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紹了國內的十大港口,今天木木老師JY就來給大家介紹香港的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位於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是香港的主要港區。

維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另兩個是美國的舊金山灣和巴西的裡約熱內盧港),它也是香港的「命脈」,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之一。
2019年,香港的貨櫃吞吐量約為20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貨櫃港第八位(前七位依次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釜山港、青島港)。
01自然條件
一、位置

(1)位於珠江口東側,背靠大陸,面向東南亞。
(2)按直線距離計算,離深圳市中心約50千米,離廣州市中心約130千米,離澳門約66千米。
二、水域

(1)港寬:維港南北兩岸之間的寬度在400米~4000米之間。
(2)水深:平均水深12.2米。
港闊水深,這是維港成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重要原因。
三、陸域

(1)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和低山,維港南北兩側的丘陵和低山有很好的擋風作用,使得維港的風浪較小,有利於船隻停靠。
(2)維港地形:海底多基巖、少泥沙,航道不淤積;維港南北兩岸有狹窄的平原,並在原狹窄平原外進行填海造陸,這使得維港陸域比較寬廣,有利於碼頭、堆場、倉庫等港口設施的修建。
良好的地形條件也是維港能夠成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四、氣候

香港的緯度是22°15'N,屬於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3℃;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熱,有利於港口全年運行。
02社會經濟條件
一、歷史基礎

(1)第一次轉型:1950年以前香港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工業出口佔總出口的81%,香港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產品出口港。
(2)第二次轉型: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形成「前店後廠」的發展模式,香港又轉變為轉口港。
2.經濟狀況

(1)經濟總量:香港是世界第七大貿易經濟體。
(2)出口商品:成衣、鐘錶、珠寶、玩具、遊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
(3)貨運需求:香港每周貨櫃船的需求量約為340班次,目的地在全球約有470個。
3.國家政策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明確指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
4.人口狀況

截至2019年末,香港常住人口約750萬人。從籍貫來看,佔人數最多的是廣府人;其次是潮汕人。
03維港景觀








註:維港景觀照片為作者拍攝,其餘圖片來自百度截圖或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