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的愛人不愛你,最好的方式是「自我救贖」

2020-12-20 臥龍心術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

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夫妻問題,以便於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守護好自己的幸福人生,增添彼此之間的幸福感。

專欄內容會不斷更新,而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現在以及後期不斷更新的全部課程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庫利研究發現,人們總是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之中形成自我的觀念,一旦發現自己的行為無法獲得他人的承認,就會自覺地以此為鏡,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性格。而庫利的研究理論,被稱之為「鏡中我理論」。

「鏡中我理論」非常適用與同事、朋友的交往之中,因為它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合群,讓同事、朋友更加認可自己。但是,「鏡中我理論」不適用在兩性關係之中。

男人與女人共處,若一方被「鏡中我理論」影響,那麼,除非是兩個人都非常相愛,否則,一旦另一方不愛被「鏡中我理論」影響的人,結果就會很悲慘。

為什麼這麼說呢?迎合不愛自己的人,「跪舔」不愛自己的人,能讓自己愛的人愛上自己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一旦「跪」久了,很難站起來不說,你愛的人對你的鄙視、瞧不起也很難被改變。

為了不愛自己的人,調整自己的性格和行為,為了不愛自己的人,把自己打造成自己愛人心中的摸樣,亦或者是不斷「跪舔」恭維自己愛的人,是不會讓自己愛的人愛上自己的。你若想要收穫愛情,收穫幸福,最好的方式是「自我救贖」。

「自我救贖」與「鏡中我理論」類似,不過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不為別人而改變自己,只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改變自己」。

現實社會是殘酷的,你沒有足夠的賺錢能力,你沒有乾淨整潔的外表,你沒有自己的性格色彩,是很難立足在社會上的,是很難有大的成就的,是很難被自己愛的人瞧得上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人都具備「權威心理」。「權威心理」是指對於那些比自己地位高,比自己優秀的人大都非常崇拜、羨慕且非常相信比自己地位高,比自己優秀人的言論。

試想一個,當你變得足夠優秀,當你變得富有魅力的時候,你愛的人會不會崇拜你呢?試想一下,當你愛的人開始崇拜你的時候,你再次展開追求的攻勢,成功率會不會增加呢?我們再反思一下,當你變得足夠優秀,你的老公或者老婆,是不是會更在意你呢?

該怎麼才能真正做到「自我救贖」呢?方法並不難,只需要做到下面3件事。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若你的愛人不愛你,請別「作踐」自己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
  • 救贖與自我救贖,一部為愛而生,為愛毀滅的懸疑大片
    後來蘇有朋導演將它拍成了一部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數學天才石泓為了幫助一對母女所做了一系列行為,以及它與警察鬥智鬥勇甘願為愛獻身的故事。影片的男主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數學天才,但由於他只懂學術,不懂得那些人情世故,所以在這個現實的境遇裡,他只能做一個普通的高中數學老師。在他普通也平凡的人生中,他過著枯燥而又乏味的生活。
  • 愛耶穌的最好方式到底是什麼?
    這個時候耶穌會對大兒子說,我吩咐的你不去做,我禁止的你去做了,我說要到暗室禱告,因為那裡有暗中的父在看著你,你卻在眾人面前高聲禱告,為的就是要使自己得榮耀,我吩咐你愛鄰舍,做光做鹽,愛自己的家庭你做到了嗎,你把我的命令當做虛妄,我不認識你這樣的人。
  • 心理學測試:3種香水百合,你最喜歡哪種,測出你在愛人心裡是否非常...
    心理學測試:3種香水百合,你最喜歡哪種,測出你在愛人心裡是否非常重要! A 但是你人很聰明,又有能力,你是家裡的主導者,家裡的大小事都是你說了算,你的愛人對你很是包容,也很疼愛,你在TA心裡非常重要。 B
  • 心理學:不幸福的女人,大多被這三種潛意識控制,你有嗎?
    心理學:潛意識1、我不值得被人愛我不值得被人愛,是我們內在幸福最大的破壞因子。她的骨子裡她是自卑的,所以在愛中自然而然也是卑微的,缺少該有一種傲氣與獨立。在遇到曲筱筱哥哥時,她冀圖希望通過有錢人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因為她希望用這種方式讓自己看起來值錢一點。但是依然骨子裡掩飾不了她內心深層的自卑與無望。
  • 經歷抑鬱之後,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救贖自己、療愈他人
    在她看來,抑鬱症的到來,其實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提醒她對待自己的方式錯了,不能再繼續錯誤的模式和方向。 於是,她選擇了心理學專業,如今正是一名心理學專業在讀學生,即將轉變成一個心理學專業人員,用她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療愈自己、治癒別人,完成自我救贖。
  • 《美好的意外》:兩種人生,一場自我救贖之旅
    接下來,我將按照電影的時間順序從四點來分析這部電影蘊含的含義和帶來的現實意義:換一個角度,遇見另一種人生,是自我救贖的開始從被動接受-主動迎接-潛移默化,看透繁華生活的平淡,才會看到生活的真正美好原生家庭:與父母和解,才能擁有更好人生片尾時與舊愛重逢:我往前飛過一片時間海,遇見你,才是最美麗的意外01 換一個角度,遇見另一種人生,是自我救贖的開始影片的開頭,
  • 心理學:越愛一個人,越要懂得「放手」
    兩性之間,又該如何做才能增添幸福感、甜蜜感,讓自己所愛的人更愛自己?此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夫妻問題,以便於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守護好自己的幸福人生,增添彼此之間的幸福感。
  • 實用心理學告訴你:改變溝通方式便可「一擊必中」
    迴避型依戀只是情緒更為敏感的正常人,我們只需在戀愛中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便可和諧相處。迴避型依戀人格大部分是由於童年的親情缺失或不被關注引起的。這裡需要注意,如果你無法忍受這種超出常人的佔有欲和控制欲,一定不要用欺騙的方式去逃離你的愛人。因為,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受到欺騙或背叛,不但會使她對這段感情失去信心,也會進一步影響她之後的社交及戀愛狀態。
  • 心理學:女人說「謝謝你」的方式,看出愛你的深度,別不懂
    1、她說「謝謝你」,並用力地擁抱你:很愛你女人如果對你說謝謝你,並很用力的擁抱你,那他一定很愛你。愛你女人才會看到你對他的付出,你對他的重要。其實從溝通方式來看,女人愛到一定程度上,就會情不自禁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去表達,所以她很認真說謝謝你,並擁抱你的時候,那麼就是她對愛的最好表現。
  • 讓男人疼愛你的最好方式:做最愛他,卻不自我的人
    最終,男友也無法忍受,選擇了分手,分手之後,在分手的時候,男友對甜甜說道:「你每次都會將你自己的想法強加到我的身上,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我好,你這樣的做法只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想必在現實生活中,為愛犯過錯誤的女孩子也必定不在少數,對於一個女人而言,讓男人疼愛你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做最愛他,卻不是自我的人。
  • 把愛藏在心裡,是對愛人最好的成全
    把愛藏在心裡,不去提及,不去觸碰,才是對愛人最好的成全。雖然設想過無數種美好的結局,可真正發現彼此無法相守時,能做的也只有放手。放手讓他去追逐他想要的幸福,才是留給愛人最後的溫柔。愛情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愛得再深,得不到回應也只是單相思。愛情從來都不能強求,付出再多,也無法強迫別人愛上自己。
  • 一部被稱世界愛情史詩的文學經典,一對戀人的七天自我救贖
    而男友也曾因為沒有足夠的自信,錯失了派拉對他的愛。兒時想說的「我愛你」三個字直到又過了二十年後才敢對派拉表白,而且,他覺得派拉並不是愛他的,他的愛是一廂情願。雖然,情況並非如此。而派拉的男友也曾跟她一樣怯懦,那句「我愛你」,在心裡盤旋了多年始終未曾放下,只怕說出會遭到派拉的拒絕:從那時至今,幾乎快二十年了。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想忘了這件事,可怎麼也忘不掉,我不能再扛著這個心頭的秘密過日子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句子,我愛你。
  • 心理學:女人在以下3方面越「克制」,男人越愛你,別不相信
    越不搭理他,他就越想追到手,就越喜歡。所以說,女人在愛上一個人後,必須要懂得「克制」。因為只有這樣,你的愛才不是「廉價」的,男人才會把你當回事。別不相信,還挺準的。最重要的是,這樣容易讓女性失去自我。失去自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意味著,你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你把對方當成人生的目標。卻忘記了,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是得不到他人的愛的。一段親密關係中,女人必須要精神獨立、經濟獨立,要「克制」對另一個人的依賴。
  • 異性之間,讓男人對你著迷,要懂這些心理學效應
    其實真正的魔力也都是人為而已,世間的很多事情,只要你足夠用心和認真,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包括愛與不愛在內。不要以為男女之間的感情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其實不然,當你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的時候,竟然發現一切都很簡單,一切都很通透,一切都很清晰。異性之間,讓男人對你著迷,要懂這些心理學效應,第一,吸引力法則。
  • 自我發展心理學的43個常見問題解答
    1 什麼是自我發展心理學?自我發展是一條不斷延伸的路,從如何改變行為,轉變思維,如何改善關係,走過轉折期,到如何完成人生各個階段,為了回答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發展?陳海賢老師提出了 自我發展心理學這個概念,他是浙江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博士,前浙大老師,10多年的專業心理諮詢師,接待了6000多位來訪者。
  • 《催眠者》:人生路上荊棘遍布,救贖和自我和解後我們勇往直前
    最知名的心理學小說莫過於《當尼採哭泣》《活著就很偉大》《沉默的羔羊》等,而沙丁的《催眠者》又給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一、心理學小說小說雖然可以對生活的客觀環境進行深入的摹寫,但卻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學,也正是人對感情的宣洩、心理的展露才成為了小說體內的胚胎。
  • 《海洋之歌》|線性動畫的視覺美背後,是一場「自我救贖」之旅
    03、唯有真正的放下,才能獲得「自我救贖」,通往下一站幸福任何一部電影都不是單一的,就像這部《海洋之歌》雖然適合兒童觀看,但我覺得也適合成人看,在糖果般的色彩浪漫下,給人留下太多空白,好像可以瞬間打通你的任督二脈,放下一些執念,舒緩的應對這個世界。
  • 尼採、弗洛伊德和榮格關於自我探索與藝術救贖
    而且,尼採他強調,風格並不是隨性的塑造,而是需要人們順著自己的本質去發展,要覺察,覺察「你的良知在對你說什麼?你要成為你自己。」尼採的藝術救贖觀念,直接而強而有力地影響過弗洛伊德和榮格這兩位現代心理學界的泰鬥,他們各成一家的心理學成果,正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裡面,蓬勃地引導人們自我探索和自我藝術救贖。弗洛伊德基本上,最早對藝術語言與療愈力進行探索的,就是弗洛伊德。
  • 《一個人的朝聖》,一個人的自我救贖
    這兩本書,本質意義上都是在寫中年人、老年人的生活,可是我卻不自覺地竟然代入了自己的生活。無論是斯通納還是哈羅德,兩個人所面臨的人生困境、婚姻難題,似乎都真切地發生在你我周遭身上。《一個人的朝聖》,總是讓我想起《一個叫歐維的男人去死》這本書和電影,都是兩個老年人在暮年對生活的一種感觸,甚至是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