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黃石城市後花園 綠色發展之章山路徑

2020-12-16 東楚網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記者 杜鵬 通訊員 楊威)  
  還有二十多天,這一年就要過去。8日上午的暖陽中,龍山村的種糧大戶劉松林正在盤算著兩湖專業種養合作社的新年大計。
  即將過去的2016年裡,劉松林可謂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承包的300畝水稻在7月裡的洪水一連泡了十幾天,產量幾乎減半,損失高達10多萬元;喜的是,洪水過後,當地幾個種植大戶在政府的組織下走到了一起,合夥辦起了「兩湖專業種養合作社」,共同抵禦經營風險,自己還被推選為合作社的主任。
  「5個人一起投資,註冊資金有500萬元,主產業是黃花粘水稻種植和太空湘蓮特色種植。」劉松林說,大家知根知底都願意合作,村裡和街辦也很支持,一起使勁比個人單幹更有保障。目前,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形成1600畝水田、300畝湘蓮基地的生產規模,後續還將加大投入,面向城區追加休閒農莊等項目。
  以兩湖專業種養合作社為試點,章山街辦正在整合轄區各村現有資源,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通過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的種養業,組建成立「章山街辦合作社聯合會」,進而解決農民進入市場難、分散經營效率低等問題,實現協同發展、富民強社。章山街辦黨工委副書記周細成介紹,結合實際,章山著力打造以水產養殖、太空蓮種植、黃花粘水稻種植、花卉苗圃四大特色農業合作基地,推進農業產業化,實現區域綠色的可持續性發展。
  比水稻、太空蓮的集約化種植起步更早,章山區域的花卉苗圃正逐步進入「豐收期」。以龍泉村為代表的,數千畝的苗圃布局於大冶湖畔,全村2000多名村民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從事著與花卉苗木有關的工作,村中無一家工業企業,卻創造出每年上千萬元的綠色GDP。
  「產業的崛起重在培育,壯大綠色產業所需的時間會更長。隨著月亮山隧道的開通,章山的區位優勢更加顯現,瞄準『黃石城市後花園』的發展定位,未來的路將會越走越寬,前景會越來越好。」周細成說。

相關焦點

  • 主官訪談|富民縣:做好綠色發展文章 打造昆明最美後花園
    全會報告立意高遠,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切實找準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突出強調提升昆明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嵌入度」,工作思路高屋建瓴,與當前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為高質量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指明了路徑和方向。三是充分彰顯了省會城市應有的擔當作為。
  • 佔地1700畝,未來城市中心!黃石打造「夢之城」
    在黃石有著一片承載著城市未來的神奇土地科技城項目不僅是加快建設我市「創新活力之城」的重要支撐和載體,同時也是我市推進產業技術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把黃石打造成長江中遊同類城市最具創新活力之城的生動實踐。項目進展情況如何呢?項目有什麼亮點?
  • 鐵漢出品|「老工業城市」黃石的生態新地標
    在長江經濟帶上,湖北黃石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冶煉史、100多年工業發展史的傳統老工業城市。然而,長期的開山取礦和工業冶煉,使黃石面臨著資源枯竭和城市轉型。站在新時代,黃石從「戀礦情結」「唯礦思維」中走出,確立「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的發展思路,打破「資源詛咒」,駛入綠色發展之道。
  • 《黃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黃石基本生態圈701...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 記者 丁歡)黃石作為一個工礦型城市,早期的發展對城市自身的生態根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為保護城市生態環境,響應黃石「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的號召,黃石市決定編制《黃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
  • 東湖片區全力打造唐山「城市後花園」
    東湖片區全力打造唐山「城市後花園」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劉琿 通訊員 宋小婕、何川)在全市「一港雙城」「五位一體」發展總體布局下,去年8月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東湖片區開發建設戰役正式打響,開平要徹底改變東湖幾十年來的舊面貌,脫胎換骨,縫合城市的這一
  • 黃石臨空經濟區:保護寶貴水資源 助推綠色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黃石臨空經濟區:保護寶貴水資源 助推綠色發展本網訊(記者 黃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 [聚焦黃石兩會]黃石將打造「百園之城」 到2020年城區公園將達100個
    4日上午,黃石「兩會」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黃石市建委主任餘常晏稱,到2020年黃石城區公園數量將達到100個,建成「百園之城」。從資源型城市向工業旅遊城市轉型,黃石在綠色發展、生態修復上做足文章。目前,黃石城區擁有53個公園。  「半城山色半城湖。」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南京市的300人旅遊大團隊;12月9日—14日,上海21家精品旅行社來到臨沂進行實地考察,並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向……2020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做出了「對標高品質旅遊需求,對接長三角客源市場,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當好長三角休閒旅遊後花園,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決策部署。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11月28日,臨沂市迎來了長三角中心城市——南京市的300人旅遊大團隊;12月9日—14日,上海21家精品旅行社來到臨沂進行實地考察,並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向……2020年,臨沂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做出了「對標高品質旅遊需求,對接長三角客源市場,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當好長三角休閒旅遊後花園,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潛山:打造長三角生態健康"後花園"
    近年來,潛山市依託獨有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以全域旅遊為抓手,以林長制、河長制為保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打造長三角生態健康"後花園",書寫一體化發展的綠色篇章。
  • 黃石團城山潛力無限!打造商業中心將助力城市發展
    20世紀90年代前,團城山還是人們印象中的偏遠之地。可是,短短幾年時間,這裡道路縱橫,高樓林立,政務中心、風景區、廣場一一呈現,已經成為黃石最具潛力區域。可是,停留在團城山居民心中的商業中心遲遲未來,看著黃石港的萬達,市區的摩爾城、中商、武商等一個個拔地而起。
  • 用好「兩山論」 武隆探索綠色發展實踐新路徑
    8月27日,在主題為「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新路徑」的2020中國 重慶(武隆)綠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上,眾多來自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高校的多位專家學者紛紛表示,近幾年,武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一步一步將「窮鄉僻壤」變成了「人間仙境」,走出了一條將「綠水青山
  • 四川綠色發展範例城市 請你推薦
    撥打 028- 96111 或登錄本報官方微博推薦今起多路記者出擊探訪候選城市候選城市遂寧  ●2007年,遂寧提出「綠色發展」理念,走出了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遂寧路徑,工業培育壯大成長型產業、新興產業發展,並不斷加大工業體系中的綠色佔比,實現從「高碳模式」向「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轉變。
  • 黃石各縣市區下一步如何發展?「一把手」們這樣說……
    大冶湖高新區是黃石創新驅動發展的示範區,臨空經濟區是黃石臨空經濟的核心區,大冶將全力推動高新區和臨空區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臨空創新發展帶的主引擎,輻射帶動整個發展帶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落實省、市委全會精神,大冶將著力打造「雙區引領、五園支撐、多點開花」全域發展格局。
  • 央廣網:華僑城落戶涿州 打造綠色樂活城市新生態
    此次落戶涿州,是華僑城跟隨京津冀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依託涿州的自然資源與城鎮化結合,旨在探索新型城鎮化創新發展路徑。水秀舞表演結束後,前央視主持人張宏民帶來《讀城記》朗誦,他以講述的形式將涿州和華僑城的歷史娓娓道來,用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涿州的「文化底蘊」與華僑城的「文旅開發」、「城市運營」的綜合優勢融合後的美麗畫卷,華僑城城市客廳意圖為大眾構建一個綠色、舒適的「理想之城」。
  • 深耕西安 首進無錫、黃石 當代置業綠色科技版圖進一步擴張
    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是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步提升,此次籤約,更是一次產品升級的聯合。當代置業與惠爾集團在房地產開發領域有著不謀而合的共同認知和執著追求,互利共贏、共生共榮,通過合作升級產品,提升客戶的幸福感!當代置業擁有地源熱泵、天棚輻射、全置換新風等十五大綠色科技系統,在西安打造的首個項目當代西安滿堂悅ΜΟΜΛ榮獲西安「首個中國人居環境綠色住區項目」。
  • 這裡是黃石的「未來之城」,樹化石林,粉黛花海,黃石越來越美了
    其實這裡是大冶湖湖堤加固工程項目,該項目融入綠色生態景觀、休閒健身的設計理念,湖堤總綠化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其中粉黛種植面積約10萬平方米,為湖北省最大種植面積。城市之南有溫暖巢床。不僅粉黛湖堤,每逢周末,黃石園博園、礦博園、規劃館內人氣爆棚,大冶湖北岸成為黃石網紅"景點。
  • 未來將有大發展!黃石這裡要大變樣
    加快黃石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項目正式建成後,可提供從家庭、社區到城市全場景一體化服務,為居民提供個性便捷生活體驗,讓市民智慧城市獲得感觸手可及。建材產業園項目該項目投資方為湖北天新綠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2億元,用地152畝,項目建成後,能滿足3-4個大型企業入駐。年產值約1.2億元,稅收約1500萬元。
  • 被授予「全球綠色城市」 這裡是旅友鏡頭中的「慢城花園」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頒獎盛典上,常山縣被授予「全球綠色城市」稱號。這個被譽為「城市綠色奧斯卡」的榮譽獎項,對參選城市的人居環境、基礎服務、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有著嚴苛要求。常山,一座有著1800年建縣史的千年古縣,地處浙閩贛皖四省九地市中心地帶,是中西部通往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交通快捷、四通八達,素有「錢江之源、四省之交」之稱。
  • 鎮江謀劃科學發展布局 定位「山水花園城市」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新世紀第三個5年綠色增長、低碳消費、民生富足、社會進步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更是為鎮江打造「山水花園城市」提供了「天時」。  鎮江「山水花園城市」的內涵  打造「山水花園城市」,鎮江不僅有「天時」,還有得天獨厚的「地利、人和」。  名山名水,山水形勝的自然資源。山,城市框架的根基;水,城市靈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