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經厭倦了城市裡的喧囂,渴望尋找一片清淨之地?你是否已經厭倦了繁華中的車水馬龍,想要尋找心中的那一片世外桃源?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那些古樸自然的古村落已然成為遊客們的首選之地。它們隱匿山水之間,與鳥語花香為伴,藏著絕不低調的最美風光。說到古鎮、古村,大家首先想到的江南或者是皖南,但是在我們大美上饒也不缺少風景迷人的古村鎮,它們就隱秘在城市的角落之中。
新營古村位於江西德興市銀城鎮,雖然名字上有個「新」字,但是古村的歷史卻並不短。古村的興建始於唐末的一場歷史風雲。江西第一武進士舒賀因朝廷欽點,率兵圍剿黃巢農民軍殘部,但起義軍躲進德興大茅山的深山峻岭之中,舒家軍無力圍剿,只得選擇一個叫篙埠的地方安營紮寨,再尋良機,營區即為新(兵)營(地),新營由此得名。從那時開始,直至今日,新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新營村自建村以來,即為舒、張兩大主姓,歷朝歷代,有名門望族數十家。這裡僅舒氏大祠堂就有五六座、舒氏大屋幾百幢。村裡隨處可見的青磚灰瓦,高聳的馬頭牆上有斑駁的印跡,使得這個村子散發出濃鬱的古色古香。你隨意走進一戶普通人家,房屋構造,家具擺設,就如同走進一家明清人家,處處散發著古老的氣息。
村子裡古民居眾多,其中以宗祠為代表。舒氏公祠由清朝後期舒期漢三等人創建,為五間三進二天井,迴廊磚木結構,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僅屋柱就有100根,其中石柱18根,雕梁畫棟,雙簷待飛,宏偉壯觀。該宗祠一直受著村裡人的保護,發現有損壞的地方,就會集資進行修補。修好後的舒氏公祠,交給村老年協會使用,老人們在裡面喝茶、聊天、唱戲、看電視,個個好像進了「快活林」。
張氏宗祠始建於明初,後因水毀,清康熙年間重建,磚木結構,由門坊、門廳、中堂、廊屋、天井等部分組成,面積約600平方米,2002年修復。該宗祠始祖為明初武將張昭,其人有勇略,從徵有功,曾封百戶侯,後升千戶侯,世襲。
新營村除了祠堂之外,還有一些民居,建築上比宗祠要簡樸。大多是清代建築,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樸實素雅。高高聳立的山字牆,既有藝術觀賞價值,又有防火防風的實用功能。民居多為上下兩堂,廳堂居中,左右為臥室,中間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廳堂採光全賴於此。下為石砌的洩水池,天井四周簷水如四柱珠簾流入池中,隨即排出而不四溢。門楣、屋簷、雨簷及屋內牆壁、柱、窗欞、柱磉、坊頭、揎板、天花板等都有雕繪裝飾,令人嘆為觀止。
新營村,除了完整的建築藝術和悠久的歷史,更是體現了中國傳統村落的風俗文化,這是一種「活著」、流動著的人文活動,而非停留在歷史長河中的過去記憶。在新營村,村民對於這些古建築的保護意識非常強,修舊如舊,禁止販賣古建材料,值得表揚,為後世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不知大家對於古村將宗祠改為活動中心都有怎樣的看法?個人認為還是值得推薦的,有人氣老房子才能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