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第一次有幸到訪阿什哈巴德,這片以白色大理石聞名世界的城市,這片鮮有外國遊客到訪的神秘土地。穿梭於高聳入雲的獨立柱、宏偉壯觀的中立門、現代感十足的奧運村,在恢弘與磅礴中感受阿什哈巴德的昨日與今朝;徜徉於卡拉庫姆沙漠邊緣的綠洲,流連於承載著土庫曼人千年積澱的國家博物館,感嘆歷史的厚重與文明的奇蹟……如今,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全面推進,阿什哈巴德逐漸對世人揭開神秘的面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等待探尋這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阿什哈巴德是土庫曼斯坦的首都,也是其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中心。阿什哈巴德始建於1881年,城市名意為「愛之城」。雖為「愛之城」,卻未受到應有的眷顧,1948年一場大地震幾乎摧毀了整個城市,直到1958年才得以重建。
如今的阿什哈巴德是一座「白色之城」。土庫曼斯坦首任總統尼亞佐夫決心要把阿什哈巴德打造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白色大理石城,重金聘請法國建築師設計並親自審定設計稿。經過多年建造,阿什哈巴德成為世界上白色大理石牆面積最大的城市,全城白色大理石牆面積高達450萬平方米,當之無愧是一座「白色之城」。
阿什哈巴德是一座「不夜城」。它的「不夜」並不體現在人來人往的熱鬧,而是夜間也依舊宛如白晝的光亮。雖然由於人口密度低,城市處處顯得空曠而寂靜,但每到夜幕降臨,無數白色大理石牆面在白色燈光的映射下,照亮天際,仿佛旭日不落,置身於這片「朗朗晴空」之下,就連人的心情也會變得明亮,這樣的「不夜城」讓人在中亞竟可得到極晝般奇妙的體驗。
阿什哈巴德是一座「綠洲之城」。儘管它位於土庫曼斯坦南部卡拉庫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處,身為沙漠邊緣,卻毫無沙漠痕跡。市內主要街道兩側鋪設有水渠和滴灌設備,用以澆灌花草樹木,街道兩旁綠蔭連綿不絕,無論是城市中心還是四周,到處瀰漫著濃濃綠意,一座花園城市就在沙漠之邊拔地而起,綻放著獨特魅力。
阿什哈巴德是一座「美食天堂」。胡椒、洋蔥、茴香、薄荷等一系列獨具風味的調料是阿什哈巴德乃至中亞美食的一大特色。抓飯、烤饢、烤包子等等美食充滿異國風情,顏色豔麗,噴香撲鼻,令人垂涎三尺,入口難忘。由於日照充足,阿什哈巴德的甜瓜、西瓜、葡萄等水果以及各類乾果更是「蜜意十足」,盛名廣播。
阿什哈巴德還是「油氣之倉」。土庫曼斯坦作為中亞油氣資源大國,據土官方公布的資料,石油和天然氣的遠景儲量達208億噸和24.6萬億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因此,在阿什哈巴德使用天然氣是免費的,給汽車加滿整箱油也只需30馬納特(約為人民幣60元),實在是比水還便宜。
阿什哈巴德更是「寶馬的故鄉」,2000多年前中國人鍾情的汗血寶馬正是從那裡經古絲綢之路跋涉到華夏大地,由此開啟了中土兩國人民源遠流長的友好情誼。1992年1月6日,中土發表聯合公報,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掀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土庫曼斯坦偉大詩人馬赫圖姆庫裡曾說過,「無論何時何地,最珍貴的莫過於良駒和朋友」。共建「一帶一路」讓兩國人民有更多的機會去深入了解對方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建設成就,在新世紀再踏友誼新徵程,快馬加鞭奔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短短一周時間,無法窺探神秘面紗後阿什哈巴德的全貌,即使如此,也足以令人魂牽夢繞、心嚮往之,更加期待再踏這片魅力的土地,更多探尋和發現阿什哈巴德耐人尋味的美。(楚凡易 北京學者)
(責編:楊牧、劉潔妍)
國際觀察:川普與美國媒體之間的恩怨川普就職一個多月來,除了忙於內政外交,還不忘與美國媒體較勁。從炮轟美國主流媒體在出席其就職典禮人群規模上「造假」、編造「假新聞」,到下令部分媒體禁入白宮,拒絕出席白宮記者協會晚宴……川普與媒體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詳細】
墨美邊境,夢想無法安放的地方長達3000公裡的墨美邊境,一直是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的主要通道。因為緊鄰美國,蒂華納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非法移民,他們來此是因為懷揣著前往美國的夢想,而在美國新政府嚴厲打壓非法移民的當下,進入美國已經十分渺茫。準備修建邊境牆、加強邊境管控、收緊移民政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