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7月1日上午,永嘉人民期盼已久的上甌公路、溪下至界坑公路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從此上塘至甌北的開車用時縮短至10分鐘,西北部地區到縣城的距離縮短20公裡。
上甌公路起點位於上塘環城北路經中塘上跨中塘排洪通道,終點位於甌北園區大道與104國道交叉處。全長12.24公裡,為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概算總投資19.85億元。
該項目建成通車後,極大緩解223省道、黃田大道、104國道等路的交通擁堵狀況,促進永嘉區域交通網格化,對完善永嘉公路網總體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項目還能有效增進溫州、永嘉兩地的社會經濟交流,提高沿線城鎮的對外聯繫水平,加快沿線城鎮的經濟發展,進一步構建永嘉中心城區與溫州都市區快速便捷的「第二通道」,對區域的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上甌公路效果圖
喜訊不止一處。同一時段,永嘉溪下至界坑農村聯網公路工程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永嘉縣溪下至界坑公路工程投資總金額約為2.1億元,路線全長11.197公裡。路基寬6.5米,橋梁、隧道寬8.5米,雙向二車道,橋梁、隧道按三級公路設計,路基按4級公路設計。溪下至界坑農村聯網公路是串聯大楠溪和小楠溪的一條重要道路,它的建設將有力完善永嘉西北部交通網道路系統,完工後,永嘉西北部地區到縣城的距離將縮短20公裡,改善兩地群眾出行,有效推動永嘉西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交通都是制約永嘉經濟發展的最大短板。去年,該縣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加快打造溫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決定,謀劃實施交通「5151」發展戰略。開工建設了S321張溪至巖坦段、S325烏牛至橋下段一期、雲嶺至鶴盛公路、珍上線改建工程等6個重點交通項目,杭溫高鐵永嘉段、104國道西過境永嘉段、330國道橋頭至橋下段、S211巽宅至橋下段等9個項目加快推進,建成了樂清灣貨運鐵路支線、巖表線等項目,七都北汊橋、104西過境甌江特大橋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形成了對外「四高二鐵」,與溫州市區十一橋相連的交通大格局。
【浙江新聞+】
「5151」交通戰略
實施「5151」交通戰略,即投入500億元、建設113公裡以上鐵路及軌道交通、建設500公裡高速公路及國省道幹線公路、建設改造維修1000公裡農村公路,具體分三個階段實施:
到2022年:建成杭溫高鐵永嘉段、溫州北站、楠溪江站、樂清灣鐵路支線永嘉段、104國道西過境永嘉段、上甌公路、諸永高速啟灶互通及連接線、104國道永嘉烏牛至黃田段公路、330國道橋頭至橋下公路、楠溪江站北部通道及連接線、215省道巽宅至橋下公路、321省道張溪至巖坦公路(一期)、324省道烏牛至上塘公路(一期)、323省道大若巖至巽宅公路、陽光大道東向延伸工程、三江楠甌大道、永嘉客運中心。開工建設軌道交通、溫義高速永嘉段、321省道大岙至應坑公路(二期)、上塘至大若巖公路,力爭開工建設諸永高速永嘉縣城互通、府東路過江通道、七都北汊橋連接線、繞城高速黃田出入口改建,實現104國道黃田至甌北段、楓林至三江公路、諸永高速楓林出入口改建、羅浮過江通道等項目前期取得重大突破。縣域鐵路裡程達到113公裡,高速公路及國省道幹線公路裡程突破300公裡,真正融入全省「1小時交通圈」,全面建成縣域中心鎮「半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溫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到2025年:建成軌道交通、溫義高速永嘉段、321省道大岙至應坑公路(二期)、上塘至大若巖公路,力爭建成諸永高速永嘉縣城互通、府東路過江通道、七都北汊橋連接線、繞城高速黃田出入口改建。開工建設樂永青高速永嘉段、規劃321省道巖坦至大岙及張溪至黃巖公路(三期)、324省道上塘至橋下公路(二期)、楓林至三江公路、羅浮過江通道,建成「六橫七縱」公路網、「兩橫一縱」高鐵交通網和軌道交通網等三張網,溫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加突出。
到2030年:建成樂永青高速永嘉段、楓林至三江公路、羅浮過江通道,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加快發展,綜合交通體系更健全,覆蓋更廣闊,功能更完善,綠色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交通出行品質明顯提高,社會物流成本大幅下降,開放暢達高效領先的溫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全面建成,具有較強的全國連通性、高度的全省可達性、強大的區域輻射性、高效的城市便捷性。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