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規範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銷售行為,加強特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維護嬰幼兒等特定人群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蓮前市場監管所按照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的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了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專項整治行動。
近日,蓮前市場監管所集中執法力量對加州城市廣場內的3間嬰幼兒奶粉經營單位進行突擊檢查。執法人員重點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經營單位進行五個方面的檢查:一查經營者是否持有有效證照、主體資質是否合法、銷售商品是否超出經營範圍、經營許可證是否在有效期內;二查經營者是否存在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銷售無中文標籤或中文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進口食品等情況,並且是否實行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專櫃銷售,是否有明確專區專櫃標識等;三查經營者索證索票情況,是否建立健全的進銷貨臺帳,是否能夠提供供貨商的經營資質材料及對應產品的合格證明、嬰幼兒配方奶粉檢驗報告書等;四查經營者是否存在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特醫食品等虛假、誇大宣傳等違法行為;五查經營單位是否對所售商品張貼價格標籤,進行明碼標價。
現場,執法人員隨機抽取罐裝配方乳粉,用手機掃碼罐體二維碼,現場查看電子追溯信息,還與經營者籤訂了《食品安全承諾書》,要求經營者提高安全意識,落實好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規範食品、特殊食品銷售經營行為,嚴把產品進貨關,並要求同時銷售固體飲料和配方奶粉的經營者,分開設立銷售專區或專櫃,避免造成混淆,誤導消費者,以確保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同時要求經營者要誠信合法經營,嚴禁在產品銷售過程中虛假誇大宣傳,嚴禁將固體飲料冒充特醫食品,虛假宣傳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功能推薦給消費者。
本次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部分經營單位未按要求設置保健食品專櫃、保健食品專櫃擺放不符合要求等,執法人員要求經營單位現場進行整改。對部分商品未明碼標價、未公示健康證件和食品經營許可證超範圍經營等違法行為,責令其限期整改,規範經營。對另一家母嬰用品店,執法人員發現擺放在貨架上的進口奶粉包裝上沒有張貼中文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由於店家現場未能提供相關的索證索票記錄,以及海關報關手續,執法人員無法確定產品是否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進行銷售,於是現場暫扣了20餘罐奶粉,待進一步調查處理。
同時,執法人員還提醒到店的消費者: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在我國實行嚴格註冊管理和出廠批批檢驗,質量安全有保障。消費者選購嬰幼兒食品,要注意查看標籤標識,選購合適的產品。
蓮前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黃煜川表示:下一步,蓮前市場監管所將持續加大轄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形成長效機制,常態化監管,對排查發現的問題跟蹤處理到位,嚴格規範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行為,並充分發揮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作用,淨化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秩序,確保嬰幼兒食用奶粉安全,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葉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