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丹晨 通訊員 劉科雅
10月16日晚上,在深圳舉行的2020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頒獎盛典上,常山被授予了「全球綠色城市」榮譽稱號,成為本屆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城市。
「全球綠色城市」由全球人居環境論壇(GFHS)於2005年設立,是綜合反映一座城市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總體成就的世界級最高榮譽,被譽為「城市綠色奧斯卡」。
今年的 「全球綠色城市」評選,也在往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設置了包括空間規劃與發展、基本服務、環境、經濟、社會、文化6個維度、18個類別、90項指標,並根據評審得分最終劃定獎項。
拿到「全球綠色城市」獎項並不容易。據2020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評審委員會透露,今年全球共有16個城市提交申報材料,在經歷初賽、複賽、專家小組實地考察、多輪評審之後,常山從眾多申報的城市中脫穎而出,以其優美的生態環境、舒適的人居環境、智慧的社會治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發展活力摘得了「全球綠色城市」桂冠,並受邀出席論壇年會接受表彰。
頒獎盛典現場,嘉賓雲集,氣氛熱烈,來自國際科學理事會代表、「城市健康與福祉」全球項目執行主任弗朗茲·家茲韋勒為常山授獎。
「全球人居環境論壇授予常山『全球綠色城市』榮譽,是對常山綠色發展的一次大檢閱、大促進。常山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再接再厲,深入貫徹『環境、空間規劃與開發、經濟、基礎服務、社會和文化』等六個維度的可持續城市發展理念,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讓常山未來更加綠色,更加美好。」常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少華代表常山縣現場領獎並作主旨演講。
常山首次亮相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便驚豔了全球。常山榮膺「全球綠色城市」國際大獎的秘訣又是什麼?
就在頒獎晚會前,張少華作為特邀嘉賓以線上會議+網絡直播的形式向全球觀眾作了題為《把綠色鋪滿大地 讓生命葆有健康》的主旨演講,分享了常山「綠色」城市建設的經驗。
常山地處錢塘江源頭,是一座有著1800年建縣史的千年古縣。多年來,常山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為底本,以綠色為底色,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綠色城市,全力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推進城市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常山,擘畫了一個青山與綠水共生的綠色城市。常山堅持生態首位,以最堅決的態度實施環境系統治理,推進生態修復和升級,實現了常山森林覆蓋率達到73.2%,空氣品質常年保持在二級以上,向錢塘江輸送常態化的一類水源,並成功入選「中國生態魅力縣」、「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第七座國際慢城。
常山開啟了一個宜居與宜業共融的活力城市。常山,聚焦「強發展、求突破」總目標,向空間要開放力,十大通道穿境而過,正成為中西部通往長三角地區的「橋頭堡」;向產業要支撐力,推進裝備製造、鈣產業、現代紡織傳統產業轉型,新材料、大健康、數字經濟綠色產業迅猛發展;向特色要競爭力,精心講好「石頭故事」,中國首枚「金釘子」、「浙江青石花石市場」、中國「賞石小鎮」等熠熠生輝。
常山塑造了一個養生與養老共存的康養城市。常山,立足好山好水好空氣生態優勢,緊抓「有禮城市」、「休閒觀光」和「養生養老」建設,培育打造了賽得健康養生小鎮、不老泉休閒養生養老基地、遠山雲間等一批優質康養項目。
常山培育了一個文旅與運動共鳴的休閒城市。常山,圍繞浙西大花園建設,打造了常山江「宋詩之河」景觀帶、徐村「紫薇花海」、東方巨石陣網紅打卡地、中國觀賞石博覽館等一批美麗經濟幸福產業,謀劃了全國國際跳棋錦標賽、青少年皮划艇賽、全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等系列「國字號」節會賽事。
會上,常山縣還成為了國際綠色範例新城倡議夥伴。
編輯 邱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