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書單如果你5月1日不出去,就足夠看這10本書了

2020-12-10 小思念的天空

你和我一樣糾結在五一假期裡嗎

我們出去吧。我們對這種流行病仍有戚戚的想法。

我們呆在家裡吧。我想我浪費了如此美好假期。

針對這一困境,我今天特意為大家挑選了10本旅遊方面的書籍。

讓不出門的你也欣賞世界的美麗。快和我一起往下看!

1、 國內的

一。每一頁都值得流淚

中國太大。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完成中國。

有這樣一本書,經過三年的打磨,匯集了中國土地所有權精華,是最美的中國紀錄片。

這本書涵蓋了365部191攝影師的作品,每一部都是視覺大片,讓你再次領略中國的美麗。

《這裡是中國》由人民網、中國青藏高原研究協會和星空研究所聯合製作。這是送給新中國70周年的禮物。

封面採用浮雕凸出技術,根據相同的海拔比例,製作出高山、丘陵、沙漠、盆地、平原的凹凸手感,以及河流般的動靜脈,一目了然,清晰可辨。

掩護救援技術實拍

翻開書本,從章節安排上看,書本也採用「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劃分。

為了公布照片的細節,書中特別設計了三個完整的拉頁,最大長度為1.8米。

這本書有大格局,偉大的創造力和偉大的書法。同時,也是一絲不苟、一絲不苟的。它就像一幅精美的畫筆。讓我們看看美麗中國讓世界聞名,讓中國人民充滿信心。

2。《西藏,改變一生的旅行》:旅行西藏的必要指南

俗話說:「想去西藏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去過西藏,而無時無刻想去西藏的人,是因為他去過了西藏。」

尼瑪達娃是《西藏,改變一生的旅行》的作者,他是一個在一生中被西藏改變的人。

大學畢業後,作者去了西藏。在中國最小的縣摩託呆了三年後,他選擇回到上海。五年後,他意外地回到了西藏和西藏。

他的命運是曲折的,他的腳步從未停止過。他說:

「如果你要選擇一條路去走,那麼就選最難的一條」

這本書是作者10年個人經驗的結晶,包括「西藏簡史、西方人眼裡的西藏、內地人眼裡的西藏,禁地的傳說,暮色裡的貴族世家, 雪域奇葩藏醫藏藥,高原精靈藏羚羊,喜馬拉雅雪人之謎,藏獒……」

這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西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現象,可以稱之為西藏指南,由每個即將開始西藏或嚮往西藏文化的人編寫。

三。《江城》:從外國人的角度看90年代中期中國

27歲的牛津大學文學碩士英語;曾自助旅行跑完半個地球美國年輕人1996年參加了中國腹地的和平隊,並在四川涪陵師專擔任了兩年的英語教師。

這本書是彼得海斯Le寫的,他記錄並思考了這種特殊的經歷。

作者說,這不是一本關於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中國在一定時期內的一小部分。

但事實上,通過這本書,作者勾勒出了一幅中國西南小城鎮90年代中期的社會圖景,反映了小人物在文革、計劃生育、改革開放、國企改革、三峽大壩建設等社會中的命運起伏。

南方人民周刊點評:作者的作品是真實的中國,一些生活在中國的年輕人並不知道或拒絕知道。

四。《從大都到上都》:用腳步量元朝帝王之路

元朝的元上都是由馬可波羅寫的都城,曾經是無數西方人夢想的夢想之城。今天,只有廢墟。

至於歷史學家羅新,這始終是他心中的困惑和好奇。

所以他決定每年走元朝皇帝的路線,從元大都(北京)一步一步走到內蒙正藍旗。

他走了大約15天,一步一步地測量了450公裡的中國河。回來後,他用九個月的時間寫了這本書《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

說:「對於許許多多層面的現實中國和中國社會來說,我們這些象牙塔裡的研究者很大程度上只是旅遊者,只是觀光客。」

這一次,羅新從書中的象牙塔中走出來,並按步驟測量中國。

5個。《尋路中國》:以自駕遊的形式呈現中國社會變遷與城市化進程

這本書是作者海斯le中國紀錄片三部曲的結尾,而《尋路中國》是迄今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以其獨特的視角看待外國人表現有「一些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真實中國」。

作者運用各種廣羅收集歷史資料的能力,以及溫和、寬容、善良的世界觀,確保書中的每一個描述都準確細緻。

這種準確性主要來源於它對細節的極其深刻和驚人的還原。另一方面,它來自於對中國及其人的本性的獨特而客觀的描述。

如果說《江城》在支持小城市教育的過程中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寬容而深刻的故事和淡淡的溫情感,那麼《尋路中國》在精細的結構設計中給讀者帶來了中國城鄉巨變的深刻思考。

本書還深感遺憾的是,這就是活著的中國,這是普通中國人在中國快速發展過程中的真實體驗。

2、 外國物品

一。《門外漢的京都》:在京都中寫出最有見地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舒國治是臺北人,是最有趣和講故事的兩個人之一。

他似乎永遠都在在路上,在城市大道上。七年後,回到臺灣定居下來後,唯一要回去的城市是京都。問他為什麼,但他能回答他的疑問。

一次次在京都巷中遊蕩,舒國治自嘲是京都外行,不願登堂入室,只在門外遊蕩,卻能看到被普通人忽略的風景。

他還試圖回答為什麼是京都: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歷唐宋百年過客」,為了竹籬茅舍,為了村裡的稻田,為了小橋流水,為了大橋,為了山門長牆,為了氧氣,甚至為了睡覺。

這本書被公認為是京都中最有見地的一本。這是一篇城市步行指南和旅行散文。

舒國治說京都看起來像大觀園,「人流連其中,左右逢源,一輩子待著便哪兒也不去,亦稱足矣」,當人們想到好風景時,就會想到京都。

2。讀了這本書,焦慮的人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

位於孟威村,寮國的一個旅遊景點,與世界隔絕,沒有信號,沒有電,沒有網絡,卻保持著原始而簡單的自然風光和風俗習慣。

旅行者這樣描述,「有些旅行者只想到這裡住兩天,可收拾行囊時卻發現已經待了幾個星期。」

受這句話的影響,著名的旅行家小鵬來到這裡,寫下了《孟威村的雨季》。

有人說,如果你想浮躁冷靜,讀這本書。

風景迷人,生活簡樸原始,人們自給自足,日出時工作,日落時休息,與所有外部信號隔離,因此旅行者人們不得不放棄電子產品,融入當地。去釣魚,遊泳,體驗當地人的文化習俗聊天,和陌生人交談。

作者說:「如果想獲得內心的平靜,就一定要穿越茫茫黑暗。」在這本書中,你可以找到你長期失去和平。

三。一個人和一座城市的自傳

這本書是土耳其作家奧二漢帕慕克的自傳。

奧erhan帕慕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者是歐洲的傑出小說家。生於伊斯坦堡,從小學習繪畫,大學主修建築學。

對於帕慕克,伊斯坦堡一直是一個城市充滿帝國遺蹟的地方。唯一的城市的「呼愁」早已滲透到少年帕慕克的身體和靈魂中。

現在,作為一名作家,帕慕克以其獨特的歷史感和卓越的描寫才能,重溫了家族的秘密歷史,探索了舊時的語境,拼貼了當代伊斯坦堡的城市生活。

隨著記憶的增長,我們可以看到他失落的美好時光,了解城市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歷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悲哀。

「伊斯坦堡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依附於這個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寫的不僅僅是個人歷史,還有這段城市歷史。

四。《西班牙旅行筆記》:在西班牙中寫出最好的旅行書

這本書的作者林達是幾個美籍華人作家的化名。丈夫是丁鴻富,妻子是李曉林,他們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1991年,他搬到美國。

琳達的書在大陸很受歡迎。琳達也被稱為「介紹美國最好的作者之一」。

《西班牙旅行筆記》描述了作者在西班牙中的旅行經歷。面對西班牙這是充滿異國情調和豐富多彩的歷史、藝術、人物和宮殿、教堂,城堡和其他文化精華。

作者在描述其無與倫比的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同時,還將這片土地上幾千年來發生的故事融入到漫遊的行程中——製作帝王將相、戰火和山川風景,尤其是貫穿全書的向現代國家遷移的過程。

它不僅能讓讀者欣賞西班牙的迷人風格。它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西班牙的深刻歷史,了解其深刻而富有啟發性的社會演變過程。

5個。《帶一本書去巴黎》:去巴黎把這本書帶來

有人對這本書的評論如下:「去巴黎帶上這本書就夠了。」

《帶一本書去巴黎》仍然是典型的Linda風格。從旅行者第一人稱的角度,我們可以通過著名的建築和紀念碑羅浮宮,協和廣場,凡爾賽宮講述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

《帶一本書去巴黎》從生活的細節出發,通過自己的觀察來書寫歷史、社會、文化等方面,閱讀引人入勝,非常代入感。

琳達這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時時刻刻記得中國,與祖國相比,文字隨處可見。

比如革命前的法國、相對於中國宮廷,以及法國皇室的浪漫氣氛就特別濃厚。一大群貴族對王室沒有應有的恐懼和尊重。

就這樣,琳達帶我們從歷史、政治和藝術的各個方面重新認識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巴黎。如果我去巴黎,我想帶這本書就足夠了。

3、 寫在結尾

無論是讀書還是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別擔心五一假期。我們走不了多遠。通過這十本書,我們仍然可以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旅遊書單如果你5月1日不出去,就足夠看這10本書了
    你和我一樣糾結在五一假期裡嗎我們出去吧。我們對這種流行病仍有戚戚的想法。我們呆在家裡吧。我想我浪費了如此美好假期。針對這一困境,我今天特意為大家挑選了10本旅遊方面的書籍。讓不出門的你也欣賞世界的美麗。快和我一起往下看!1、 國內的一。每一頁都值得流淚中國太大。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特別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越了大部分的關於提升閱讀能力的書籍,被許多讀者奉為閱讀聖經。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如果你也想提升閱讀能力,這3本書不妨拿來讀一讀,相信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 高曉松給馬雲開書單,1萬本書裡他重點推薦了這4本
    所謂的「馬雲的書單」,其實並不是馬雲自己所列的書單,而是馬雲讓高曉松列的書單。高曉松稱馬爸爸之前說一年要讀1000多本書,於是他就給馬雲開了1萬本書的書單。在節目中,高曉松選了4本他認為最重要的書。究竟是哪4本書,從1萬多本書的書單中脫穎而出呢?第一本,是王小波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萬壽寺》。《萬壽寺》是王小波奇想與荒誕的結晶。
  • 年輕人應該看的35本書(書單自製)
    本文所推薦的35本書,都是我親自看完並且覺得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希望可以幫到你!1、《社會心理學》戴維·邁爾斯這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學教材。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都要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所以掌握常見的社會心理就很有必要。
  • 豆瓣8.0以上,去日本旅遊你需要帶上這10本書!
    去過日本幾次,每次看到一些跟歷史人文相關的景點都想起,嗯,如果當時那本書多讀一下就好了。所以這次推薦,就是去日本旅行你可以選擇閱讀的書單,希望你能收藏並喜歡。如果想看其他目的地的書單,也歡迎留言哦。1. 《東京見便錄:窺看廁所「大」「小」事》作者: 齊藤政喜譯者: 林佩儀 / 阿夜豆瓣評分:★★★★★ 8.1
  • 給迷茫的你,推薦這1本書
    視頻號已上線,我們會在這裡和你#用1本書解答1個問題第1期關鍵詞:迷茫你一定在身邊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心事重重,怨念頗深,覺得世界不公。總想做點什麼,可是一想到可能很麻煩,他們就會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辦呢?
  • 全球in旅行書單,9本書帶你深度了解世界!
    無論你去哪裡,好書永遠是對旅行者最好的慰藉。國慶假期,出去玩一定要帶本好書在身邊,尤其是一本應景的、能幫你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書。這次推薦的「全球in旅行書單」,以經典文學和人文關懷深厚的歷史書為主,9本書,送給熱愛旅行以及閱讀的值友們,願你們在步履不停的同時,能更好地感受所到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留下值得回憶的經歷。
  • 情感心理書單|願這6本書給你自我探索的勇氣
    常見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與生活》就不推薦了,換換口味。《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第一本很好讀。作者是多年對抗抑鬱症的插畫家,寫這本書,旨在讓更多人了解抑鬱症。邱吉爾曾說過「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張國榮在2003年4月1日從高樓一躍而下,人們在巨大的惋惜中只看到了死亡,諷刺的是對他來說,那或許是重生。抑鬱症患者每天都活在黑狗的陰影裡,與絕望作鬥爭。
  • 2019年書單:我讀了40多本書,想推薦這10本給你
    都說好書貴在精不在多,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出版社的營銷水平太強大,對書的推介往往言過其實,導致這一年看了不少不怎麼樣的書。梳理完我的2019年書單,精讀和泛讀總計有40多本,值得推薦的卻僅有10本。下面按照不同類型,分三部分推薦給大家。
  • 未成年的性行為,你怎麼看?丨3月書單
    這本書拆穿了完美親密關係的假象,比如承諾、安全、穩定,同時又浪漫、激情、冒險,是不可能的,尤其適合那些對親密關係還沒有足夠清醒認知的人看。 書中的內容包括「為什麼婚後很快沒了激情?「、」為什麼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對彼此沒有欲望了?「」愛和性,哪個更重要?「、」為什麼婚姻美滿兒女雙全,我卻仍感到孤獨?
  • 熱搜書單推薦:論獵奇和重口本書單還沒怕過誰,5本不敢看的作品
    不是要與溫瑞安相提並論,拋開其他不論,本書確實從心路歷程、行文轉折、布局的合理性等等方面更勝《俠少》一籌,其社會意義更遠勝之。這本書更像一本社會小說,王天逸的改變和經歷難道不是折射你我這樣的沉默大多數嗎?
  • 5月讀書總結,讀了10本書推薦這3本
    2020年已經過去5個月了,你的閱讀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呢。唯一的缺點是每讀完一本書都需要手動一一輸入,但只要習慣了就好了。5月閱讀的這10本書裡面有科學新知2本,小說2本,散文隨筆1本,訪談評論1本,歷史1本,閱讀及寫作1本,漫畫繪本1本,精進工具1本。讀的比較雜,今天給大家推薦其中的3本。
  • 5月讀書總結:讀了10本書推薦這3本
    2020年已經過去5個月了,你的閱讀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呢。我這5月份一共讀了10本書,如下圖所示:5月閱讀記錄自從去年開始,就選擇用這種方式來做自己的閱讀記錄,比較適合我每年讀100本書的目標計劃。這樣的話你的讀書進度、閱讀速度和閱讀分類等都比較直觀明了。唯一的缺點是每讀完一本書都需要手動一一輸入,但只要習慣了就能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其樂無窮。5月閱讀的這10本書裡面有科學新知2本,小說2本,散文隨筆1本,訪談評論1本,歷史1本,閱讀及寫作1本,漫畫繪本1本和精進工具1本。讀的比較雜,今天給大家推薦其中的3本《書情書》、《仿佛若有光》與《人類大瘟疫》。
  • 勵志書單 | 這10本書送給正在奮鬥的你
    今天推薦的勵志書籍會讓你明白:當生活打敗你的時候,你需要振作起來,去證明生活錯了。相信每個人都會在閱讀中逐漸把握自己,不再迷失方向。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連結,可一鍵保存書單到Cloud!01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
  • 2018年1月閱讀書單
    應該是第37次發閱讀書單了,有一天晚上把最近三年看的書目瀏覽了一遍,發現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好久沒讀大部頭的書了。這就是有時候為了追求數量忽視了閱讀的平衡,習慣不好,要修改。另外,發現了一個比較省力的書單整理方式。
  • 我的生活,不可能這麼壞!||10月書單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搬出來翻,一邊看一邊笑成傻子,心情也隨之好了起來。今天就給推薦一些我最愛的漫畫書,一起爆笑吧!很多漫畫的靈感,就來自我們的真實生活,比如早上討厭的鬧鐘、漫長的會議、永遠掛在嘴巴上的「減肥」.讀完這本書,看完這些搞笑的漫畫,就會覺得生活沒有那麼壞,也沒有那麼糟。一樣的漫畫,不同的人,不同心境下,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常讀常新。
  • 2019年,我讀了123本書,送你一份私人書單
    如果你想要看我讀過了什麼,可以關注我的豆瓣帳號:豆奶小姐的慢生活我選的書,大多是以心理學、文學為主。· 解決「精神需求」的問題 ·這類人不管身處何方,都需要讀書,也許是一周幾本,也許是隨身攜帶一本書,他們把書當作精神食糧、靈魂伴侶,不讀不舒服。不知道你是屬於哪一類?
  • 新年書單 | 讀了100本書,最愛是這10本!!!
    讀書是否在你的日程上? 貼心如我及時送上一份新年書單,來自我的2020年度TOP10。 挑選過程大致是從年度100本書單中篩選出35本五星書單,再從中挑出愛的難捨難分的10本,希望給你的假日書單多一份選擇~ 1.
  • 精選書單|2020年必讀的十本書
    ——培根書單簡介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5本,其中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而2020年4月23日就是世界讀書日了,不知道大家今年的閱讀計劃是幾本呢?如果還沒有計劃好,那這份書單值得收藏。
  • 看完這5款書單,你也可以成為設計師!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世界上的美麗非常多,關鍵是你的眼睛是否能發現,那麼怎樣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呢?快來看看以下這5本書單,輕鬆提高你的審美能力!1、《BranD》這是一本關於品牌商業設計的雜誌,分中英文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