘭州德藝坊的馬小跳、陳藝誠和「口技相聲」程家家、於明波,以及珍友社眾位演員,將為觀眾共同奉獻一場精彩歡樂的相聲大會,不知你有沒有時間前去觀看?
那麼,你認為郭德綱良苦用心成全衡小珍,網友關注可否助這家小劇場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