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凱旋門,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巴黎乃至整個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凱旋門是為了慶祝1805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又稱星形廣場凱旋門,是一座迎接外出徵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連接著那條著名且奢華的香榭麗舍大街。
在歐洲,凱旋門有100多座,但每一次被提及時,人們永遠會將巴黎凱旋門列為首位,這也足以證明了這座凱旋門的地位。巴黎凱旋門是帝國風格的代表建築,以古羅馬凱旋門為範例,規模更為宏大,結構風格更為簡潔,尺度巨大,外形單純,追求形象的雄偉、冷靜和威嚴。
如今,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迎空飄揚。逢重大節日時,則有一名身著拿破崙時代戎裝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馬賽曲》雕像前。每年法國國慶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位總統在其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而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崙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裡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裡。
凱旋門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每幅雕塑都各具特色,同門楣上花飾浮雕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儼然是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馬賽曲》、《勝利》、《抵抗》、《和平》,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側(面向田園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徵」,即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是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藝術傑作。
1920年11月,在凱旋門的下方建造了一座無名烈士墓,裡面埋葬著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在停戰紀念日等重大節日,法國總統在此為陣亡的法國烈士敬獻鮮花、默哀悼念。
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觀光臺,人們亦可沿著273級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建築二樓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介紹法國歷史上偉大人物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和558位隨拿破崙徵戰的將軍的名字,另外設有兩間配有英法兩種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