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出去了!SpaceX的首個載人繞月飛行機票被神秘巨富預定

2020-12-25 小雲給您說

就在今天馬斯克發布推特稱:SpaceX已經籤約了世界上第一位乘坐我們的BFR運載火箭繞月飛行的私人乘客,這是實現夢想進入太空的日常人進入太空的重要一步。

WHAT!WHAT!WHAT!WHAT!飛船還沒有建好就已經預定出去了?!

SpaceX的BFR是SpaceX開發出的能夠實現環球旅行、月球旅行以及最終火星旅行的火箭—實際上已經起飛了,雖然目前還沒有BFR的詳細信息,但是公司說它已經預訂了一個私人乘客用來進行繞月旅行。

自從70年代阿波羅任務結束以來,還沒有人去過月球,我國也只派出了一個探月飛船而已。但是現在,馬斯克告訴我們它已經被預定出去了。在9月17日星期一晚上9點的活動中,將會透露更多相關細節。

不得不說SpaceX作為著名的民營航天企業確實是在這幾年展現出了相當強大的實力,打破了載人航天技術全部都由各個國家層面壟斷的牆壁,使得私人商業化的航天行為變得更加普及。

相關焦點

  • SpaceX首次宣布載人繞月飛行:創人類歷史
    今早,SpaceX官方宣布,將於2018年晚些時候使用重型獵鷹火箭和載人版龍飛船乘載兩名乘客進行繞月飛行。這將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由民營航天公司負責的載人太空旅遊,也是阿波羅計劃之後,45年來人類首次重返月球軌道。
  • 加拿大航天員2023年將參與NASA載人繞月飛行任務
    加拿大政府12月16日宣布,根據加美之間最新籤署的航天協議,一名加拿大航天員將參與到計劃於2023年發射的載人繞月飛行任務中。加拿大航天局已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籤署《「門戶」條約》,確認加方將參與到打造月球「門戶」空間站的國際合作中。
  • 我國首個臨近空間載人飛行器驗證飛行
    我國首個臨近空間載人飛行器驗證飛行 原標題: 不久的將來,人類去近太空旅行的夢想就會成真。我國首個臨近空間載人飛行器——「旅行者」2號驗證版9日晚間10點45分在新疆庫爾勒進行了第一次試驗放飛。  「旅行者」2號是一個巨型氦氣氣球,攜帶一個直徑2.5米、高3.5米、重量超過1噸的艙體。據介紹,主艙搭載了經過特殊設計的動力系統,主艙內外設置了多路光學系統,可以實現對地、對空及對重要區域的在軌實時視頻監控和高清拍照。
  • 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這是「龍」飛船的第二次載人發射,也是該型號飛船得到美國宇航局(NASA)認證後,執行的首個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意味著美國太空人的「太空班車」有望走上正軌。美國的商業太空時代,即將開啟。【啟航:太空漫遊分幾步?】
  • NASA公布SpaceX飛船最終載人測試飛行時間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報導,NASA近日宣布了SpaceX的Demo-2飛行測試日期以及自2011年7月8日完成最後一次太空梭任務以來的首次飛行細節。這將是載人航天發射能力全面回歸美國的體現,這也是自2011年NASA最後一次執行太空梭任務以來美國太空人首次登上美國火箭和宇宙飛船。 這次盛大的發射將會在5月中下旬進行。最為重要的是,在進行這種規模的太空發射,所有條件都必須是最佳的,ESA和俄羅斯航天局將其外火星任務推遲到2022年就很好地體現了這點。
  • spacex星艦項目計劃及最新進展:2020年入軌、2024載人到火星
    就在今年的3月上旬,經歷數次失敗後,報廢幾個「水罐」後,SpaceX公司終於成功完成了星艦原型機SN2馬斯克回答是:SN3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和短途飛行,SN4進行更長距離的飛行,但實際上加速建立完善飛船/猛禽的生產線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馬斯克最關心的還是星艦的進度,畢竟能看到人類移民火星是他畢生的夢想,前不久他還因為星艦進度達不到要求而發出他可能在人類登陸火星前已經死掉的悲嘆。
  • SpaceX龍飛船攜Covid-19實驗藥物飛向空間站
    續載人航天后,昨日SpaceX Dragon 2二次發射載貨至國際空間站。此次Dragon 2發射是續首次載人航空成功回收發射器後的第二次發射。目前火箭仍在飛行中,預計美東時間明13時(北京時間凌晨2時)與空間站對接。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一文了解人類載人航天新時代傳奇
    本文,小火箭將會從意義、系統架構、技術特徵和未來計劃這4個方面,講述此次載人發射。同時,給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發射場、太空衣等各個分系統的設計亮點。另外,闡述人類載人航天發展史的幾個小故事,串起近十年來的這段傳奇。
  • 「鋼鐵俠」再次創造人類歷史:SpaceX首次載人飛行發射成功!下一步...
    迄今為止,只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三個國家實現了這一壯舉。而馬斯克這個天才,也做到了!這是馬斯克邁向火星的又一步,但從更廣義的角度看,這表明太空飛行不一定是最強大國家的專屬。今天只是Space X與NASA一系列合作的第一步,之後Space X將會承接更多次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任務。
  • SpaceX實現載人首飛!馬斯克「瘋狂」太空夢又近一步
    他們是兩位經驗豐富的太空人,2008年3月以及2010年2月,本肯曾完成過兩次太空飛行,並進行了六次太空行走,其在太空中度過的時間超過708小時;而赫爾利也曾於2009年7月和2011年7月完成過兩次太空飛行。
  • NASA宣布SpaceX將於5月27日執行其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極果播報#上周四和周五,NASA、SpaceX以及航天局國際合作夥伴的高級管理人員舉行了一個長時間的會議,對即將飛行的獵鷹載有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貝肯(Bob Behnken)兩名太空人的Crew Dragon太空飛行器已定於5月27日周三,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33(世界標準時間20:33)發射。這將是自2011年7月太空梭進行最後一次飛行以來,美國首次進行載人軌道發射。
  • 九元航空機票凌晨開售 首張票通過去哪兒網賣出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1月10日凌晨,九元航空首張機票通過在線旅遊平臺去哪兒網賣出,標誌著宣告開航的九元航空正式開始售票了。據了解,1月10日凌晨,九元航空宣布正式啟動售票,開賣1月15日執飛的廣州-溫州-哈爾濱往返航班。與此同時,九元航空機票在去哪兒網的pc端與無線端同步上線開售。
  • NASA和SpaceX宣布:載人發射已通過最後飛行準備狀態審查
    自2010年美國宇航局商業載人飛行項目開始以來,人們都在期待波音和SpaceX兩家民營太空公司把太空人送到太空中。如今,這一刻正在臨近。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和「龍二飛船」將與美國航天局的太空人道格·赫爾利和鮑勃·貝肯一起飛往國際空間站。
  • SpaceX首艘載人飛船運回母港 翻修後明年執行新任務
    SpaceX的首艘載人龍飛船被送回到卡納維拉爾港,進行長達4個月的檢查、翻新和升級,然後準備明年春天搭載四名太空人再次飛往空間站。 8月2日,這艘載人龍飛船濺落在大西洋中。8月7日,飛船從墨西哥灣出發,搭乘SpaceX的Go Navigator號回收船抵達卡納維拉爾港。這次濺落標誌著一次成功的國際空間站演示飛行。這次名為Demo-2的試飛是載人龍飛船執行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深圳首個航空飛行基地落戶大鵬金沙灣 飛行門檻比想像中低
    原標題:節日去大鵬一飛沖天深圳首個航空飛行基地落戶大鵬金沙灣深圳商報2019年02月02日訊 到土耳其卡帕多西亞乘坐熱氣球被稱為「一生必須有一次」的經典旅遊項目。在豬年新春即將來臨之際,深圳人不出家門就能完成乘坐熱氣球漫步雲間的夢想。
  • 波音太空艙首次試飛返回,載人計劃或推遲
    (觀察者網訊)因與火箭分離後沒有進入預定軌道,美國波音公司「星際客機(Starliner)」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失敗。不過,這艘太空艙在首次試飛後,已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上午成功著陸。據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SA)官網22日報導,「星際客機」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白沙的預定沙漠著陸點,是首個在美國陸地而非海洋上著陸的美國軌道太空艙。NASA官網截圖NASA介紹,儘管「星際客機」沒有載人,但其卻載有「乘客」。
  • SpaceX載人飛船降落傘測試鬧事故 「假飛船」墜毀
    眾所周知的是,美國宇航局和SpaceX準備在五月份進行第一次載人飛行,目前正在進行太空人培訓工作。不過SpaceX載人飛船日前傳出一個意外事故的消息。據外媒最新消息,SpaceX公司3月24日表示,載人飛船的一次降落傘測試出現了事故,該公司將其歸咎於測試飛船(假飛船),而不是降落傘本身的缺陷。
  • 馬斯克公布SpaceX首位繞月旅行乘客:藝術家的太空漫遊
    來自日本的億萬富豪兼藝術家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成為被埃隆·馬斯克創辦的SpaceX送上太空旅行的第一人,他將在2023年搭乘BFR(Big Falcon Rocket)火箭展開繞月旅行。42歲的前澤友作將成為阿波羅時代的46年以來第一個到月球旅行的地球人。
  • 航天員自主出艙 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與普通火箭相比,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增加了故障檢測處理和逃逸系統,在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全部達到載人運載火箭的要求。    到目前為止,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已經成功地將7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達到100%,其可靠穩定的飛行性能得到了檢驗。
  • 神十入湘丨回顧: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天上15天」
    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徵太空,並在軌飛行15天,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進行應用性飛行。15天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國載人航天紀錄: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宮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