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IPS 2020線上分享 | 華為諾亞方舟:超越CNN的加法神經網絡

2020-12-13 騰訊網

具有大量可學習參數和乘法運算的卷積神經網絡(CNN)在圖像分類、目標檢測、語義分割和低級圖像任務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但由此帶來的功耗過大問題限制了 CNN 在手機和相機等可攜式設備上的應用。所以,近來的一些研究著力探索降低計算成本的高效方法。

目前出現了多種獲得高計算能效深度神經網絡的算法,如從準確度損失極少的預訓練神經網絡中刪除不重要參數或濾波器的權重剪枝方法,以及通過模仿教師模型輸出分布來直接學習學生模型的知識蒸餾方法。另一個獲得高效神經網絡的研究途徑是減少權重和激活值的位寬以降低內存使用和功耗。這類方法有很多,也可以大幅度降低計算複雜度,但生成網絡的性能依然低於 CNN 方法。

針對這些問題,Hanting Chen 等提出了不需要大量浮點數乘法運算的加法神經網絡(Adder Neural Network, ANN),不僅實現了比低位寬二進位神經網絡更好的性能,還對未來深度學習硬體加速器的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在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雪梨大學這篇被 NeurIPS 2020 學術會議接收的論文《Kernel Based Progressive Distillation for Adder Neural Networks》中,研究者通過一種基於核的漸進式蒸餾方法構建了性能更好的加法神經網絡。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使得 ANN 性能超越了同結構的 CNN,從而在功耗更少的情況下實現更佳性能。這項研究還將有益於智慧型手機和物聯網等的應用。

機器之心最新一期 NeurIPS 線上分享邀請到了論文一作、諾亞方舟實驗室研究員許奕星,為大家詳細解讀此前沿研究。

分享主題:基於核的加法神經網絡漸進式蒸餾方法

分享嘉賓:許奕星,諾亞方舟實驗室研究員,北京大學智能科學系碩士、浙江大學學士。師從北京大學許超教授和雪梨大學陶大程教授,曾在 MSRA 實習。研究興趣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並在 NIPS、CVPR、ICML、AAAI、IJCAI 等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數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加法神經網絡、神經網絡模型小型化、神經網絡自動搜索以及半監督學習。

分享概要:深度卷積神經網絡(CNN)在眾多計算機視覺任務中取得成功。然而為了保證性能,CNN 包含大量的乘法操作。近期提出的加法神經網絡(ANN)通過替換卷積操作為無需乘法的加法操作,極大的減少了網絡的運行功耗和所需的晶片面積,然而 ANN 在準確率上和同結構的 CNN 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講座介紹了一種基於核的漸進式蒸餾方法,提高 ANN 的分類性能。實驗表明,在 CIFAR-10、CIFAR-100 和 ImageNet 等多個標準圖片分類數據集上,ANN 能夠取得超越同結構 CNN 的性能,為 ANN 進一步應用於實際奠定了基礎。

直播時間:北京時間 11 月 25 日 20:00-21:00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009.13044.pdf

加入機動組,一起看直播

「機動組」是機器之心發起的人工智慧技術社區,將持續提供技術公開課、論文分享、熱門主題解讀等線上線下活動,並在社群中提供每日精選論文與教程、智能技術研究周報,同時「機動組」也將不定期組織人才服務、產業技術對接等活動,歡迎所有 AI 領域技術從業者加入。添加機器之心小助手(syncedai5),備註「2020」,加入本次直播群。

2020 NeurIPS MeetUp

受新冠疫情影響, NeurIPS 2020 轉為線上舉辦。雖然這可以為大家節省一筆包括註冊、機票和住宿的開支,但不能線下參與這場一年一度的學術會議、與學術大咖近距離交流討論還是有些遺憾。

機器之心獲得 NeurIPS 官方授權,將於 12 月 6 日在北京舉辦 2020 NeurIPS MeetUp,設置Keynote、 論文分享和 Poster 環節,邀請頂級專家、論文作者與現場參會觀眾共同交流。

相關焦點

  • ...的神經網絡:實習生領銜打造,效果不輸傳統CNN | CVPR 2020 Oral
    然而乘法對硬體資源的消耗遠大於加法。如果不用乘法,全部改用加法應該可以讓運算速度大大提升。去年年底,來自北京大學、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鵬城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他們提出了一種只用加法的神經網絡AdderNet(加法器網絡)。一作是華為諾亞方舟實習生,正在北大讀博三。
  • 探訪華為最神秘部門 「2012實驗室」不止藏著諾亞方舟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觀影后,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這艘「諾亞方舟」有多大?工作人員表示:「2012實驗室擁有2萬多名員工。名氣最大的諾亞方舟實驗室,主要負責AI技術的研究,隸屬於中央研究院。」
  • 2020NeurIPS全日程公布,這是一場充實的學術交流活動
    受新冠疫情影響, NeurIPS 2020 轉為線上舉辦。為了更好的促進國內人工智慧的學術交流,機器之心將於12月6日舉辦2020 NeurIPS MeetUp。在4場Keynote中,我們邀請到北京大學教授林宙辰,南京大學教授俞揚,字節跳動 AI Lab 傑出科學家、總監李磊,華為諾亞方舟決策推理實驗室主任郝建業4位嘉賓帶來關於卷積神經網絡、強化學習與自然語言生成等話題的分享。更多演講詳情參見《NeurIPS 2020 MeetUp Keynote揭曉》。
  • 獨家專訪華為諾亞方舟劉群:從 26 年學術生涯到執掌華為語音語義...
    日前,AI 科技評論有幸對劉群教授進行了專訪,主要就他在學術界長達 26 年的研究經歷、加入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的的契機、其執掌的語音語義團隊的整體布局和未來規劃以及對於自然語言處理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
  • 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田奇:學術界和工業界具有互補性,人才培養是核心
    本次論壇邀請了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計算視覺首席科學家田奇教授、氪信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明傑 博士、文安智能創始人陶海教授、魔琺科技創始人兼CEO柴金祥教授、MINIEYE創始人兼CEO劉國 清博士、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王光熙、達觀數據創始人兼CEO陳運文博士、踏歌智行創始人兼首席 科學家餘貴珍教授、小鵬汽首席科學家郭彥東博士,共同探討和分享作為科學家創業者在創業路
  • 加州伯克利博士:基於隱模型的圖神經網絡設計|NeurIPS 2020論文分享
    近年來,人們對深度學習方法在圖上的擴展越來越感興趣。在多方因素的成功推動下,研究人員借鑑了卷積網絡、循環網絡和深度自動編碼器的思想,定義和設計了用於處理圖數據的神經網絡結構,由此出現了一個新的研究熱點——「圖神經網絡(Graph Neural Networks,GNN)」。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上帝告訴他們七天之後就要實施大毀滅,要他們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的造,裡外抹上松香。這隻方舟要長360米、寬23米、高13.6米。方舟上邊要留有透光的窗戶,旁邊要開一道門。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層,他們立即照辦。
  • 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李航離職,即將加入今日頭條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今日,機器之心獲得消息,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李航即將離職,之後將加盟今日頭條。機器之心對此信息進行了核實,據知情人士透露,今日為李航在諾亞方舟實驗室工作的最後一天。此前,李航任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同時也是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客座教授,IEEE 會士和 ACM 傑出科學家。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檢索、自然語言處理、統計機器學習及數據挖掘。李航 1988 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電氣工程系,獲得日本東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
  • 【BDTC先睹為快】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曾嘉:充分挖掘時空數據是電信...
    會議前夕,我們特採訪了本次會議網絡與通訊大數據分論壇講師曾嘉,以期對其從事工作和演講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曾嘉目前擔任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聚焦電信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研究,包括推薦引擎和時空分析引擎平臺組件。
  • 諾亞方舟在哪裡?
    諾亞方舟在哪裡? 舉世驚愕,瞪大眼睛尋覓。 在哪裡? 在哪裡?! 諾亞方舟在哪裡? 在九百六十萬 平方公裡的大地上, 新冠病毒敗下陣, 潮水般乖乖遁去…… 這是一個奇蹟!
  • 深度學習的最新進展及諾亞方舟實驗室的研究
    諾亞方舟實驗室在進行自然語言處理與深度學習的研究,目標是構建更好的機器翻譯、自然語言對話系統。當前的技術主要是能進行單輪對話,如果能做多輪對話也是在單輪對話的基礎上加一些簡單處理。單輪對話技術又分為基於規則的、和基於數據的,據我們所知,現在的系統都是基於這兩種方式。諾亞方舟實驗室的主要貢獻是,系統地研究了基於數據的單輪對話系統,用深度學習開發出了業界最先進的技術。
  •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真存在嗎?諾亞方舟停泊在哪裡?
    諾亞方舟真的存在嗎?諾亞方舟的停泊之處究竟在哪裡?在人類的歷史中,確實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中國有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聖經中有諾亞方舟。但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很有力的證據證明諾亞方舟真的存在過,估計它只是存在與傳說之中?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諾亞方舟在哪裡被發現?建築方舟的目的是什麼?
  • 發現諾亞方舟遺址,諾亞方舟不是神話傳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那諾亞方舟聽過嗎?在西方,關於諾亞方舟的傳說非常流行。其實,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說的是為了讓諾亞、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地生物能夠順利逃過一場上帝故意製造的洪水災難而建造的。有人堅信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華為諾亞方舟開源哪吒、TinyBERT模型,可直接下載使用
    機器之心整理 參與:一鳴 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開源了一批優秀預訓練語言模型,性能更好、使用更方便。 昨日,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的 NLP 團隊開源了兩個重要的預訓練語言模型——哪吒和 TinyBERT。這兩個模型可以直接下載、預訓練和微調。華為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劉群在微博上轉發了這一消息。
  • 未雨綢繆打造自己的諾亞方舟!華為「2012實驗室」鑽研5G技術
    華為近年積極投入5G通訊設備發展,希望能在未來領導5G行業領域,近日國內網絡媒體《梨視頻》就深入華為內部探訪「2012實驗室」,一窺華為在5G領域的發展付出多少努力。華為的「2012實驗室」是該公司的總研究組織,其名稱是由創辦人任正非所命名,靈感源自於電影「2012」,任正非認為未來的信息量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如果想在未來立足,就必須打造自己的諾亞方舟。「2012實驗室」主要是研究新一代的通訊技術、雲端運算、音樂視頻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主要面向為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也支持華為在5G領域的突破。
  • 諾亞方舟如果真的存在,那麼我們都是諾亞的後代
    關於諾亞方舟的文化故事,曾經有國際團隊在土耳其境內的阿勒山區考察過,據說考察者們發現了一些木質殘骸,至於是否來自諾亞方舟,仍然存在爭議。停靠諾亞方舟的地方不管別人怎麼評價諾亞方舟,以及諾亞方舟的故事,它早已成為人類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這是不爭的事實。諾亞方舟是諾亞造的,是神給的生存機會。
  • 「諾亞方舟」出現了?專家稱已找到遠古諾亞方舟,將進行3D掃描
    但又不想好人諾亞受到傷害,於是,他指示諾亞,建造一個長達150米,寬25米,高15米的巨型木船,這就是「諾亞方舟。」當諾亞修好方舟,滅世洪水降臨人間,由於諾亞和它的家屬,以及許多的動物都進入方舟之中避難,幸而免於一難。為後世留下了生命的火炬。
  • 繪本 諾亞方舟(Noah's Ark)
    諾亞是一個好人,他相信上帝.而在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壞人.上帝想要懲罰他們,於是便對諾亞說:"我要發一場大洪水,把那些壞人們衝走.你去為你的家人以及所有的動物建造一艘逃生的方舟吧!"諾亞為了建造方舟,同他的家人工作了很長時間(很多很多年).最終把它造好了.諾亞同他的家人收集了很多的食物.之後,動物們兩兩成對的來了...然後兩兩成雙的進入了方舟.
  • 諾亞方舟遺址是真的嗎?諾亞方舟遺址具體位置在哪裡
    解答:諾亞方舟是西方的某個傳說,主要就是一個叫做諾亞的人成功製作了一艘大船,成功在洪水中拯救了人類文明和重要的火種。很多人覺得諾亞方舟確實存在,並且找到了很多所謂遺址,但是最終證實是虛假的。2010年某隻考察隊稱成功尋找到諾亞方舟遺址,下面探秘志帶大家共同了解下。
  • 諾亞方舟不是神話?疑似發現諾亞方舟遺蹟,科學家們怎麼說?
    《聖經》中記載著許多的故事,傳說有一位男子叫做諾亞,他在得到上帝的旨意後,製造出了一艘大輪船,這艘大輪船便是世人心心念念的諾亞方舟。正是憑藉著這艘大船,人類和世間的萬物才能夠躲過大洪水的衝擊,世界上也才能留下人類的生命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