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裡江曾是我國的內江,東北地區原來也有出海口,虎林虎頭要知道

2020-12-10 地理大毛

160年前烏蘇里江還是我國的內江,東北地區原來也有出海口,黑龍江虎頭旅遊景區你要知道!黑龍江小夥伴注意啦,雞西虎林市虎頭旅遊景區晉級為5A級旅遊景區

Anthony Keyrouz、Romy Wave -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bq)

03:48來自地理大毛

哈嘍,大家好,我是地理大毛。2020年1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確定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旅遊景區等22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接下來地理大毛就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虎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孕育了豐富的赫哲文化、紅色文化、軍墾文化和知青文化等。虎林人與虎結緣,虎文化在這裡的山水、景點和地名等有較好體現。虎林因境內的七虎林河而得名。境內有七虎林山,虎頭要塞即是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組成。也有虎林鎮、虎頭鎮等地名,最重要的是此地還有野生東北虎的蹤跡。「虎」與「福」同音,民間有諺:「摸摸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旅遊風景區,位於黑龍江東南部的雞西市虎林市虎頭鎮,與俄羅斯的達裡涅列欽斯克市(伊曼市)隔烏蘇里江相望,是國家級5A級景區。景區內主要包括虎頭要塞遺址、烏蘇里江源頭風光、天下第一虎、珍寶島等景觀。當然,最重要的在於它的歷史文化價值。

一、虎頭要塞遺址

虎頭要塞位於虎頭鎮完達山餘脈之中,原為侵華日軍在邊境線修築的要塞群之一,縱深30公裡,屬攻守兼備的永久性軍事要塞。目前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地面上設有「亞洲第一炮」和飛機場等遺址。虎頭要塞博物館珍藏著與侵華日軍和虎頭要塞相關的文物和文獻。遺址是日本軍國主義遺留的侵略罪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實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位於虎頭要塞主陣地——中猛虎山山頂。這裡曾是侵華日軍虎頭要塞指揮部所在地,也是當年虎頭要塞之戰中打得最慘烈的地方。由二戰終結地紀念碑廣場、勞工紀念廣場、烈士紀念廣場等景點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碑碑體正面的碑名是由原國防部部長遲浩田上將親筆題寫。

二、烏蘇里江源頭風景區

烏蘇里江風光
烏蘇里江起點處烏蘇里江位於黑龍江省東
沙俄侵佔我國東部領土

烏蘇里江處於我國最東端,這裡盛產大馬哈魚和「三花五羅十八子」等冷水魚類。一首《烏蘇里船歌》讓多少中國人認識到了隱秘的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人。如今,烏蘇里江段已開通了鳥島、教堂及珍寶島航線,沿江而行,處處可見中俄邊境風情。

三、珍寶島景區

不得不提的就是珍寶島。這個面積並不大的小島,面積只有0.74平方公裡,但它的戰略地位和歷史價值卻很重要。珍寶島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1860年後沙俄依據所謂的《中俄北京條約》把珍寶島說成是他們的領土。1969年通過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打敗了蘇聯侵佔我國領土的陰謀,保衛了珍寶島領土安全,取得珍寶島反擊戰的偉大勝利。

珍寶島衛星地圖

此外還包括關帝廟、烏蘇里江第一塔、中華第一虎、虎頭植物園等景點。

本文為地理大毛原創,關注地理大毛,分享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精品旅遊線路--虎林新聞網
    一、虎頭—珍寶島——月牙湖——慶豐精品二日遊  D1:  早7:30乘車赴省級虎頭旅遊區(65公裡車行約1小時),8:30遊覽二戰紀念園,二戰紀念園修建在虎頭要塞主陣地—猛虎山。這裡是侵華日軍虎頭要塞指揮部所在地,也是當年蘇聯紅軍攻克虎頭要塞之戰中,戰鬥最慘烈、攻堅時間最長、犧牲人員和消滅日軍最多的地方。
  • 鴨綠江,東北地區最後一個出海口
    提到中國東北地區出海口,圖們江末端15公裡河段因為歷史原因成為俄朝邊界,日本海濤濤海浪尤可見,卻再無一寸海岸屬於中國,讓人尤為可惜。圖們江已無出海口,而另一條界河鴨綠江出海口情況也不容樂觀。然而,因為圍海造田、築壩工程等人為原因,改變了鴨綠江河口的水文條件,河流攜帶的泥沙開始大量沉積,河口原來的沙洲和島嶼也順勢淤積擴大,原本夾在入海水道中間的朝鮮島嶼幾乎與中國陸地接壤,徹底改變了河口的潮水流向,導致中國常用西水道逐步淤廢通航。
  • 快樂東北行第七站:虎頭珍寶島
    密山到虎頭要塞158公裡,興凱上高速,虎林下高速轉331國道,路況好,車輛少。虎頭要塞景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疫情期間,要掃行程碼和健康碼,測體溫,沒有問題才能進去。雖然在疫情期間,參觀的人不少,要塞裡面陰冷潮溼,不能久留。
  • 黑龍江虎林紅色之旅
    【珍寶島】在祖國的東北,烏蘇里江上,有一座美麗而神秘的小島~珍寶島。她形似珍寶,風景秀麗,而就是這樣一座美麗寧靜的小島,卻也曾遭受過炮火的摧殘。日本關東軍修建虎頭要塞的目的是以此作為進攻蘇聯的戰略基地,因為虎頭的軍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它恰好僅次於伯力和海參崴的中心點,扼制蘇聯遠東烏蘇里鐵路的咽喉,同時它又是遠東蘇軍進入東北腹地的捷徑通道。日本關東軍為修建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工程,耗資數億,徵用勞力十多萬,共用時六年(1934年開工,1939年完工)。要塞完工後勞工全部被殺害。要塞是用中國勞工和戰俘的累累白骨堆積而成的,是日本侵華戰爭的罪證。
  • 踏上黨建旅遊路,重溫虎林紅色情——參觀虎頭要塞博物館有感
    在抗日戰爭勝利95周年之際,我有幸參加了市委組織部舉辦的黨員黨性教育培訓班,第一站便來到了二戰終結地——虎頭要塞博物館。作為虎林人,也曾多次來館參觀,雖然每次都有不同感受,但總覺得內心中缺一點「紅」的印記。而如今博物館經過改陳布局,將黨建元素嵌入其中,讓我深深經歷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戴標識,亮身份。
  • 「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18日起省博物館開展
    9月18日,由黑龍江省博物館、虎頭景區共同舉辦的「北國好風光 盡在黑龍江」系列展之 「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在黑龍江省博物館開展。 在黑龍江東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地處完達山脈、三江平原腹地,與俄羅斯隔烏蘇里江相望,擁有廣袤的原始生態區域,這裡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全國產糧大縣、中國綠色稻米強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這個地方就是得天獨厚的、無與倫比的、文明燦爛的、生態宜居的——虎林
  • 「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18日起省博物館開展
    9月18日,由黑龍江省博物館、虎頭景區共同舉辦的「北國好風光 盡在黑龍江」系列展之 「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在黑龍江省博物館開展。在黑龍江東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地處完達山脈、三江平原腹地,與俄羅斯隔烏蘇里江相望,擁有廣袤的原始生態區域,這裡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全國產糧大縣、中國綠色稻米強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這個地方就是得天獨厚的、無與倫比的、文明燦爛的、生態宜居的——虎林
  • 位於我國最北邊的出海口,河道越來越窄,或將消失
    我們知道出海口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近代社會以來,各國間的主要對外貿易來自海上,海洋運輸也已成為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出海口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麼,你知道我國最北邊的出海口在哪裡嗎? 知道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100多年前的清朝時代,中國最北的出海口在日本海海域,主要的代表港是海參崴。
  • 《自駕遊夜話》56.從虎林到饒河
    .饒河市虎找著名的旅遊景點有:珍寶島溼地、虎頭要塞從虎林到饒河,珍寶島和虎頭要塞,是自駕遊的重要遊覽地。遊覽這些景點,不只是為了看個熱鬧,更多的是期望和平。虎頭要塞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東部原中蘇邊境上的一個軍事基地,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今虎林市虎頭)周邊完達山餘脈丘陵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留下的極其重要的罪證之一
  • 世界上最憋屈的6個地區,海洋在家門口卻沒有出海口,有個在我國
    這些是世界上最憋屈的地區,距離海洋非常近,但是又非常的遙遠。雖然能看到海洋,但被別的國家封鎖了出海口,只能暗自嘆息。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地區?我國東北首先就是我國東北地區,歷史上我國東三省都是沿海省份,直到1860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籤訂《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給沙俄。並且沙俄下手特別狠,想遏制清朝的發展,就是不想讓東北有出海口,一路圍追堵截,將邊界劃到朝鮮邊界,而此時的清政府根本沒有發言權,只能任人宰割,籤了這屈辱的條約。
  • 虎林旅遊紅綠銀邊皆有看頭
    隨著虎林市「大美龍江,樂在虎林」生態(紅色)旅遊季活動的開啟,眾多遊客來到虎林尋訪紅色足跡,感受革命精神,領略迷人風光。近年來,虎林市突出「紅、綠、銀、邊」四大特色文化外加群眾文化來推動虎林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先後投入12億餘元,相繼建成了國家A級景區6個、各類景點56個、國際國內精品旅遊線路27條,其中虎頭景區於2019年成功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形成了集生態觀光、避暑養生、休閒度假、旅居康養、人文體驗、冬季冰雪、異國風情體驗等於一體的多元旅遊產品體系。
  • 遊記:虎頭就是整個烏蘇里江的起點
    烏蘇里江全長905公裡,流經虎林202公裡,從起點虎頭向北流至撫遠島與黑龍江合流,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積。烏蘇里江,滿語為「下遊的江」(松花江為上遊的江),原本是中國的一條內河,清政府與沙俄籤訂了《北京條約》後,烏蘇里江變成了中俄界江。
  • 中國東北為何沒有出海口,15公裡的距離只能望海興嘆?
    中國的東北地區有著肥沃而廣闊的平原、茂密的森林、眾多的河流、豐富的物產,然而今天卻連一個出海口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中國東北地區為何沒有出海口:我們來看一下上面這幅清朝疆域地圖(1820年),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大清疆域。
  • 虎林新聞網--吉祥口岸景區
    虎林口岸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地處黑龍江省東部南起綏芬河口岸、北到同江口岸的600公裡扇狀沿邊開放帶的中點位置,具有一岸對兩區(俄濱海和哈巴)、輻射半徑大的特點。與虎林市以烏蘇里江、松阿察河為界相鄰的達裡涅列欽斯克、列索扎沃茨克兩市木材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及鐵礦石、石油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經濟主要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產品及副食品短缺,與虎林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發展雙邊貿易前景十分廣闊。
  •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系列展之「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在省博展出
    9月18日,由黑龍江省博物館、虎頭景區共同舉辦的「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系列展之「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在黑龍江省博物館開展。在黑龍江東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地處完達山脈、三江平原腹地,與俄羅斯隔烏蘇里江相望,擁有廣袤的原始生態區域,這裡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全國產糧大縣、中國綠色稻米強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這個地方就是得天獨厚的、無與倫比的、文明燦爛的、生態宜居的——虎林
  • 沙俄搶走的海參崴,對我國東北地區的影響有多大?看完令人痛心!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走向了割地賠償的喪權辱國之路,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使我國喪失了大批領土,本期視頻就和大家講一講,被沙俄搶走的一個戰略要地——海參崴!這兩個條約的籤訂,使得我國東北地區從沿海省份變成了內陸省,徹底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這個條約不僅極大地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同時也嚴重限制了我國東北地區的發展。海參崴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我們看一下地圖就知道了?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劃為吉林將軍隸下,如今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
  • 中國東北距離日本海只有15公裡,為何沒有出海口?只能望海興嘆!
    一個優良的出海口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甚至關係到一個地區的興衰。歷史上,俄羅斯對出海口的渴望是許多國家難以想像的。通過不斷擴張,俄羅斯在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等方向擁有多個出海口。然而,作為一個後起國家,俄羅斯在掠取出海口的同時也意味著周邊國家領土的喪失。
  • 東北地區最大出海口,更是東北人民永遠的痛!
    符拉迪沃斯託克,位於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並且是該地區最重要的城市,在俄語裡的意思為「統治東方」。這個地方除了符拉迪沃斯託克以外還有另一個名字,名為「海參崴」。可能大家都知道,海參崴曾經是一個中國城市,直到1860年時,此地還是歸為東北的吉林省管轄。17世紀時,當時的沙皇俄國就開始覬覦這個地區,所幸,當時的清政府還不算是個軟柿子,還能夠做出抵抗,俄國人的野心也並未得逞。但是,貪婪的俄國人並沒有放棄佔有這片土地的欲望。
  • 「虎頭景區圖片展」在哈爾濱開展
    來源:東北網「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東北網9月18日訊(記者 許諾) 18日,由黑龍江省博物館、虎頭景區共同舉辦的「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系列展之「美麗虎林,山水情長——虎頭景區圖片展」在黑龍江
  • 沒有出海口東北該如何借港出海?厲害了我的國!
    即便沒有出海口,也不放棄日本海,中國東北如何借港出海?今日過來跟大家聊聊東北出海的事,談一談東北的歷史啊,那要追溯到周朝,東北是個幽州,此時的東北概念還局限於現在的北京。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北的概念逐漸擴展到長城之外的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