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39周年成就剪影,見證發展速度

2021-01-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39年前的今天,深圳正式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從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深圳的發展舉世矚目。8月18日,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速度就是中國速度的縮影!

從空中俯瞰深圳灣,高樓鱗次櫛比,城市功能日趨完善。這是2018年8月13日無人機航拍的深圳地區。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這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100%實現城市化,是中國第一個「國際花園城市」。

美好環境得益於產業創新、制度創新。高標準的綠色經濟體系、閉環推進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使深圳「生態紅利」釋放,生態文明之花綻放。這是2018年1月25日拍攝的地處城市腹地的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風貌。新華社記者 王曉丹 攝

2019年5月20日,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據統計,本屆文博會展出10餘萬件海內外文化產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5月17日拍攝的文博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2019年4月26日,深圳機場碼頭往返珠海九洲港的「水上巴士」正式開通。該航線的開通有助於深圳機場打造「空地、空海、空鐵」聯程聯運的立體交通網絡。隨著新航線的開通,深圳機場碼頭水上航線可通達香港、澳門、中山、珠海等四座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圖為深圳機場碼頭至珠海九洲港的「水上巴士」駛離深圳機場碼頭。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作為深圳的一塊「飛地」,深汕特別合作區正藉助深圳的資源優勢融入國家戰略,聚力項目建設加速動能轉換,努力將曾經的粵東「經濟窪地」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區。2018年12月16日無人機拍攝的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賞花觀燈遊廟會,登山看海品美食。今年春節期間,深圳天氣晴好,不少景區遊客接待量再創新高。文明旅遊漸入人心,遊客們自覺排隊、 愛護環境設施、「人走垃圾不留」,讓藍天碧海、綠樹紅花的深圳更具「高顏值」。圖為2月7日,遊客在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遊覽。新華社供圖

這是一座充滿動力的城市,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

1979年仲夏,伴隨一陣開山炮響,中國第一個外向型工業園區——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從灘涂中奠基起步。20世紀80年代的深圳蛇口工業區(資料照片)。新華社供圖

這是2018年5月15日拍攝的廣東自貿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新華社記者 丘根茂 攝

羅湖口岸作為聯結香港和內地的「第一口岸」,不僅見證了深圳從邊陲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奇蹟,更見證了中國內地從打破封鎖開始,一步步邁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未來。6月13日拍攝的清晨第一批從深圳去往香港的旅客通過羅湖口岸邊檢。新華社記者 周自揚 攝

在深圳與香港相連的陸路邊境,一條經歷過喧囂繁華又陷入沉寂的老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熱潮中再度起航,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中英街,這個曾經的「勘界線」、曾經的「購物天堂」,在時代的大潮中幾度興衰起伏,見證著民族百年命運,見證著波瀾壯闊對外開放歷程。這是中英街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學思 攝

5月18日無人機拍攝的中英街及周邊城市景觀。新華社記者 孟晨光 攝

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孕育出華為、大疆、騰訊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5月2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社記者 白瑜 攝

文化產業已成為廣東深圳市繼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物流業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產業。2002年深圳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規模約55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僅為2.5。到2009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531.3億元,佔全市GDP的6.5。2016年上半年,深圳市文化產業已實現增加值280億元,「支柱產業」作用凸顯。圖為騰訊公司的一名員工在工作,新華社資料圖。

這是一座充滿創新力的城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中國的一面旗幟。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下稱「前海夢工場」)是一個幫助廣大青年實現創業夢想的國際化服務平臺。在這裡,除了深港的有志青年,還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新創業團隊。這是2018年10月25日拍攝的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南嶺村靠投資高科技公司,「種」高科技項目,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如今的「改革村」,已擁有兩個專業投資機構、一個生物醫藥加速器、數個科創產業園區,投資孵化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水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物聯網等近10家初創企業。圖為居民在深圳南嶺村社區文體中心籃球場上運動。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憑藉在新能源領域的創新,比亞迪2018年營收同比增長22.79%;2018年11月30日無人機拍攝的深圳比亞迪總部「雲軌」列車在運行調試中。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39年來,深圳不斷創造新奇蹟,實現新跨越。深圳特區39歲生日快樂!

相關焦點

  • 見證深圳特區40周年
    那幾年,漂泊在外,謀生存、求發展,是主旋律,形單隻影是伴奏,缺一不可。後來,我想通了,在不到的一年裡,我來到了鄧公小平劃的那個圈,這一呆又好幾年了!艱難的起步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個地方很發達,到處充斥著各種機會和誘惑,特別後悔沒什麼當初沒有來這裡,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
  • 【特區40年 央企共奮進⑫】中國海油:40年情緣見證「深圳速度」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40年來,廣大中央企業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緊抓發展機遇,以紮實舉措全面助力特區高質量發展,與特區共成長、共奮進。為全景展現中央企業助力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40年來砥礪奮進、跨越式發展的壯麗篇章,8月26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特區40年 央企共奮進」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祝福深圳特區四十周年生日快樂!
    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就像是一聲集結的號角,我希望更多有志之士能夠聽到時代的聲音,投身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中來,成為見證歷史、參與歷史、創造歷史的領軍者與弄潮兒。」為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徐揚生教授特地送上一幅對聯以表祝福:「四十年崢嶸歲月滄海換桑田,九萬裡改革春風深圳再出發」。
  • 歡慶特區建立40周年 禮讚中國改革開放成就
    原標題:歡慶特區建立40周年 禮讚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市政協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暨市政協成立30周年書畫展開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市人民政協成立30周年
  • 深圳生日快樂!深圳特區40周年
    今天是8月2日,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祝深圳生日快樂!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深圳的美麗!感嘆一下:原來深圳這麼美啊!,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矽谷」 。
  • 嶺南控股廣之旅總裁朱少東: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 用旅遊發展步伐...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從南海邊陲的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國際大都市,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翻天覆地的巨變歷程,同時也伴隨著本土旅遊起步——起飛——騰飛的時代發展進程。」 回顧特區建立40年來深圳旅遊發展歷程,嶺南控股廣之旅總裁朱少東表示,從80年代初的特區遊、到深圳市內一地深度遊、再到深圳一區全域旅遊,改革開放與城市發正帶來深圳旅遊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旅遊產業也正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一個小漁村見證的深圳發展速度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喬全興):中國南方的深圳,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發展到一座擁有2000萬人口、充滿動力和活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記者走進深圳,探尋最早成為經濟特區的深圳這些年快速發展的啟示。漁民村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緊鄰香港。
  • 深圳工業展覽館擬8月開館 獻禮深圳特區30周年
    人民網深圳7月20日電 (胡謀 尹春芳)記者獲悉,為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深圳市工業展覽館新館即將於8月下旬開館。  新館將以深圳的改革開放和特區產業經濟的發展為背景,以展示「深圳產業經濟成果及投資環境」為核心業務,重點推介深圳產業經濟的發展與成就、投資環境和發展前景。  據悉,展覽業務是新展覽館的基本業務,也是其主幹業務。根據新展館的功能定位,新展館的展覽業務包含固定展覽部分和專題會展部分。
  • 逐夢深圳:墨西哥餐廳老闆見證特區發展
    廣東深圳,塔克墨西哥餐廳外景。新華社記者洪澤華攝新華社廣州9月2日電(記者孟宜霏、周強、洪澤華)埃塞基耶爾·聖克魯斯·克萊門特從事烹飪20年,其中10年是在深圳特區度過的。如今,他的餐廳已開到福建和上海。「深圳是我生意的起點,也打開了我了解中國的窗口。」
  • 凝聚平安科技精神 平安金融中心成就深圳特區智慧建築典範
    原標題:凝聚平安科技精神 平安金融中心成就深圳特區智慧建築典範   中國的南方,曾經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漁村,千百年來,這裡始終處於繁華的邊緣
  • 空姐打卡深圳地標 深航「我與特區同框」走紅深晚封底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快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來,地王大廈、國貿大廈、深南大道、深圳機場等一個個地標拔地而起,見證深圳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 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櫛風沐雨四十載相與笑春風
    今年,我們迎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這座「青春之城」「夢想之地」「創新之都」,在改革開放這一偉大覺醒的生動演繹和這場偉大革命的淬鍊磨礪中見證著自己的「蝶變」。深圳的發展繁榮,拓展了復興的大道蒼穹,見證著中國的成功,引領「強起來」的徵途。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最靚麗的名片,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橋頭堡」。
  • 「深圳速度」不誤「繡花功夫」:華僑城蹚出特區文化和旅遊產業...
    作為國際灣區之心、濱海生活創想地,歡樂港灣開啟了深圳濱海生活3.0時代,將成為深圳西部海岸線上都市旅遊新名片和國際化濱海城市新地標,這是華僑城集團(以下簡稱「華僑城」)對深圳特區40周年最切實的禮讚。40年前,深圳從一個邊陲漁村起步,數十年間蛻變為國際化大都市,中國的金融、科技、經貿等產業脈搏在此匯聚跳動。
  •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經濟學家樊綱:特區還特不特 怎麼特?
    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 經濟學家樊綱:特區還特不特,怎麼特?   樊綱稱,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大成就、一大亮點,或者說是一大經驗。深圳特區40周年,「特區還特不特」這個問題最近被問的特別多。
  • ...查餐廳」特區40周年特別行動突查深圳羅湖「老字號」國貿旋轉餐廳
    2020年8月26日星期三,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羅湖局2020年第三階段「星期三查餐廳」執法行動走進代表著「深圳速度」的國貿大廈,突擊檢查具有歷史意義的羅湖「老字號」餐廳——國貿旋轉餐廳。本期行動由市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帶隊,食品經營處、羅湖局相關科所以及政協、人大共同參與。深圳新聞網全程跟蹤報導,並聯動開展「共慶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周年—我們都是奮鬥者」大型直播活動。
  • 華僑城集團:深圳特區40周年,與深圳「同框」的優質生活創想家
    華僑城集團:深圳特區40周年,與深圳「同框」的優質生活創想家文章來源: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26 1985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華僑城集團在深圳灣畔應運而生。2020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華僑城集團也將迎來35周歲生日。
  • 深圳有座歷史古城,見證「深圳速度」的發展變遷,一起去看看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以短短40餘載的「深圳速度」奔跑,從一個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現代國際化大都市,令世界矚目!就在深圳第一大道-「深南大道」邊上有一座歷經千年的古城,見證了它的歷史變遷和發展,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
  • 深圳歡樂谷七夕泡泡跑 400對情侶表白特區成立40周年
    央廣網深圳8月25日消息(記者李強)為慶祝特區建立40周年,8月25日(農曆七夕節),深圳歡樂谷以「深愛四十年 攜手向前跑」為主題,面向全深圳,招募了400對熱愛深圳、建設深圳的情侶參與情侶泡泡跑活動,用奔跑向深圳速度致敬,用奔跑訴說對深圳特區的愛。
  • 深圳城市旅遊新名片!「拓荒牛」乘坐直升機「見圳」特區 40 年大變化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黃磊 通訊員 陳其彬10月27日上午,在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頂樓直升機停機坪舉行了一場主題為「空中瞰深圳 『見圳』特區 40 年」慶祝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的飛行體驗活動,活動邀請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 深圳特區40周年:看那些洪流中成長的企業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見習記者 張慧敏 深圳報導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紀念日,深圳市政府發布了《特區40年|改革東風鼓千帆 初心不改譜新篇》,文章提到沿著深南大道一路向西,國貿大廈、地王大廈、平安大廈不斷向上的高度像極了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不斷躍升的發展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