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創立的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要在中國市場發動一場「閃電戰」。
2月5日,在接受包括「零售氪星球」的媒體訪問中,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首次對外公開了其創業初期的幾個數字: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創始團隊已儲備了10億初始基金,到2018年5月份,也就是3個月後,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全國要完成500家直營門店覆蓋。
「改變」中國人的咖啡消費
「改變,才能改變」是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團隊幾經打磨後的一個品牌主張,試圖以高性價比改變咖啡消費觀念,以規格原料與製程改變咖啡消費品質,以新零售改變咖啡消費體驗。
這個品牌主張的背後,其實是創始人錢治亞看到了目前中國咖啡市場發展的潛力和問題。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最普遍的日常飲料。但在中國大陸市場,人均咖啡消費量僅為5-6杯/年(且主要為速溶咖啡),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也僅僅將近人均20杯/年。但同在亞洲的日、韓和臺灣市場,人均年消費高達200杯。更不要說,歐美國家的年人均400到1000多杯。
錢治亞發現,伴隨中國經濟發展,消費升級潮流湧動,但中國人喝咖啡的消費卻沒完全普及。她判斷,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價格太貴了。目前一杯咖啡30塊錢左右,比其它飲品價格偏高。
「我有個朋友是北京某外資銀行的一個副行長,一天也要喝3-4杯咖啡,但以他的收入,都覺得星巴克有點貴。」
另外,就是購買不方便,有一些速溶咖啡可以在家裡喝,但是真正好喝又健康的咖啡還是現磨咖啡。根據諮詢公司英敏特的報告,目前中國咖啡市場上速溶、即飲和現磨三大類的比例約為7:2:1,與之對照的是,全球範圍內現磨咖啡在咖啡總消費量中的佔比超87%。
而《咖門》與《美團點評研究院》2017年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咖啡館數量已經超過10萬家,20至35歲的年輕人群貢獻了75.3%的咖啡消費。到咖啡館見朋友、談工作逐漸成為城市中產的生活習慣。有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或達到3000億元,2025年或能達到1萬億元。
市場蓄勢待發,但沒有足夠滿足需求的品牌。這麼大的市場,只有一個知名國際化品牌星巴克。「這不合理」,錢治亞說,「所以,這一定是個好生意。」
怎麼做到高性價比?
瑞幸咖啡目標是做中國領先的高品質、專業化的咖啡,通過品質上高舉高打建立競爭壁壘和市場差異化。錢治亞邀請了咖啡界最有影響力的WBC大賽冠軍領銜的3個咖啡大師組建瑞幸咖啡的產品團隊。在咖啡的原料與技術方面,瑞幸咖啡對標星巴克,其採用的阿拉比卡豆在國際大宗貿易交易市場上比星巴克的咖啡豆價格高20-30%,品質更好。
同時,瑞幸咖啡採用市面上最新、最先進的瑞士進口咖啡機,研磨和萃取非常穩定。像SCHAERER等國際咖啡機品牌,確保每一杯咖啡的質量穩定。
此外,買咖啡不太方便,就要有密集的網絡去彌補。除了構建豐富的門店網絡,要求在30分鐘之內送達,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外送選擇與順豐合作,以保證消費者拿到咖啡的時候品質、口感最好。
而在定價策略上,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卡位21元/大杯、24元/大杯和27元/大杯,基本上比星巴克每杯便宜10元左右。對大多數人來說,味道更好,足夠價差更加大了吸引力。
此外,為了普及咖啡消費,足夠密集的門店網絡是關鍵。創立幾個月功夫,瑞幸咖啡就在總部大本營所在地北京密集布局。
「我沒法說出準確的數字,因為幾乎每天都有新店開業」,根據目前瑞幸咖啡App上顯示,北京目前已開和尚待開業的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門店有49家。此前有知情的朋友告訴「零售氪星球」,至少北京有70-80家門店在裝修籌備。
構建豐富的門店網絡,一個是滿足到店體驗消費,另一個是滿足越來越多的咖啡外賣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瑞幸咖啡的門店,有支付結算、履約配送、流量運營和會員體驗互動的多重功能,而通過與順豐快遞構建的30分鐘服務網絡,每個瑞幸咖啡店都可以成功的服務到店和線上的訂單。
這正是瑞幸咖啡具備的新零售體驗和特色。基於門店的精確化流量運營和智能物流的新零售。既從門店低成本獲得流量,徹底改變純線上外賣咖啡的流量來源。
根據生鮮新零售超市盒馬鮮生的數據, 30分鐘服務網絡的精確化流量運營,復購和轉化率會十倍於傳統電商。
目前,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在北京的店型主要有50-60平米的小店型,未來也會有數百平米類似漫咖啡的大店。錢治亞透露,瑞幸咖啡的店型豐富,旗艦店、Relax店、Pickup店等多種形式結合。
目前,在湯唯、張震代言的廣告片與門店大範圍鋪開的同時,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密集開展了多項促銷優惠活動,新開門店試營業期間還有買二贈一、買五贈五等優惠。
大力度促銷戰和社交營銷玩法讓瑞幸咖啡作為一個咖啡界新星迅速在北京市場熱起來。「零售氪星球」的一個美食朋友最近就在朋友圈曬起了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她說「終於」喝上了這個朋友圈不時露出的網紅咖啡,對其味道讚不絕口,「價格也很實惠」。
顯然,這麼多年來,社交圈裡千篇一律的「星巴克」LOGO已沒有新意,「喜新厭舊」的消費者好像迫不及待要為其找個替代者。這正是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等新品牌的機會。
原生數位化的線上線下一體化
「零售氪星球」曾探訪過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聯想橋店,需要下載App,然後在App菜單上購買付帳,自己去櫃檯取咖啡。套用一個時髦的新零售說法,自誕生的那一刻起,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就是一個無人收銀零售店,只有咖啡師們在櫃檯後忙碌地製作咖啡飲品,你可以在等候的時候不時的在APP上點擊視頻查看全程透明的咖啡製作過程。
這不只是省下一個收銀員的人工那麼簡單,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自帶網際網路基因,沒有傳統線下連鎖整合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焦灼,是一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原生數位化企業。
換句話說,消費者可以實現全渠道消費體驗,無論到店,自提,還是外賣都可以App一鍵下單滿足。
對瑞幸咖啡來說,這意味著可以從顧客買到第一杯咖啡開始,就可以完整勾畫其消費軌跡,提供針對性營銷。而全數位化的運營和支付,除了降低了門店運營難度,還讓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徹底成為一個數據驅動運營的咖啡館。
「就補貨和促銷設置而言,每個咖啡館的管理不是我們憑經驗決定,而是消費者大數據決定的。」錢治亞告訴「零售氪星球」。
從去年11月到現在,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總部團隊已有300多人,這其中,大部分是系統研發人員。從App運營,多渠道協同,如果要做更大的生意,運營管理、智能補貨、庫存管理、調度智能物流、打通更廣泛的會員體系,一套強大的數位化系統對瑞幸咖啡很重要。
創始人的底氣
嚴格來說,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並不是第一次創業。
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
2007年成立的神州租車,2014年在香港上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租車公司。2015年1月正式運營的神州專車,18個月後,作為國內首家網約車概念股,成為新三板實業板塊市值最大公司。
無論神州租車還是神州專車,錢治亞都是創始團隊成員,並先後擔任COO。作為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團隊的重要一員,她既有運營管理全國超過1000家線下門店的經歷,也有在兩年之內打造出一個全國性網約車知名品牌的網際網路工作履歷。只不過,這次,錢治亞是從已習慣的幕後走到臺前。
所以,去年11月,她離開工作了13年的神州優車集團,決心要從一個咖啡重度愛好者轉型成一個野心勃勃的新咖啡品牌生意的創辦者時,她的前老闆陸正耀成為她最鼎力的支持者,積極幫她介紹資源,並借款給她,加上個人和團隊籌款,錢治亞為創業一共準備了10億人民幣初始基金。
迄今為止,第一家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門店開業才不過2個月,錢治亞就定下2018年5月開出500家直營門店的目標。強勢布局,形成規模化,搶佔消費者心智,也為後面更大的市場野心快速驗證。
這可能是過去30年,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也未曾達到的目標。即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館星巴克,2009年在北京開出其中國第一家星巴克,用了18年,直到2017年,才一共在全國開出2800家門店。
錢治亞沒有慣常創業者那種常見的激情和狂熱,她是那種經歷過很多,低調內斂,精心計算,只打有準備之戰的人,她沒有透露目前在北京市場已開張的幾十家咖啡店的運營數字。但一位了解內情的神州員工說,幾十家開業門店的運營數字很不錯,超出了創始團隊的預料。
錢治亞透露,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創始人計劃在今年4月份啟動A輪融資,為下一輪的市場擴張準備更充足的「彈藥」。
出其不意地殺入廣闊新興市場,憑藉自身經驗背景、雄厚資金和運營能力上強大的優勢發動市場衝擊「閃電戰」,瑞幸咖啡來勢洶洶。
但是,正如錢治亞所說,這麼大的中國市場只有一個「星巴克」並不合理,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孕育出一個知名並且像星巴克那麼大的 「咖啡品牌」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