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變金山:江淮果嶺處處茶果飄香

2020-12-17 人民網安徽頻道

「昔日荒山野嶺,今日紅桃滿園。」這是六安市裕安區的一名老師,對著獅子崗鄉獅子崗村漫山遍野的桃樹寫下的詩句。

獅子崗鄉的荒山如今紅桃滿園

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新華村村民丁美元今年67歲,在他的印象裡,曾經這裡荊棘叢生:「沒有路,上山荊棘得都是傷,也沒什麼人願意上山。」

2012年,六安下崗工人王康雲看中了這片荒山。「當時就覺得山裡空氣好,想留下來做點啥,最後決定種桃子。」十年時間過去,曾經荊棘遍地的荒山如今大不一樣。6月10日下午,記者在這裡看到漫山遍野的桃樹鬱鬱蔥蔥,紅桃掛滿枝頭,空氣中滿是成熟的桃子香甜的氣息。

「我的桃園現在有400多畝,種了紅桃、油桃、蟠桃等等二十多個品種的桃子,去年產值一兩百萬。」王康雲告訴記者:「今年天氣乾燥,桃子減產,但是糖分足,口感很好。所以今年桃子的價格還不錯,東北、新疆、大連等地的客戶,都趕到我們這兒收桃子,估計今年的收入更好!」

桃子種到哪兒,路就修到哪兒,周邊的農民也都跟著受益,荒山閒置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丁美元曾經是一名貧困戶,荒山改造後,他將家裡的十幾畝土地流轉,都種上了桃子,每畝地有三四百塊的流轉費用。他自己則到王康雲的桃園打工,每年能掙一萬多塊錢。

「荒山改造後,我們村裡修起了水泥路、柏油路,家家戶戶的日子都好過了。」丁美元說:「以前我家窮,房子沒錢裝修,屋子裡面露著紅磚,現在裝修好了,有了空調、洗衣機、冰箱。門前環境也變好了,到處乾淨整齊。」2016年,丁美元已經順利脫貧。今年,他有了買小轎車的打算。

離獅子崗大概20公裡,獨山鎮將萬畝荒山變成了萬畝油茶基地。這裡的江淮果嶺大觀園項目有27600畝油茶基地,負責人李必瓊告訴記者,2010年她第一次來到這裡時,荒山上全是雜亂林地,人跡罕至。10年過去,這裡的萬畝油茶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獨山鎮的昔日荒山變身萬畝油茶林

「油茶是生產比較慢的植物,但是生命周期很長,掛果期長達百年,其中豐產期有七十多年。」李必瓊說:「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們在油茶林下套種了中藥材,如牡丹、芍藥、丹參等等,多達十幾種。2018年,我們總收益達到了700萬。隨著油茶的生長,未來收益會越來越高。」

逐漸發展起來的油茶產業為周邊貧困戶開闢了脫貧新道路。江淮果嶺大觀園橫跨獨山9個行政村,涉及700多農戶,整村推進貧困村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342戶,有1389名農民工在公司和合作社就業。「我們每年吸納周邊群眾就近就業1400餘人次,每年用工高峰期達200餘人。貧困戶通過在基地從事鋤草、施肥、清溝、打藥、採摘等工作,平均每天收入50元-100元,實現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李必瓊說。

為了讓貧困戶有長久穩定的產業,脫貧不返貧,李必瓊與農戶籤訂土地流轉協議, 30年後將豐產期油茶園無償歸還當地農戶,合作社實行訂單種植,以高於市場價收購的方式保證農戶收益,實現油茶、油牡丹種植的規模化效益。

目前,江淮果嶺大觀園還成功註冊了「江淮果嶺」、「瓊婆婆」等系列商標,進行油茶產品的深加工,目前推出的江淮果嶺牌茶籽油、茶油手工家事皂、潤唇膏、口紅、茶枝工藝燈等廣受歡迎。

「下一步我們將依託江淮果嶺大觀園產業扶貧園,建立體驗式油茶加工廠,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結合生態休閒農業,打好茶旅結合牌,以基地為核心,著力建成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為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生態宜居添磚加瓦。」李必瓊說。(記者 楊琦)

(責編:郭宇、關飛)

相關焦點

  • 福建壽寧:軍民連心路 讓千畝荒山茶果飄香
    而近一年前,這裡還是長滿蘆葦的荒山,群山間的通行道路是一條長滿雜草的羊腸小道,挑著物資的村民,穿行其間都需小心翼翼,每次上山或下山都需步行一兩個小時。軍民連心路承天村有205戶803人,村民除種植水稻、甘薯等糧食作物外,以茶葉生產為主。
  • 福建壽寧:軍民連心路 讓千畝荒山茶果飄香
    而近一年前,這裡還是長滿蘆葦的荒山,群山間的通行道路是一條長滿雜草的羊腸小道,挑著物資的村民,穿行其間都需小心翼翼,每次上山或下山都需步行一兩個小時。軍民連心路承天村有205戶803人,村民除種植水稻、甘薯等糧食作物外,以茶葉生產為主。
  • 巾幗風採 | 11年艱辛,安錫分帶動村民實現了「荒山變金山銀山」的諾言
    (安錫分)從荒山到青山2009年,在南京闖蕩了10年的安錫分,毅然選擇關掉了收益不錯的服裝廠,回到了家鄉貴州。我賺了錢一定要回來,把這個荒山變成金山銀山。」後經平塘縣政府招商引資,安錫分來到平塘縣平舟鎮龍興村,在當地一片叫做「老豹山」的荒山上紮下了根,開始種油茶。水電路不通,就自己搭著棚、點著蠟燭住在山上,一抔土、一個坑、一挑水……親手種下一棵棵茶樹。然後,成天成天地守在茶樹下,看它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什麼時候收成。
  • 大足:「荒山」變「金山」
    更讓市級脫貧村——柏楊村群眾高興的是,這一顆顆果實把曾經的「荒山」變成了「金山」,大家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脫貧攻堅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充足起來。位於妙高山腳下的柏楊村千餘戶村民中,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5戶497人,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前些年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閒置的土地較多,妙高山曾經還是成片的荒坡。」
  • 昔日荒山荒坡 今日瓜果飄香
    原標題:昔日荒山荒坡 今日瓜果飄香圖為遊客在園區進行採摘。在數年前,雞冠山還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山,難種莊稼,根本無法與如今的水清草綠、瓜果飄香聯繫在一起。當地的企業家武鐵友懷著「把家鄉的荒山變成綠水青山,再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心願,與父老鄉親共同致富。自建園之初,該園區就與中國農大、林科院、河北農大、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等院校聯合對接,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
  • 合川曬脫貧致富經:農業合作社讓荒山變金山
    荒山變青山,青山變金山1月25日上午,合川區太和鎮曬經村舉行「曬經幸福農業股份合作社揭牌暨迎春團拜會」,精彩的文藝匯演,讓村民開心不已。在團拜會上,該村1200戶村民,都領到了「新春大禮包」。1月24日,曬經村還舉行了分年豬活動,所有在家的村民每戶都領到了一份年豬肉。
  • 【東北網】視頻:牡丹江林口:沙棘果滿枝 荒山變「金山」
    【東北網】視頻:牡丹江林口:沙棘果滿枝 荒山變「金山」 2020-09-19 20: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市「借嶺生金」推動江淮果嶺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江淮果嶺帶動的鄉村旅遊高達335萬人次,綜合效益達13.4億元。項目強嶺。實施江淮果嶺高效節水灌溉及水肥一體化等項目;創新實施400畝高標準化桃示範園;打造「十裡果香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科技優嶺。
  • 荒地種芒果 荒山變「金山」
    除了這裡的160畝以外,你們看對面山上還有400多畝土地也是我們合作社的,荒山種水果不僅增收還環保!」村民田開富指著金沙江斜對岸的一大片山地說。開發荒山發展生態農業4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家住湯郎鄉普模村大坪山村小組的田開富看著如此多的荒地沒有利用起來,覺得很可惜。
  • 嶽西:退耕還林工程讓荒田荒地茶果飄香
    嶽西網訊(特約記者 餘方北)嶽西縣在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建設中,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使4614畝荒田荒地變成了茶果飄香的茶園和桃園,帶動1368戶、4054人增收。姚河鄉龍王茶葉專業合作社2017年與本村15戶村民籤約流轉荒田荒地180畝,其中通過退耕還林項目新建茶園60畝,今年茶園開始採摘,收入3000多元。
  • 小瓏小川話好人丨龍川這位80後女青年讓家鄉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
    小瓏小川話好人丨龍川這位80後女青年讓家鄉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 2020-08-19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美 產業興 百姓富,安吉白茶讓荒山變金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保護好青山綠水換來了安吉白茶的長足發展。前不久,「2020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結果公布,安吉白茶品牌價值為41.64億元,成為連續11年躋身品牌價值十強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 昔日荒山變青山變金山——我縣打造鄉村旅遊網紅景點
    誰也想不到,六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如今,荒山變青山變金山,成為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 洣江生態園位於高湖鎮,毗鄰泉南高速,交通十分便利。 六年前,園區負責人單欽敏滿懷建設家鄉的豪情回到了高湖,開始了打造洣江生態園漫長而艱辛的路程。
  • 常寧:種下「黃金茶」 荒山變金山
    紅網時刻通訊員 吳薇 劉楊 尹維龍 記者 蔣楠 衡陽報導 漫山放綠,春茶飄香。近日,記者走進常寧市天堂山辦事處黃洞村,看到一行行整齊的茶樹像一條條綠絲帶纏繞山間,一座座茶山宛如大地母親的指紋,阡陌縱橫。半山坡上,勤勞的當地村民背著竹簍,挎著竹籃,穿梭在茶樹間,忙著採摘春茶,猶如在畫中遊動。
  • 「荒山」變「金山」
    「荒山」變「金山」【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這幾天,彌勒市江邊鄉3.8萬畝中已掛果的4000畝芒果即將成熟,農戶喜迎豐收。江邊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依託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致富。目前,全鄉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07戶4667人,已脫貧1084戶4615人。
  • 科技追夢人——鄭國良:讓荒山變青山 讓青山變金山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習總書記的「兩山理論」深入人心。但在過去,很多林農並沒有這個意識。青山如何變金山,成為很多林農心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我市現有竹林面積 71 萬畝,但以往竹林每畝收益僅三五百元,而低收益與當地林農固守傳統的經營方式有關。
  • 遵義播州區尚嵇鎮:荒山變青山 青山變「金山」
    尚嵇鎮利用閒置土地、荒山等發展桃子、柑橘、花椒等產業2000餘畝,並在保星、茶山、清水等村發展了單批產量1萬羽的林下養雞產業,讓之前的一些荒山變成了青山,青山變成了「金山」。併合理利益連結、優先解決當地群眾就近務工,帶動9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 昔日「荒山」變「金山」,寧海全產業鏈幫扶晴隆茶產業
    昔日「荒山」變「金山」,寧海全產業鏈幫扶晴隆茶產業 2020-06-20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拄拐種樹多磨難 敢教荒山變金山
    今日推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專欄,刊發《拄拐種樹多磨難 敢教荒山變金山》《子承父業40年堅守 誓把「黃龍」變綠洲》《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鐵骨錚錚軍營漢 紮根邊疆衛家園》等12個先進典型的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和引導林區幹部職工積極投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
  • 【隴原人物】劉成:養「跑山雞」讓荒山變「金山」
    原標題:劉成:養「跑山雞」讓荒山變「金山」  通訊員 石顥  近日,筆者走進寧縣翰文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生態養殖基地,只見一群一群的土雞正在林下草地裡信步覓食。  林地裡哪來這麼多土雞?這得從西劉村村民劉成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