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會志願服務,能為這座城帶來什麼?
——成都以大運會為契機,積極推進城市志願服務
大運會前兩批3000名骨幹志願者開始全員培訓。
大運會骨幹志願者參與城市志願服務大調查。
大運會城市志願者走進社區服務居民。圖片均由共青團成都市委提供
本報製圖/朱濉
思考
●為服務大運會,成都計劃招募3萬名賽會志願者,其中包括5000名骨幹志願者。賽會骨幹志願者起的是帶頭作用,角色類似於小隊長。他們一起培訓,一起實踐,就會產生默契和意想不到的團隊效果。
●大運會的精彩,不只發生在舉辦期間,還應該有更廣闊的外延。和賽會志願者並存的,是群體更廣的城市志願者,他們,是大運會送給我們的另一個「禮物」。
從在那不勒斯接旗的那一刻起,成都的大運會時間便按下了「加速鍵」。
6月20日、21日,一群為成都大運會「定製」的骨幹志願者坐在電腦前,又開始了線上英語培訓。這樣的培訓,在疫情期間已經進行了5期。而線下培訓,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啟動。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辦賽營城」理念指引,共青團成都市委制定了招募3萬名賽會志願者的工作計劃,其中包括5000名骨幹志願者。
這座即將迎來大運會的城市,希望因為志願服務而變得更加有魅力。
為賽會志願者選「小隊長」
骨幹志願者帶動隊伍,提升服務效果
去年5月,成都開始招募骨幹志願者的消息一傳出,便吸引了大量市民特別是各大高校青年的關注。不少人會問:什麼是骨幹志願者?怎樣成為骨幹志願者?
「骨幹志願者起的是帶頭作用,角色類似於小隊長。」成都市青年志願服務行動中心黨支部副書記陳鬥月作了形象的比喻,「骨幹志願者在一個志願服務小分隊中承擔了組織和領導的角色,除了要有奉獻精神以外,還要熟悉志願服務工作流程,具備帶隊能力。」
「除了自願報名參加、年齡達到標準等基礎條件以外,我們還綜合考慮了報名人員的外語能力、志願服務經歷等,由於在校大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競爭也比較激烈,為此各高校在我們的統一標準上還『因校制宜』做了不少加法。」成都市青年志願服務行動中心社區志願服務部負責人趙謙給出了一個框架。
「我們學校骨幹志願者招募競爭很激烈,報名的大一新生特別多,學校對選拔條件進行了『加碼』:高考英語分數要達到140分以上,掌握第二門外語和高中階段擔任過學生幹部者優先。就算這樣,聽老師說,報名和錄取的比例還是高達100:5。」來自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的學生彭蕾錫回憶,由於外語成績優異,加上面試時候發揮出色,他從2000餘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目前,共青團成都市委已經招募了兩批共計3000名骨幹志願者。
「我到現在還記得面試前,大家擠在走廊上等候的場景,我看每個人都覺得是強勁的競爭對手。」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系大二學生王濤是第二批骨幹志願者,所在學校1000多人競爭100多個名額,先是學院內初選,然後是學校面試,要求必須掌握包括英語在內的兩門及以上外語語種。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管理系大二學生徐燦凌是從680餘人中脫穎而出的,他的學校有10人進入了骨幹志願者隊伍。「我們學校對文化課成績要求沒有那麼高,但有一條:兩次以上獨立帶隊完成志願服務的經歷。」徐燦凌因為之前一直負責「社區430課堂」和「高鐵站志願服務」項目,積累了不少經驗,順利入選。
「小隊長」是如何成長的
設15個培訓科目,培訓加實踐提高「作戰」能力
骨幹志願者選出後,能得到哪些方面的培訓?
6月21日的線上培訓,主要是英語語法方面的教學,由來自國內著名教育機構的老師授課。每個培訓階段結束後會有考核,不合格的志願者將無法參與大運會志願服務,「志願者們都很積極,都想通過認真學習提升志願服務能力。」成都市青年志願服務行動中心賽會志願服務部部長助理潘琳豔介紹。
大運會志願者培訓科目一共設計了15個大項,包括語言類、志願知識、國情省情市情、大運會背景、文明禮儀、醫療急救、各國文化、團隊建設等各個方面。落實到具體小項中,則涵蓋了近百個細節課程,甚至精確到了傷員初步評估、科學發聲與用嗓等方面。
「之所以培訓骨幹,就是想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還有團隊協作能力、向心力、領導力,最終提高志願者隊伍整體的服務效能,體現四川青年志願者的專業性、服務能力。」潘琳豔說。
相關的各項舉措在去年年中就已經啟動。「基本思路是培訓和實踐結合。」陳鬥月說,大家一起培訓,一起實踐,有點像部隊行軍打仗,長期在一起,就會產生默契,產生更強大的凝聚力。
去年下半年,共青團成都市委在高校相對集中的區域建立10個培訓基地,12月19日晚,大運會志願者培訓基地集中授牌儀式在成都理工大學舉行。成都大運會10個志願者培訓基地正式啟用,拉開了已招募的3000名大運會骨幹志願者全員培訓的序幕。
成都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二的汪博海,是骨幹志願者中的大隊長,負責聯繫管理250餘名骨幹志願者,可以算是「骨幹中的骨幹」。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他覺得自己提高最多的就是交流溝通能力,「以往自己憑藉熟練使用電腦軟體和有美術設計的優勢成為第一批志願者,但是這一年,我發現自己以前格局小了,志願服務不能單打獨鬥,團隊的作用非常巨大。」汪博海說,自己成為大隊長以後,在交流和帶隊方面得到了大量鍛鍊的機會,「這是一種空白填補吧,是從書本上無法獲得的。」而徐燦凌也明顯感覺到了自己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加,「現在我們出去做活動,設計方案、各種對接都很熟練了。」徐燦凌說了一個小例子,疫情期間,他和18位做志願者的同學一起發起了募捐,結果募集到了13.5萬元。「這樣的能力,我們以前可不行。」
賽會志願者之外
城市志願服務逐漸蔚然成風,讓城市變得更有魅力
大運會的精彩,不只發生在舉辦期間,還應該有更廣闊的外延。和賽會志願者並存的,是群體更廣的城市志願者,他們是大運會送給我們的另一個「禮物」。
著名老字號水餃第四代傳承人祝元清、著名老字號抄手傳承人鄧林、省一級民間剪紙藝術家葉牧天等行業大師都加入到了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隊伍中。
6月13日,祝元清來到人民公園的鶴鳴茶社,為附近的社區居民介紹自己做水餃的經驗。「餃子餡這樣調,味道就巴適了。」市民熱情地把祝元清圍了好幾層。
這是祝元清加入成都大運會廚師志願服務隊後常出現的畫面。「成都大運會是所有成都人的大事,我想利用自己的技藝,讓更多海內外的朋友了解成都美食文化,展現成都良好的城市形象。」
「建立專業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隊伍,是團市委以大運會志願服務籌備為契機,把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作為青年友好城市營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斷完善志願服務社會化動員體系,推動志願服務事業發展的創新之舉。」共青團成都市委志願者工作負責人說。這項創新在今年5月啟動,共青團成都市委在建強在校大學生賽會志願服務「主力軍」的基礎上,深入行業系統及社會各領域開展大運會城市志願者招募工作,讓「人人都是志願者、人人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協同精神深入人心,助力青年在成都發展建設大局中更有作為。截至目前,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隊伍已擴容至14支,包括廚師志願服務隊、外語翻譯志願服務隊、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攝影攝像志願服務隊等。
這些志願服務隊已經積極行動起來。6月13日,在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東林社區居委會,志願者接過環衛工人手中的掃把,替他們完成街道清掃,環衛工人則在造型設計師志願服務隊的幫助下進行「變身改造」;城北海濱公園,攝影攝像志願服務隊已準備好為「變身」後的環衛工人拍攝一組精美的照片;在昭青路社區,外語翻譯志願者正在給小朋友繪聲繪色地講解英語繪本……
隊伍建設有聲有色,陣地的搭建也是齊頭並進。自大運會志願服務籌備工作開展以來,成都市已經有上百家咖啡廳、書店陸續成為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小站,這意味著成都市又增加了上百個可以為志願者提供招募報名、需求採集、項目發布、社交交友的實體空間。據共青團成都市委志願者工作負責人介紹,為了積極拓寬青年參與志願服務的渠道,成都將堅持把青年社交場景營造和志願服務一體設計、同步推進,統籌推進城市志願服務小站建設。目前,已梳理出100個青年聚集多、志願服務需求大的社區,900個位處市內知名商圈、適合開展志願服務工作的市場主體,100個圍繞大運會場館、賽事沿線的點位,擬針對性建立1100個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小站,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全方位的志願服務。
未來,成都人人參與志願服務的網絡將逐漸成型。
風採
西南科技大學研支團石河子分團:「樂知科堂」已成為特色公益品牌
進入6月,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石河子分團恢復了之前受疫情影響的馬家坪「樂知科堂」特色項目。聽到這個消息,該校研究生閆鈺菲很開心。去年此時,她作為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新疆當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
在閆鈺菲的西部計劃志願服務生涯中,她和同學們持續開展馬家坪「樂知科堂」特色項目,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晚輔和周末素質拓展等服務,同時還開展了為期14天的樂知科堂——「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素質拓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內容,為當地留守兒童等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這些畫面,成為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石河子分團工作的縮影。該支教團在新疆開展支教服務已有9年,共派遣33名志願者,今年派遣了4名志願者。這些年,研支團成員們始終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密切配合各級團委、地方項目辦,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工作,成效顯著。
如今,於2018年實施的「樂知科堂」已經成為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特色公益品牌活動,並吸引了石河子共青團等多個官方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去年,還受到了石河子市優秀志願者服務項目表彰。同時,該分團還發起了「書海悅讀團體一起捐」圖書募捐活動,在當地團委希望工程的幫助下,確定了以農民工子女佔多數的石河子第29中學作為受捐對象,通過多方努力募捐籌得善款2650元,置換成圖書375冊,並悉數捐助到校,豐富了第29中學的圖書館藏書資源,充實了孩子們的課餘生活。
「除了做好支教的本職工作,我們的各類活動都開展得有聲有色,大家都很積極。」閆鈺菲說,自己和同學們還參加了當地團委2019年圓夢行動,積極認領了石河子26名貧困學生的新年願望。在整理願望清單後,他們積極聯繫愛心校友和公益組織,籌得一筆善款,實現了26位孩子的新年願望。
近期志願服務活動看過來
●「青春志願·守護生命」抗洪救災我們在行動
活動時間:6月21日啟動活動地點:阿壩州壤塘縣城、蒲西鄉斯躍武村
活動內容:參與緊急疏散轉移安置群眾、為滯留車輛人員提供便餐和茶水、宣傳防汛知識等。
●「青春志願·守護生命」防災宣傳志願服務活動
活動時間:6月24日活動地點:雅安市滎經縣城周邊活動內容:開展普及防災知識宣傳活動,講解汛期安全注意事項,增強群眾的抗災自救能力,使群眾了解汛期安全常識及預防措施,保證汛期安全生產和出行。
●「濃情端午·粽暖人心」彝欣社區主題活動
活動時間:6月24日活動地點:涼山州喜德縣彝欣社區青年之家
活動內容:「包粽子 獻愛心」,入戶宣講移風易俗、控輟保學等相關政策。
●禁毒驛站·綠安出行
活動時間:6月23日啟動活動地點:瀘州市江陽區萬象匯B館
活動內容:成立瀘州市禁毒聯盟,開展禁毒志願服務集中宣傳。
●常樂社區「端午思鄉常回家·粽傳鄉情樂生活」志願服務活動
活動時間:6月23日啟動活動地點:成都市金堂縣竹篙鎮常樂社區
活動內容:開展包粽子活動,為社區居民送去端午慰問及祝福。
他山之石:延續精彩深圳建設志願者之城
大運會能給成都乃至四川的志願服務留下什麼?深圳的做法值得借鑑。
2011年,深圳舉辦了第26屆大運會。賽會結束後,為充分利用大運會成功舉辦所形成的制度成果與良好氛圍,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建設「志願者之城」的意見》,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弘揚志願精神,加快發展志願服務事業,紮實推進「志願者之城」建設。
《意見》提出了一系列目標,比如到2015年,深圳的志願服務事業發展達到國際城市的先進水平,「志願者之城」初步建成;深圳志願服務的社會參與更加廣泛,全市志願者人數達到常住人口的10%;組織建設更加健全,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志願組織體系更加完善。此外,也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做法,比如進一步擴大社會參與範圍、培育壯大社會組織、推進社區志願服務常態化、完善工作機制、營造志願文化氛圍、優化發展環境。
隨著目標的不斷達成,這些年深圳志願服務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推動志願服務深入發展,助力志願精神深入人心,延續大運會精彩,也有利於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有利於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城市文化軟實力。(四川日報 記者 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