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比較悲慘的一個朝代,在明朝亡國的時候,各種天子守國門的事情讓很多人都覺得相當的惋惜,天子守國門雖然聽上去相當讓人激動,但若非萬不得已,誰又願意這麼做呢,畢竟天子一死,整個國家的動亂將會更嚴重。
科技優勢
明末跟清朝在對戰的過程當中,其實是擁有很大優勢的,這個優勢就是在於科技上的優勢,明朝初期就已經逐漸出現了人們對火藥的使用,明朝中後期各種火器已經是層出不窮,並且還有不同的火器來應對不同的情況,比如說普通的鳥銃以及手銃,還有被改進過的三眼銃可以三連發,此外,明朝還有一種連射銃類似於現代的機關槍。
清朝作為一個比較落後的遊牧民族,他們手中的武器從來都是馬匹與弓箭,在科技優勢很大的情況下去防守清朝軍隊其實並不困難,為什麼明朝的部隊反而會節節敗退呢?這個謎題主要就在於明朝後期的經濟以及腐敗問題,經濟越來越糟糕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腐敗,因為就連官員都沒得飯吃,當然大夥都會去貪。
反之,如果所有人都能夠知足常樂,國家富足了,腐敗現象自然而然會減少。
政令不出京
明朝後期還出現了一件很詭異的事情,叫做政令不出京,就是說所有皇帝下達的秘密基本上只能在京城生效,離開了北京之後就大打折扣,很多下級官員都是當面一套暗地裡一套,用表面的功夫來搪塞皇上,反正山高皇帝遠你也管不著。
比如說萬曆皇帝發現了一種火銃特別厲害,雖然不能連發,但遠程射擊精準度很誇張,然後他龍顏大悅,直接下令全國部隊加班加點地去製造。然而趕製一種新裝備需要花很大的資金,而國庫下發的資金經過層層的貪汙腐敗,到達地方軍隊與弓箭手裡已經是所剩無幾,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裝備研發,於是幾年過後,明朝各軍隊根本沒有裝備這種新式武器,最多有幾個樣品可以用來應付上級官員。
騎射的靈活性
清朝的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是最早打天下的兩個皇帝,並且把明朝擊垮的也是這兩人,他們雖然沒有這麼先進的火器,但是充分發揮了遊牧民族騎射的靈活性。因為明朝的火器裝備也是基本上沒什麼革新與改進,此時手銃不僅炸膛可能性高,而且連發銃都沒幾個,就算是明朝最專業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同樣缺乏裝備補給與更新。
這個年代的火器精準度同樣不怎麼高,而且火器的射擊距離大概只有數百步,老實說弓箭的射擊距離並不比這個差多少,所以明軍因為裝備長時間沒有更新,佔到的優勢沒有多少。
清朝也在學習
而且遭遇了明朝的火炮部隊與火器部隊進攻之後,清朝其實也在不斷的學習當中,他們也在收繳戰利品,並且開始仿製明朝火器。隨著清朝戰鬥力的節節高升,明朝腐敗是無力回天,戰鬥力的此消彼長就非常明顯,然後清朝就把明朝給滅了。
但清朝雖然在前期對火器部隊非常感興趣,後期的清朝卻幾乎廢除了所有火器部隊,臨時學習西方國家已經是來不及,於是最後才落得了這麼悲慘的亡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