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激活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2021-01-09 瀟湘晨報

「2020年,我們老渡口社區和豐樂屯、紀店、胡官營等6個社區成立『協同發展型』聯合體,統一流轉土地200餘畝種植金銀花,僅我們社區集體經濟就增收了10萬元。我們藉助黨建聯合體區域謀事合力,將分散的資源、產業集中起來統一經營管理,激活了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二屯鎮老渡口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勝凱說。

去年以來,我區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動力引擎,堅持因村施策,找準消薄的「發力點」,不斷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66個農村社區(村)在全市率先完成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的目標。

我區建強幹部隊伍,鍛造集體經濟發展「生力軍」。通過公開遴選一批、擇優選派一批、調整撤換一批等措施,選拔14名懂經營、善管理、有思路的「新鄉賢」擔任農村社區(村)黨組織書記。全面實行社區(村)黨組織書記「三級培養」機制,把優秀的農村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把優秀的黨員培養成農村致富能人、把優秀的黨員致富能人培養成社區(村)班子成員,目前已培養後備人才198名、農村致富能人256名。推行「增效獎勵」制度,出臺《關於發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量獎勵的實施辦法(試行)》,明確年度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且與上年度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相比,增量達到1萬元以上的農村社區(村),可從當年度集體經濟收入增量中拿出不超過10%(最高限額20萬元)作為社區(村)幹部獎勵資金,大大激發了農村社區(村)幹部的幹事創業動力。

我區多種發展模式並舉,鋪就集體經濟發展「快車道」。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理集中行動,按照清查、建帳、核實、確認、公示、審核六步對合同不規範、管理不到位、權屬不確定、隨意侵佔4大類問題進行「大起底」,對清理中發現的問題,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完善承包合同、收回集體「三資」。截至目前,共整治收回集體土地、坑塘10340畝,實現集體增收1000餘萬元,村均增收8萬餘元。發展特色產業,激發發展「活力」,以社區黨組織為依託,結合社區優勢,先後引進鑫昂、合益種苗等19個農業產業園區,創建沙楊河、五穀雜糧、德惠淡水魚、金鬥麵粉等品牌20餘個,打造高附加值營養型農產品全產業鏈。藉助與省農科院合作建成的全省首個縣域特色農業產業工作站——德城區雜糧特色產業工作站,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或村集體與農業龍頭企業進行對接,發展訂單農業。黃河涯鎮焦莊社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與山東種業集團發展訂單農業,種植高葉酸玉米、支鏈澱粉糯玉米,合作社每年增收40餘萬元。

我區強化多元共治,建強集體經濟發展「橋頭堡」。針對部分社區面積小、資源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的問題,打造「以大帶小型」聯合體,由區域內資源豐富的大社區幫帶周邊發展薄弱的小社區共同發展。充分發揮轄區龍頭企業資源優勢以及社區土地、人力等優勢進行共建,形成「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動」新局面,實現黨建搭橋、「村企聯姻」。黃河涯鎮桃園社區與轄區德州交投物流建立「村企共建型」聯合體,由社區黨組織成立服務型合作社向交投物流輸送閒置勞動力,實現村民、社區、企業三方共贏。

【來源:德城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脫貧路上|平果市古念村:發展致富產業 激活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脫貧路上|平果市古念村:發展致富產業 激活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2020-10-21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嵊泗嵊山:紅色引擎激活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近年來,嵊泗縣嵊山鎮堅持黨建引領,加大政策引導,多措並舉、因村制宜,隨著村級集體經濟從「破零」向「壯大」,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村集體的「錢袋子」鼓了,村民們的生活也更有信心和底氣了。截至目前,預計2020年全鎮4個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可達660萬元,比2019年足足增長了35.76%。
  • 靖安:激活「一池春水」,實現美麗「蝶變」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黃紫薇、記者湯英報導:緊盯脫貧攻堅,聚焦民生短板,近年來,靖安縣以黨建引領產業振興,該縣中源鄉古竹村因地制宜開展「造血式」扶貧,激活了脫貧攻堅的「一池春水」,也實現了從省定貧困村到脫貧村的美麗「蝶變」。
  • 靖安:激活「一池春水」,實現美麗「蝶變」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黃紫薇、記者湯英報導:緊盯脫貧攻堅,聚焦民生短板,近年來,靖安縣以黨建引領產業振興,該縣中源鄉古竹村因地制宜開展「造血式」扶貧,激活了脫貧攻堅的「一池春水」,也實現了從省定貧困村到脫貧村的美麗「蝶變」。
  • 央媒看河南|許昌襄城縣: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湛北鄉北姚社區黨支部依託首山旅遊資源,成立襄城縣眾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支部+集體企業+基地」的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該村依託七彩大地項目,將土地集體流轉給豫糧集團種植油菜。每年3、4月份,首山數萬畝油菜花怒放,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與熱烈、燦爛、無言以表的色彩調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焰,吸引數十萬人前來打卡遊玩。
  • 「村企聯姻」,公共空間治理, 徐州銅山激活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2019年,受限於村級集體經濟增長困難的閘口村,如今正朝著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30萬元的目標邁進。閘口村的變化是銅山區多措並舉破解難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項目建設激活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離不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孟津縣送莊鎮:基層黨建激活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近年來,孟津縣送莊鎮聚焦農村基層黨建薄弱環節,下大力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的問題,緊緊圍繞「基層的黨建」統領「集體經濟」這個主題,全面實現黨建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深度融合。2019年,全鎮17個行政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超過150.28萬元,其中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2個。
  • 長沙縣積極推行社會治理重心下移 「微治理」激活一池春水
    長沙縣積極推行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春華鎮組級治理逐漸由點到面、開花結果—— 「微治理」激活一池春水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勇 通訊員 黃揚波 「如何動員組員開展志願活動?」記者近日專程前往採訪,一探究竟。 建立「三五機制」,推動民事民辦、民事民決 近年來,長沙縣隨著鄉鎮、村區劃調整,村級組織管轄地域更大、人口更多。因人手不夠等原因,基層治理和服務不夠精準和到位。今年初,長沙縣委、縣政府在春華鎮試點,選取12個村民組,將村級組織服務職能重心下移,下沉到村民組一級,金鼎山社區全新組就是試點組之一。
  • 「三鄉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 徐州市人民政府
    如今,在沛縣,像聶建軍這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越來越多,在他們的引導帶動下,農民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現代農業不斷提檔升級……為探索鄉村振興特色路徑,2019年10月以來,江蘇沛縣積極實施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著力在資源配置效率、產業發展效益、強村富民效果上求突破,形成了人才、技術、資金等各類要素加速向農村流動,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景美、業旺、民富的美麗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 長沙縣積極推行社會治理重心下移 「微治理」激活一池春水
    長沙縣積極推行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春華鎮組級治理逐漸由點到面、開花結果——「微治理」激活一池春水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勇 通訊員 黃揚波記者近日專程前往採訪,一探究竟。建立「三五機制」,推動民事民辦、民事民決近年來,長沙縣隨著鄉鎮、村區劃調整,村級組織管轄地域更大、人口更多。因人手不夠等原因,基層治理和服務不夠精準和到位。
  • 平遙縣:以黨建引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談起阮廉莊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平遙縣段村鎮黨委書記張旭峰觸動很大。2020年,段村鎮阮廉莊村以黨建引領經濟發展,創辦礦泉水生產項目,探索形成了保底收益的分配機制,激活了村集體經濟的一池春水。近年來,平遙縣委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認真貫徹晉中市委基層黨建「一帶三創全域升級」部署要求,以「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為牽引,以「五個一」集成升級為抓手,深入實施「消薄壯大」專項行動,全力推動擴面、提質、增效,探索走出一條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一個個鮮活有力的村級集體經濟猶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點綴平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 城企聯動 激活普惠養老「一池春水」
    紅網時刻長沙12月2日訊(記者 胡芳 通訊員 莫坤 陳治平)「我們是長沙第一批申報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的機構,不僅老人享受到實惠,企業也充滿幹勁。」12月1日,湖南省湘民康復養老中心負責人劉永光告訴記者。企業所在的長沙市天心區是湖南城企聯動項目最多的區縣。
  • 「城企聯動」激活天心區普惠養老一池春水
    本報長沙訊 「我們是長沙第一批申報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的機構,不僅讓老人享受到實惠的養老服務,企業也充滿幹勁。」天心區轄區企業長沙康華睦鄰健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的湘民康復養老中心負責人劉永光介紹。
  • 石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繪就全面小康新底色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法寶。在維新鎮,紐荷爾臍橙高標準產業園、湘蓮特色種植基地、花椒示範園等16個產業基地,持續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不斷為全面小康增色添彩。
  • 海安:「民族團結+X」模式 激活創建「一池春水」
    海安:「民族團結+X」模式 激活創建「一池春水」 來源: 海安市民宗局 發布時間:2020-12-14 字體:[ 大 中 小 ] 海安因地制宜,推行以「民族團結+黨建、大統戰、脫貧攻堅、網格化管理、文明城市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激活創建
  • 「城企聯動」激活天心區普惠養老一池春水
    本報長沙訊 「我們是長沙第一批申報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的機構,不僅讓老人享受到實惠的養老服務,企業也充滿幹勁。」天心區轄區企業長沙康華睦鄰健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的湘民康復養老中心負責人劉永光介紹。
  • 黃巖:奔著問題強化監督 激活清廉村居建設「一池春水」
    針對這一問題,黃巖區紀委區監委創新分級診療監督模式,大力推動各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因地制宜,圍繞基層治理中的實際問題,構建村兩委-村黨員村民代表會-駐村幹部-鄉鎮街道業務辦室-紀檢監察組織-黨委的分級診療監督體系,根據村級決策具體事項確定監督層級,分層開展監督,及時糾正決策過程中的程序不到位、結果不合規問題。
  • 壯大集體經濟 肥西再開「全省先河」
    如此改變,源於肥西縣在全省率先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試點。記者 12 月 22 日獲悉,今年 4 月以來,肥西縣探索將部分適宜的農村公益性項目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實施,截至目前,全縣 198 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共承接項目 704 個,共涉及財政資金 1.59 億元,村均集體經濟營業性收入新增近 44 萬元,以村級集體經濟 " 源頭活水 " 激活鄉村振興的 " 一池春水 "。
  • 跑好「火車頭」 激活「一池水」
    彭清華、易正亮  近年來,安源區堅持黨建引領、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民幸福感節節攀升。形成了鄉鄉有產業、村村有實體、戶戶有門路的增收格局。
  • 霍邱縣:「三部曲」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霍邱縣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與沉下去」相結合,推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理念更新、本領更強、服務更優,為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堅實基礎。走進江蘇華西村、浙江安吉等先進發達地區,舉辦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示範班、專題班,實地查看了華西高科技園藝中心、萬畝農林科技示範園、電商中心、高品質稻米基地等,打破慣性思維,明晰發展思路。走進江陰市普惠苑社區、璜土鎮璜土村等全國先進村(社區),實地參觀學習鄉村振興、一村一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先進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