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四款買菜APP!疫情期間買菜實在太難啦

2020-12-23 慢慢買

之前慢慢君對比了五款做菜APP,發現大家對於燒菜的熱情真的比我想像的高太多。但很多人也開始問,你的菜到底是從哪裡來啊?疫情來臨前,相信大家也跟我一樣,絕對不會預料到買菜APP居然會在現在如此風靡,搶菜也成為每天心頭一件重要事。

要知道就算是那些電商巨頭,也是在去年下半年才加入到這場競爭中來的。作為垂直性特別強的一類App,線上買菜App主要滿足了人們關於蔬菜生鮮的幾個強需求 ——「新鮮」、「外送」、「時效」。而這次也想從這幾點開始,再對幾款現在熱門的APP進行實際對比。

買菜需求分析

1.新鮮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產品都新鮮作為主要賣點,其實跟外賣APP非常的類似,主要供貨商來源於小區附近的自營網點或合作網點。這些網點大多是深耕線下多年的蔬菜市場或者個人蔬果店,品控可能不受統一管理,但也有自己的保障制度。

2.外送

疫情對人們生活習慣的最大改變就是:蔬菜也需要點外賣了!與2003年QQ這個即時通訊工具崛起一樣,在一夜之間,買菜APP就取代了小區門口的菜市場的地位。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很多中老年人可能會對這種買菜方式嗤之以鼻。

生鮮外送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之前的京東到家、多點等產品也都提供生鮮外送的服務,但彼時還不足以吸引如此之多如此之多的用戶。原因無他,從《舌尖上的中國》這些紀錄片也不難看出,親自挑選食材是中國人食文化中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無法改變。但就目前來說,現實的阻擋必須屈服。

3.時效

如果沒有疫情的幹擾,很久以前慢慢君體驗的一次生鮮外送,大概是1小時左右。總體來說,生鮮外送還不屬於大眾常用的服務,但目前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配送時間很長,甚至都是隔天預訂的了。而現在人們已經顧不上其他,買到就很好了。顯然這一項已經完全不在考慮範圍內。

核心功能對比

這次我選用的依舊是App Store的買菜專欄中,共計九個APP。根據目前是否確實能買到菜,沒有因為疫情出現完全暫停,以及選擇儘量覆蓋城市較多的,最終篩選了盒馬,多點,京東到家和叮咚買菜這四個APP進行實測。

1.首頁展示

叮咚買菜叮咚買菜APP是非常「純正」的買菜App,即首頁主要功能就是買菜,而不是像盒馬、多點在肉類、水果等方面有所側重。其首頁主要是以分類為主推薦為輔,「限時搶購」「特色專區」以及「推薦banner」基本可以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猜你喜歡」則是對購買記錄和熱門搜索進行關聯推薦。

這種設計主要針對蔬菜分類較少的特點,普通用戶日常採購的蔬菜生鮮種類非常有限,主要是:蔬菜、豆製品、肉禽蛋、水果、糧油調味等幾種,以商品分類可以直達用戶需求。缺點就是用戶買菜做飯有一定的隨機性,所以儘管有推薦部分,總體能給到用戶每天打開買菜,選擇相對單一。

盒馬盒馬的首屏與叮咚買菜相似,但之後主要是tab切換進行商品推薦,並可通過菜譜進行一站式購買服務,通過與「下廚房」等APP的內容合作。這種功能對於因為疫情才剛接觸產品的用戶,是非常聰明的設計。很多人跟我一樣第一次用,不知道該怎麼弄,按照盒馬的方法一步步來就好了。

多點、京東到家多點和京東到家的首頁則屬於綜合性頁面,除了生鮮,其還承擔了超市、家居、日用品等類目,更加適合一次性的採購。但也有專門的蔬菜入口,相對比較簡單,也符合它們的產品定位。

2.菜譜推薦

之前介紹做菜APP時也說,對與疫情期間我這樣的廚房小白來說,菜譜真的是剛需。所以說如果買菜的時候能夠順便看一眼菜譜,那當然也是相當好的了。但就目前來看,提供菜譜功能的只有叮咚買菜跟盒馬這兩個APP。

叮咚買菜的菜譜相對來說有點像正經的菜譜推薦,主要根據標籤進行分類,有三十個左右的類目可供選擇。但是由於其中很多像是穆斯林、坐月子這種過於針對某些人群,本身的分類和菜譜也像是第三方直接導入的,所以感覺實用性並沒有看著那麼高。

而相比來說盒馬則分為兩個區域,在首頁的菜譜頁面中,主要都是來自「下廚房」APP的一些菜譜,總體的專業度很高,但對於新手來說還是老問題,對於用量不夠明確。好在還有「盒區生活」這個類目,下面是很多用戶自發提供的菜譜,不但是人氣好菜,內容也非常詳細和實用。

3.菜單分類

分類是各個APP中差異最大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最需要關注的,所以這裡就來仔細的對比一下。

叮咚買菜有綠卡專享,快手菜,安心蔬菜等19個分類,甚至還有南北乾貨和廚房用品,其實還是有些超出我預期的。不過也可以看到APP對於廚房中的各種需求都考慮到,對於買菜之後的步驟都能顧及,對於新用戶來說是相當的好評。

而盒馬則相對來說偏向於菜品,擁有柑橘橙柚,羊肉,蛋類等16個分類,同樣是非常豐富。不過個人感覺可能是用戶導向的問題,所以對水果都有四個分類,顯得太過詳細,而禮盒分類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沒什麼用處。總體來說盒馬更加傳統,叮咚則以做菜為導向,更加的新潮。

至於多點和京東,更像是電商平臺。多點的話在幾個分類下還算有蔬菜水果類目,分別也有6-7個的小類別。但由於採用跟盒馬類似的葉菜類、根莖類等專有名詞,再次感受到對我們這種買菜新人的不友善。京東分類則比較雞肋,直接點就到店鋪了,這裡就不多贅述。

綜上:

根據上面的對比和使用測評,這裡直接給出自己的評價:

分類表現:叮咚≥盒馬>多點>京東價格高低:盒馬≥叮咚≥京東≥多點商品倉儲:京東>盒馬≥叮咚≥多點送達時效:叮咚最快,盒馬次之,京東多點看運氣(由於和距離有關,具有主觀性)但是實際操作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綜合考量之後再做決定。

其他注意事項

配送及價格APP裡的商品價格也會出現波動,但日常蔬菜都在可接受範圍內。自營的品控也做的比較好,但也不排除有的第三方商家賣的是真貴,有些不算大牌的肉類火鍋菜,甚至賣的比超市裡還貴。配送方面,我的心態就是看運氣,如同上面提到的,選擇叮咚跟盒馬的體驗相對較好。

蔬菜生鮮資源說到哪家不缺貨,其實都缺貨,多點甚至都缺騎手。所以如果確定要採購的話,還是早上定個鬧鐘,當日達的選擇還是挺多的。否則你就會發現,自然醒起來買菜不管是哪個app,連一根火腿腸都買不到了,那真是有苦不知道找誰說。

相關焦點

  • 實測7 款買菜 APP,從此告別買菜難
    來源:36氪來源 |超人測評(ID:chaorencp)撰文 | 阿澤編輯 | 雨哥視覺 | 火山醬、塔塔、黃油疫情期間,在家隔離,在線辦公,14天的隔離期把無數人都隔離成了中華小當家為響應「不出門,不往人多地方跑」的號召,大家暫別了商超、菜場等人流量密集的場所,轉戰線上,蹲點買菜。而不同的買菜APP線上買菜預約、送貨的時間也各不相同,一旦錯失良機,只能明日請早。
  • 疫情期間買菜APP到底用哪個?盒馬、叮咚還是每日優鮮?
    2020一開年就進入了魔幻的地獄模式,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大家都變成了室內流浪漢。被迫宅家,儘管每天被各種微博熱搜氣到肝顫,大夥也不得不把已經放棄過無數次的廚藝重新撿回來。於是手機的常用APP,從美團、大眾、餓了麼,無奈變成了盒馬、叮咚、每日優鮮等買菜APP。雖然本周已經復工,但疫情仍在,買菜做飯依舊是(吃貨的)頭等大事,買酒喝酒(葡萄酒愛好者的)自然也少不了。特殊時期,這麼多生鮮APP該如何下單,如何配送?
  • 非常時期,買菜APP成了另類QQ農場
    口罩的緊缺治好了中老年人對於線上買菜APP的偏見。當初我媽嫌棄盒馬鮮生嫌棄得一批,現在線上買菜app用得比我還溜。每天凌晨5:20,老人家就訂好鬧鐘,眼巴巴地在線蹲叮咚買菜上新的綠色蔬菜。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網速和手速必須兼備,毅力和洞察力缺一不可,一個APP的菜下架了必須去蹲另一個APP,只有最快的手才能秒到最新鮮的菜。
  • 北京買菜APP哪家強?九大線上平臺實測對比
    面對疫情,全民都在減少出行,為了解決一日三餐,「雲買菜」成為了剛需。為此,萬維君選取了九個近期比較火爆的買菜APP進行對比體驗,分別為每日優鮮、餓了麼、多點、蘇寧小店、美團買菜、京東到家、盒馬、永輝買菜和叮咚買菜。
  • 宅家用買菜App靠譜嗎? 試用了7款App後eva有話說 | 凰家體驗
    現在可以在線買菜的平臺有很多,比如:盒馬、永輝生活、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美團買菜、多點,餓了麼。今天我就以我為例子,實際體驗一下,這7款app在體驗上有什麼不同呢?我下載了這7個app之後,先了解了一下基本情況,梳理了一下,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以下記錄的內容只基於我家的所在位置和時間,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會有所不同。
  • 抗疫期間買菜指南,生鮮購物App盤點從此告別買菜難
    家庭日常的買菜量和食用量可以根據家庭的人口數量合理劃分,搭配好日常所需的蔬菜、魚肉蛋禽、五穀雜糧、調味品、水果乾貨等食品,確保疫情期間宅家吃飯也能吃得健康、美味。
  • 北京疫情期間沃爾瑪超市如何買菜?
    北京疫情期間沃爾瑪超市如何買菜?  2、疫情期間外出買菜(不推薦)  如需外出買菜,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戴好口罩,回家後也要做好洗手消毒工作  》》新型肺炎期間北京各區沃爾瑪超市營業時間及地址一覽  北京各區沃爾瑪超市營業時間調整一覽  北京世紀城店7:30-21:00  北京朝外大街店
  • 試完九款買菜App,原來這樣用最省錢
    疫情期間,許多乖乖坐在家裡的深圳人養成了一個習慣——網上買菜。買菜買得多了,自然要交流一下購物心得。這樣的對話有沒有似曾相識?近段時間,各類網上買菜的app成了維持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生鮮電商平臺用戶的日均總時長增速相比平日增加了56.2%,春節後2周更是比平日增長了96.4%。其中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盒馬的增速分別為165.3%、94.1%和58.6%,而沃爾瑪配送到家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倍。但是,這麼多個線上生鮮平臺,到底哪個最好用?
  • 疫情期間,安全買菜有「攻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市民如何安全買菜?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快進快出 減少聚集「老吳,稱五六斤牛肉。」「好的,馬上稱。」為了配合街道和社區防疫工作,最近老胡每次買菜都是快買快撤,縮短與人聚集的時間。老胡說,抗擊疫情,每個人到農貿市場買菜都應該「快進快出」。吳朝文認為,疫情期間,買菜時動作要快一點,減少在農貿市場停留的時間。
  • 肺炎疫情期間美團買菜安全嗎?
    疫情期間美團買菜安全嗎?  答:安全,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上線「無接觸配送」,通過在訂單備註中選擇「無接觸配送」,騎手將在送貨時聯繫用戶,將包裹放在指定位置,減少面對面取貨可能帶來的風險,目前有50%的訂單是通過此方式送達。
  • 北京買菜APP哪家強?九大線上平臺實測對比
    面對疫情,全民都在減少出行,為了解決一日三餐,「雲買菜」成為了剛需。為此,萬維君選取了九個近期比較火爆的買菜APP進行對比體驗,分別為每日優鮮、餓了麼、多點、蘇寧小店、美團買菜、京東到家、盒馬、永輝買菜和叮咚買菜。
  • 體驗10個線上買菜平臺:盒馬拼手速,叮咚買菜沒運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大小區在近期實行封閉管理,民眾為避免「人傳人」也儘量宅在家中,為此,如何「買菜」就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民生問題。受此影響,去年年末還在感嘆生存「太難」的生鮮平臺奇蹟般破圈,一夜之間成為了特殊時期的「香餑餑」,無論是訂單量還是銷售額的增長均迎來新高。
  • 宅家如何買菜? @深圳人 快收好這九大買菜app攻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林玟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成了市民近期的常態。常宅不出門,吃飯問題怎麼解決?不少不想吃外賣的市民,已開始線上買菜回來做飯。 那目前市民是通過哪些線上平臺進行買菜的?
  • 肺炎疫情北京多點APP怎麼買菜?
    肺炎疫情北京多點APP怎麼買菜?根據我們的了解,主要是由於突發疫情使很多人取消返鄉行程,導致對部分蔬菜的需求量高於同期。  當前的情況:  蔬菜供應商大部分將結束休假恢復供應  蔬菜生產和運輸預計不會受到疫情影響  多點Dmall為全國100多個城市、上萬個超市門店提供數字零售技術。您可以在多點App的「分類」入口快速找到周圍超市的青菜。
  • 最強買菜指南|買菜app哪家強?每次該囤多少菜?
    但是你可能會發現,有的買菜app不送你家,有的沒幾種菜,有的死貴,有的還沒貨。這麼多app,到底哪款適合你?買菜App誰最強?5款最熱門App一一分析每日優鮮、盒馬、京東到家、美團買菜、叮咚買菜、多點……哪些需要蹲點?哪些能一站式購齊?哪些配送能快?5款常用的軟體,咱們來一一分析。
  • 9大平臺實測,「外賣買菜」平臺誰最快最新鮮?
    受疫情影響,很多街坊都選擇「外賣買菜」,近日,有媒體挑選盒馬、京東到家、山姆會員商店、天貓超市鮮美菜場、美團外賣、餓了麼、大眾點評、每日優鮮、錢大媽等9大平臺,給大家實測哪家強。本調查用時三天,用問卷形式採訪了50位經常網購的消費者,同時結合實測,在9個平臺上分別買三樣基本的民生菜品:菜心、雞蛋和新鮮豬肉。調查過程中發現,有時候用戶習慣阻礙了大家開發新的平臺。跟著我們這份買菜攻略,包你可以買到最便宜最好的菜。
  • 18款買菜APP對比評測:永旺到家配送費貴
    疫情期間,家中老少都宅在家,儲備糧是一個問題。自從有了買菜App,就連很多素來喜歡逛菜市場的60、70後,也掌握了網上買菜的新技能。下載了一堆買菜App,在各種生鮮電商中來回切換,「雲買菜」還得靠「搶」。非常時期,買菜App宛如現實版的QQ農場。哪一款買菜App生鮮種類最豐富,商品價格最實惠?下單買菜最省時、省力、省心?
  • 疫情下的網際網路買菜:半夜搶菜,訂單增5倍
    但疫情期間,暴增的蔬菜需求,讓他們也降低了頻率,增加了總供應量。但生活在北京的張思雨則為青菜發愁了一陣,受到疫情的影響,她和丈夫及孩子沒能返回老家,只有3個人在家做好隔離,基本不出門。「很多小店主都還沒回京,家附近只有一個家樂福,但實在不想進去,怕人群感染。」張思雨說。線上搶菜,成了張思雨等許多留守一線城市年輕人的選擇。記者觀察發現,線上配送平臺已經開始出現運送能力不足的問題。
  • 18款買菜App對比測評:價格實惠 品類豐富的是誰?
    來源:消費者報導作者:廖玉婷疫情期間,家中老少都宅在家,儲備糧是一個問題。自從有了買菜App,就連很多素來喜歡逛菜市場的60、70後,也掌握了網上買菜的新技能。下載了一堆買菜App,在各種生鮮電商中來回切換,「雲買菜」還得靠「搶」。
  • 疫情催生新生活 線上買菜火了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買菜」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受疫情影響,最近很多市民在選擇採購商品時往往第一時間選擇線上平臺來進行消費,自然而然,很多市民開始從線下 「轉戰」線上App買菜,通過手機下單配送菜品到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需求量,我市多個生鮮線上平臺上的買菜訂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