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走向了割地賠償的喪權辱國之路,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使我國喪失了大批領土,本期視頻就和大家講一講,被沙俄搶走的一個戰略要地——海參崴!
1858年5月28日,《中俄璦琿條約》籤訂,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籤訂,該條約將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包括庫頁島)以東約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割讓給沙俄。這兩個條約的籤訂,使得我國東北地區從沿海省份變成了內陸省,徹底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這個條約不僅極大地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同時也嚴重限制了我國東北地區的發展。海參崴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我們看一下地圖就知道了?
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清朝時為中國領土,劃為吉林將軍隸下,如今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是俄羅斯遠東區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也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是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面積為331.16平方公裡,人口大約60萬,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從地形上看,海生崴北部為高地,東、南、西三面臨海,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港口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居俄遠東地區之首。
是一座優良的天然港灣(不凍港)、全年皆可行船,地理位置極其優越。2015年,普京批准海生崴為自由港,成誒中俄韓物流樞紐,我國東北地區的貨物基本都從這裡出海。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沒有《中俄北京條約》,東北地區貨物直接從海生崴出海本就無可厚非,如今包括海生崴在內的大片沿海地區都屬於俄羅斯領土,我們為什麼還要繞一大圈從這裡出海呢?從地圖上看,我國東北地區距離大海最近的地方不應該是圖們江嗎?
圖們江可以說是我國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但是也曾因為《愛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失去出海權。1991年中蘇籤訂《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規定蘇方同意中國船隻(懸掛中國國旗)沿圖們江通海往返航行,雖然在在1992年,經過協商我國恢復了圖們江出海權,但由於這裡是朝鮮和俄羅斯的界河,餓朝兩國在這裡修建了一條跨江鐵路,而且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大橋修建的非常低,只有7米,再加上河道淤塞等原因,僅能通行300噸以下的小船,並且俄方還提出苛刻的條件,僅允許季節性捕撈漁船出海、不準商業運行船隻出海。所以,儘管日本海距離東北出海口只有15公裡,我們也只能望洋興嘆。
曾經的整個東北地區可以直達日本海進經商貿易,如今必須走渤海繞路而行,這對東北地區的貿易來說,無疑增加了成本了阻力,嚴重阻礙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中俄北京條約》,如果東北依舊是沿海省份,如果海生崴不曾丟失,東北經濟會不會像上海、江蘇、浙江等沿海城市那樣一路騰飛呢?雖然它不一定會超越江浙滬,但至少不會是現在這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