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日報
12月16日,《金華日報》專版刊發《九年創建 蝶變東城》一文,點讚東陽提升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環境。
2011年,東陽分別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創建工作。9年來,東陽市圍繞建設「影視旅遊名城、經濟文化強市、生態宜居東陽」的總體目標,推動「歌山畫水」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一個個鏡頭展示著東陽城市面貌蝶變,也記錄著東陽市民在城市創建中收穫的幸福與喜悅。
鏡頭一 江濱景觀帶
成市民運動好去處
幾乎每天傍晚,東陽市民王先生都會到歌山畫水公園跑步。彩色塑膠跑道,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是他選擇在這裡鍛鍊的原因。
以前,王先生經常在馬路邊跑步,路上車多,路況欠佳,跑得並不暢快。後來,歌山畫水公園建成,他便轉移「陣地」。鍛鍊一段時間後,他發現來公園跑步健身的人越來越多。「全民健身成為社會新風尚,江濱景觀帶滿足了老百姓健身的需求。」王先生說。
東陽江江濱景觀帶是東陽園林城市創建的一大亮點,規劃總面積461.41公頃,東西跨度長達12公裡。景觀帶沿東陽江水系而建,現已建成歌山畫水公園、親子公園、節慶廣場等13個各具特色的公園。植物品種豐富、功能配套完善的江濱景觀帶不僅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成為市民戶外運動以及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創建回放:
打造「綠滿東陽」城市金名片
東陽市於2019年創建成為「國家園林城市」,通過創建,營造了「天藍、水清、山綠、地淨」的城市環境,打造「綠滿東陽」的城市金名片。
東陽市近年來相繼新建休閒健身公園、望江體育公園、東峴峰公園等一批規模較大、特色突出的城市綠化工程,城市綠化面積新增160萬平方米。
在道路綠化更新方面,東陽市堅持道路基礎和道路綠化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基本做到路通樹綠,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96.90%,林蔭路推廣率達到80.10%,道路綠化已形成遍及市區的綠色網絡。
此外,東陽市積極打造園林綠化精品,提升城區公園的整體品位,綠化、美化、亮化公園環境。
據統計,近年來,東陽市累計投資6.7億元,新增園林綠地面積279.44公頃,達到1553.44公頃,截至2018年年底,綠地率達到35.87%,綠化覆蓋率為40.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3.28平方米。
鏡頭二 廢氣淨化裝置
解決環保治理難點
車間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經過管道運輸,被輸送至巨大塔狀裝置,進行集中焚燒處理,12月4日上午,在浙江普洛康裕製藥有限公司廠區,RTO熱廢氣淨化裝置正開足馬力作業。
據了解,製藥類的化工企業,生產原料經過化學反應本身就會產生大量揮發性有機物,這類氣體的末端處理一直是企業環保治理的難點。
2017年,根據「藍天保衛戰」要求及企業自身發展需要,普洛康裕製藥有限公司投資1800多萬元,購置RTO熱廢氣淨化裝置。
企業相關負責人謝秀榜介紹,RTO裝置工作時,有機廢氣經過蓄熱室預處理後進入氧化室,經過加熱升溫,廢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引風機引入鹼液噴淋吸收塔,洗滌後排放。「裝置每小時能吸收2萬立方米的揮發性有機物,去除率能達到98%。」謝秀榜說,環保部門還在裝置上安裝了在線監測儀器,可對揮發性有機物數據進行實時在線監測。
創建回放:
藍天碧水淨土清廢行動讓環境更美
近年來,東陽市以「建設美麗東陽,創造美好生活」為目標,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實施藍天碧水淨土清廢行動,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力開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該市已累計投入創建資金100億元,用於城鎮汙水處理廠、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汙水管網、重點行業環境汙染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態廊道等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市域環境質量保持穩中向好,取得顯著的創建成效。
今年1—11月,東陽兩江流域7個省、金華市控制地表水斷面水質按年均值統計,三類(含二類)水質斷面7個,滿足功能要求斷面佔100%,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初評結果為優秀,飲用水源地水質月均值達二類水質標準,水質量穩定。環境空氣PM2.5平均濃度為23微克每立方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2.87,兩項指標排名金華地區前列;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8.8%,較去年同期提高6.3%。
鏡頭三 老舊社區
「顏值」大變樣
衛生死角變精緻花壇,惡臭水溝被整潔水泥路取代……12月7日下午,吳寧街道西街社區負責人張鵬麗又一次來到金澤巷小區巡查,乾淨清爽的巷子,每戶人家門口潔淨的分類垃圾桶都在向人們述說著小區在城市創建中發生的改變。
西街社區地處東陽「老城區」,社區破舊房多,留守老人多,外來人員租住多,是東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中的「老大難」問題。
七拐八彎後,張鵬麗來到金澤巷小區一方空地,「這裡原先是一處垃圾坑。」由於周圍人口密集,垃圾量大,邊上的居民終日生活在惡臭中。在創建工作中,社區下定決心,對該小區內所有衛生死角進行徹底整治,並投入400多萬元,對小區道路進行硬化。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西街社區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在長效機制的建立方面,西街社區在健全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基礎上,率先在吳寧街道設立試點,以居民小組長為網格長、共建單位成員為指導員的四級網格結構,進一步細化職責分工,激活部門資源。
創建回放:
市民在國衛鞏固中得真實惠
東陽市於2015年3月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稱號,2017年通過首輪國衛覆審,再獲「國衛」殊榮,並於今年通過第二輪覆審省級考核。近年來,東陽市高度重視國家衛生城市鞏固提升工作,始終把鞏固提升創建成果作為打造城市品牌,樹立對外形象,建設「兩富」「兩美」東陽的重要舉措來抓。
通過近三年的鞏固提升,東陽市城市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城市日常管理有了進一步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有效改善了該市的生態環境、文化環境、人居環境、社會環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基本實現由「衛生」向「美麗」「健康」轉變的目標。
鏡頭四 「啄木鳥」監督
解決不文明行為
「東陽市外國語學校附近三個消火栓在放水。」「東陽市人力資源市場附近的紅綠燈不亮。」……在「啄木鳥」市民監督團的微信群中,不時有監督員通過隨手拍方式,發布不文明行為和城市管理問題。
「啄木鳥」監督團成立於2018年,成員來自社會各界,有東陽市道德模範、兩代表一委員、志願者及市民群眾等。
「啄木鳥」會客觀公正地對行政中心、醫院、車站、商場、景點等窗口行業的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不文明行為;對社區房前屋後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城市亂象和道路、公共設施破損等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他創建工作的問題進行監督,並對市民的不文明行為開展「隨手拍」。
東陽市義工協會會長杜時航也是監督團成員,「對於我們提出的問題,相關部門的反應蠻及時的。」
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需要全體市民共同參與。目前,東陽已有七大志願服務聯盟,68支市級志願服務隊,2000餘支鎮村級志願服務隊,102個志願服務項目,積極常態推進志願服務活動,在全市營造「人人爭當志願者,人人參與志願服務」的濃厚氛圍。
創建回放:
深入推進文明好習慣養成工程
全國文明城市是體現城市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含金量最高、綜合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工作品牌。2018年2月14日,中央文明辦正式將東陽市列為2018—2020創建周期的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入場券。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東陽市從謀劃整體部署、搭建工作平臺、出臺實施意見、分解工作職責、完善考核機制等入手,精心設計工作載體,積極營造創建氛圍,強化工作督導檢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以來,東陽市深入推進文明好習慣養成工程,大力開展「公筷公勺 文明用餐」「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等公益宣傳,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紮實做好「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架構,全力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原標題:《九年創建,蝶變東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