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7:1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通訊員 陶李
近日,常山油茶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成為當地繼胡柚、猴頭菇之後的第三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頒獎盛典上,常山縣被授予「全球綠色城市」稱號。這個被譽為「城市綠色奧斯卡」的榮譽獎項,對參選城市的人居環境、基礎服務、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有著嚴苛要求。
常山,一座有著1800年建縣史的千年古縣,地處浙閩贛皖四省九地市中心地帶,是中西部通往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交通快捷、四通八達,素有「錢江之源、四省之交」之稱。縣域生態環境優良,環常山縣城四面皆山,錢塘江如襟帶繞城而過。山水孕育下的常山,森林覆蓋率73.2%,常年空氣品質保持在二級以上,縣城負氧離子濃度最高達1萬個/立方釐米以上。多年來,常山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漸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將生態旅遊打造成為縣域文旅金名片。
第一變:「慢城常山」促品牌
如今的常山,可謂是休閒旅友鏡頭中的「慢城花園」。
在群峰環繞的山水間拍個照,到賢良宗祠裡看村民們寫書法……入冬,但東案鄉金源村內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以前跟團住酒店比較多,現在可以住民宿體驗鄉村樂趣,我和團友們都覺得很新奇。」杭州遊客齊彩英表示。
在金源村,由民房改建而成的20餘棟民宿連月來日日客滿。與普通民宿不同的是,這裡的民宿以接待旅行社團隊為主。民宿以編號命名,在金源18號院,年逾50歲的村民王佳英擔任民宿管家工作,負責房間保潔及住客接待。「現在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穩定收入,還能為家鄉旅遊發展出力,生活有滋有味。」
「我們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對村內閒置民房進行裝修改造升級,實行統一品牌、統一營銷、統一聯動、統一管理、統一培訓。」負責項目落地的衢州市騰雲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建明表示,公司是由衢州30家旅行社共同出資開辦的,民宿在客源方面並不愁。「『將酒店搬到農村去』的新模式,能夠大力發展當地鄉村旅遊,激發旅遊產業的扶貧造血功能。接下來我們還將擴大規模體量,專注於提升服務品質,努力將這裡建成高標準的、具有古典民居風格的民宿庭院。」他說。
引進和開發特色精品民宿,是常山近年來推進鄉村振興、打響文化旅遊品牌的一大重要推手。為擴大當地民宿品牌影響力,常山推出「漫居」民宿品牌。目前已建成「村上酒舍」「申山鄉宿」「彤弓山居」等一大批精品民宿。今年9月,《常山漫居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出爐,對當地民宿各方面作出規定,將進一步促進民宿特色化、差異化、品質化發展。
第二變:「致富果」裡講故事
在常山,肉質脆嫩、甜酸適中的胡柚是當地人的心頭好,也是在外常山人的一抹鄉愁。作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常山胡柚如今不僅僅是一種水果,還是當地農民手中的「致富果」,遊客眼中的會講故事的「金果」。
11月28日,前來參加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的與會嘉賓共同赴太公山胡柚基地考察,開展「柚遊體驗」,領略常山胡柚魅力。在胡柚基地,金燦燦的胡柚掛滿枝頭迎接四方來客。嘉賓們信步在胡柚林中,有的與胡柚合影,有的提著籃子盡情享受採摘樂趣。
「以講好『胡柚故事』為抓手,助推常山農文旅融合,讓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是常山旅遊的一個獨特發展路徑。」參與考察體驗的中國經濟信息社總裁助理吳學俊表示。
目前,常山正大力發展常山胡柚特色旅遊產業,從過去的單純「賣水果」轉變為「賣風景」。全長15.3公裡的胡柚景觀大道,沿線休閒觀光、民宿、漂流、採摘遊等特色業態一應俱全。除此之外,常山還將「胡柚文化」融入旅遊專線打造、休閒文化項目建設之中,實現品牌突圍。
「柚都石鎮,水韻青石」。除了胡柚外,常山的石頭也是「寶」。位於青石鎮的東方巨石陣景區自去年開業以來就成為市民遊客愛「打卡」的網紅地。「景區內詮釋易經八卦文化的奇珍異石深受中年遊客喜愛,而網紅鞦韆、天空之鏡、高空玻璃橋、高山漂流、彩虹滑道等新項目則被年輕人追捧。」景區負責人毛春財介紹。
新業態景區結合傳統景區三衢石林以及集購石、賞石於一體的中國觀賞石博物館等,常山「石」品牌已形成遊覽、研學、體驗等多功能、長鏈條的產業路徑,滿足不同遊客需求。
「在品牌功能日益凸顯的今天,我們始終在思考和謀劃,如何將『常山胡柚』『常山石』等本地附加值極高的品牌更好地作用於旅遊產業上,且以產業『反哺』品牌價值。」常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鄒偉良表示,接下來,常山將強力推進「文旅拓展行動」,找準融合發展路徑,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讓「常山特色」為文化加碼,為旅遊賦能。
第三變:產業融合處處香
同弓鄉,距離常山縣城10餘分鐘車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在這裡被融入綠水青山、融進群眾心田。
「明年在合適的時節過來,就可以欣賞到大片油菜花或者五彩稻田,體驗項目也很多,可以釣小龍蝦,開展動植物研學等等。」在金色同弓田園綜合體,同弓鄉黨委副書記周燚一面緊盯項目進度,一面暢想今後這裡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盛景。
周燚介紹,田園綜合體秉承「兩山」理念,以生態農業、康養旅居、鄉村文旅、三生研學為核心主題,實施農業復興、生態修復、教育培訓、鄉村旅居四大鄉村振興計劃,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統一和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運營成熟後,預計每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綜合年收入2億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300個以上。
生態育景,文化生魂。自古以來,常山鍾靈毓秀,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睞。特別是宋室南渡後,常山更成為車船輻輳、商賈雲集、文人薈萃的重要水陸樞紐,繁華一時。據不完全統計,如今收集到的常山宋詩已有千餘首,以「宋詩」為魂的「宋詩之河」文化品牌也在常山江畔落地生根。
為進一步促進文旅融合,常山全力開發「宋詩之河」旅遊產品,一方面把沿常山江的鄉鎮全部納入「宋詩之河」沿線景觀,統一建設;另一方面圍繞宋詩文化主題,開發「宋朝風情」陸上觀光線和「宋詩水韻」水上觀光線兩條旅遊專線,打響「給我一日,還你千年」「跟著宋詩地圖遊慢城」等口號。同時加強「招賢酒」「宋詩宴」等宋詩主題旅遊產品開發,推動宋詩文化產業發展。
「接下來,常山將突出全域布局,培育產業集聚區和增長極,著力打造5A級景區城,進一步提升常山國際慢城品牌,打造高品質『宋詩之河』文化休閒帶。常山力爭通過五年努力,成為全國知名的慢生活主題生態休閒城市、四省邊際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浙江省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和標杆。」鄒偉良表示。
1608542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