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巴德是土庫曼斯坦的首都,坐落在土國南部的卡拉庫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處,和伊朗相望。
最初的阿什哈巴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鄉村,村民們從村南的科佩特山開採石灰石燒製成石灰,然後粉刷房屋。
19世紀末期,為防止「日不落帝國」從其殖民地印度經伊朗北上,沙俄在村裡設立了軍事據點,不久又鋪設了直通裏海的鐵路。
機場
到了蘇聯時期,阿什哈巴德已經發展成為鐵路沿線上一座以俄羅斯居民為主的富庶邊陲小鎮。
在蘇聯作家克塞列夫筆下,當時的城市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清澈的、陽光充足的、寬闊的城市,城內有筆直熱鬧,然而卻不喧囂的街道,道旁栽著槐樹、崖柏、皂莢樹、榆樹、法國梧桐;有磚頭砌成的、間或充滿著流水的狹窄的小溝。」
憲法柱
而當我們的車隊徐徐駛入阿什哈巴德時,我眼中的城市是這樣的:寬闊、整潔、安靜的街道,精心修剪過的大片公園綠地,快樂地噴出一串串水花的噴泉……最讓人心旌蕩漾的,是那些雪白亮潔的建築物,它們在八月炫目的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恍惚間,我彷佛置身於一個美妙絕倫的童話王國!
阿什哈巴德,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白色之城」。在這個城市中,一塊面積450萬平方米的區域裡竟然有543幢用白色大理石裝飾的新建築,難怪它也被吉尼斯世界記錄評為世界上白色大理石建築最多的地方。
如果是老房子,牆壁就用石灰刷成白色。阿什哈巴德,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白色大理石之城。
位於市中心總統府廣場的中立柱,是阿什哈巴德重要的標誌大型建築。
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18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賦予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國地位,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土國於1998年建造成了這根有三個支撐腳的大柱子。
中立柱
三個支撐腳,分別代表新土庫曼斯坦三個不可分割的基礎:中立、獨立和民族團結;塔基上方的塔柱高91米,象徵土國於1991年獲得獨立;柱頂端12米高的尼亞佐夫總統金像,總是跟隨太陽的方向旋轉。
中立柱頂部
這根看起來簡潔、質樸的白色柱子,是土國和平和開放的對外政策的象徵,是對世界各國友好態度的展示,是對人類幸福未來的樂觀和信心的表現,建築物意味雋永如斯,誰又能不來觀望呢?!
基普恰克清真寺,能同時容納1萬人做禮拜。除了拱頂是薑黃色的,其他部位全都是白色。拱頂直徑達50米,地面至拱頂高5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獨頂清真寺。寺外環繞的4個高91米的宣禮塔,也都是白色的,四個塔的高度,就是土國宣布獨立的年份。
基普恰克清真寺
白色的阿什哈巴德摩天輪,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摩天輪,被載入了世界吉尼斯記錄。
摩天輪
幸福宮,看起來協調、穩重、踏實,也是純潔的白色。土國的青年人們來這裡登記結婚並舉行婚禮。兩個正方形組成的八角星,代表著家庭的和睦、美滿與幸福。
幸福宮
幸福宮
建在海拔1000米高山上的白色國家電視臺塔,共30層,高211米,也被吉尼斯載入史冊,是世界上最大的星型建築。
國家電視臺塔
土庫曼星辰飯店,形狀頗似飛船,和杜拜的帆船酒店頗為相似。
土庫曼星辰飯店
庇護者紀念碑,是為現任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建造的:他們的英武慈祥的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身著民族服裝,頭戴民族小皮帽,騎著土庫曼斯坦的民族瑰寶——汗血寶馬,右臂有力地抬起,好像在和他的國家的人民致意,又彷佛是指揮著人們朝著一個方向前進。他的手前,有一隻和平鴿,這讓我再一次想到「和平與發展」這個當今世界的主題。
庇護者紀念碑
整座碑高21米,頂部異常珍貴的總統、天馬和和平鴿,是包著24K金箔的銅質材料;而略微前傾著的巨大基座,也是潔白的大理石雕刻成的。
此外,你還可以看到「烏古斯可汗和他的兒子們」的噴泉式紀念碑,汗血寶馬紀念碑、著名詩人Magtymkuly的紀念碑、尼亞佐夫母親的紀念碑……這些建築物,不管是蘇聯風格的、傳統伊斯蘭風格的還是具有現代氣息的高樓大廈,全都是以白色大理石為主要建材建造的。
汗血寶馬紀念碑
噴泉,是阿什哈巴德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精美絕倫的建築物前、廣場上、公園裡,甚至道路隔離帶上都設置了造型各異的噴泉,是真正的「噴泉之城」。
其實,阿什哈巴德曾經也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在1948年,它還遭遇到了重創。10月6日凌晨1點,一場裡氏9級的地震,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裡,幾乎將整個城市夷為平地,約有18萬人在睡夢中遇難。
10年之後,阿什哈巴德開始重建。到1962年,卡拉庫姆大運河貫通至此,城市缺水的現象得到了根本改變。
1991年獨立後,阿什哈巴德從蘇聯的邊境重鎮成為了一個新生國家的首都。第一任總統尼亞佐夫決定把阿什哈巴德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白色大理石城、水城和綠色之都。宮殿、機場、政府大樓、紀念碑、噴泉、各種雕像、公寓……所有的建築全由來自伊朗的白色大理石建造。新建築由法國建築大師統一設計,土耳其人一攬子承建。
有領袖雕塑的噴泉
現在,市內主要街道的兩側都鋪設有一條寬半米左右的水渠,用以澆灌著路邊的花草樹木,城區及周邊到處綠樹成蔭、繁華似錦;誰又能想到,這是一個被黃沙覆蓋著80%土地的國家的首都呢?!
童話的王國,必然有童話的故事。
總統府
在這個國家,雖說人們的工資不甚可觀,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費水平卻低到幾乎無一人消費不起:所有公民都可享用到免費的電、水、鹽、天然氣,公用交通的付費也只是象徵性的,汽油的價格低到不可思議。
這些消費者剩餘,是隨處懸掛著的「祖國,人民,土庫曼巴什」、「21世紀將是土庫曼人的黃金時代(總統語)」標語的具體體現;從城市裡隨處可見的、的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像可以看出,土庫曼斯坦國的人民對他們的「庇護者」也是非常敬重和愛戴的。
童話的王國,也有著它獨自的特點——美麗、神秘,卻也專制、封閉,甚至有些遙不可及。
在土庫曼斯坦的三天,我們整整一隊人馬和外界失去了聯繫。
入住阿什哈巴德的酒店後,終於聽到可以上網的好消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以失敗告終。聽說有隊友勉強以2G的網速給家人和朋友報了平安,心裡好生羨慕。
但更讓我羨慕的,莫過於土庫曼女子身上的傳統服飾:像傣族姑娘一樣長及腳踝的筒裙,束腰,色彩多鮮豔靚麗;走起路來,衣袂隨風飄曳,似清風扶柳。未婚的姑娘,一律留著及腰的麻花大粗辮;已婚的婦女,則用一塊五顏六色的頭巾把頭髮包紮起來,像在頭上倒扣了一個肯德基全家桶。
可惜,這些熱情奔放的衣著,卻遮蓋不住她們內心的矜持。
對於和她們打招呼的人,大多回以禮節性的一笑,臉上還或多或少地附帶著些嫌棄;甚而至於,也有不予理會的,那場面多少還是有些尷尬的。這還不算什麼,倘若你把照相機的鏡頭對準她們,她們便像是腳底抹了油一樣,很快就走開了。
我們同行的一位攝影家,經過孜孜不倦的努力,終於找到了一名女職員模樣的人肯與他們合影留念。這張合影照,現在想必該已是一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了吧!
男子們的裝束也很有趣:西裝革履配民族小帽,這恐怕在世界各地都是妥妥的潮款呢!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阿什哈巴德,這個世界第四大天然氣儲備國的首都,通宵達旦地亮著燈火。
乾淨利落的街道上和美麗的公園裡空蕩蕩的,燈火闌珊處,只有幾個巡邏的警察,很少有別人行走駐足,大家不禁為這個極度奢華的都市驚嘆嘖舌!
我們的車在寬闊的道路上駛過,一幢幢雪白耀眼的白色「宮殿」從我們面前閃過。
路經總統府前面的總統大道時,大家想要停下來拍照,卻被導遊阻止了。原來在這個城市,絕大部分人物和建築群是不允許外國人拍照的,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更是如此。
市政廳
想到白天街道上看到的那些對攝像頭極度過敏的巡邏士兵,他們只消看到有人拍攝,就會比手畫腳、大喊大叫,甚至跑過來要求拍照的人刪除照片,心裡又是一陣感慨唏噓!
也許,是無法忘卻先前那場刻骨銘心的大地震;也許,是身處一向不那麼太平的中亞地區之故;也許,拘謹內斂就是這個城市和民族的文化特點……總之,我隱約感覺到,無論多麼華麗的外表,都掩蓋不住這個新興的現代化大都市的真性情,那就是——矜持!
註:少量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