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館: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體驗戲曲藝術的精妙!

2020-12-12 浪跡遊玩說

如果你想同時認識香港以至華南地區的藝術及文化,就到香港文化博物館。

其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按照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散發著和諧之美。

但更吸引的是館內12個各有特色的展覽廳,「粵劇文物館」讓您置身戲棚和後臺,體驗廣東戲曲藝術的精妙。

其中包括「金庸館」展出武俠小說大師查良鏞博士(筆名金庸)的珍貴手稿、初版小說,以及私人物品如眼鏡、《射鵰英雄傳》屏風等逾300項展品。

李小龍展覽館,在這個別具特色的專題展覽,您可以走進香港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的世界。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美國李小龍基金會合作,向海內外收藏家和團體商借,帶來超過600多件珍貴的李小龍文物,從他個人、電影、功夫到文化現象等方面探討,讓您更全面地認識這位國際武術家以及他的傳奇人生。

相關焦點

  • 走進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香港攝影報導9月19日晚,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南音》、《仙姬送子》、《穆桂英招親》等粵劇曲藝及摺子劇目又一次在茶館劇場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席中有不少外籍面孔。今年1月開幕的戲曲中心,如今已經是粵劇及中國其他傳統表演藝術在香港表演最大的平臺,中心佔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內設大劇院、茶館劇場、演講廳等多個場地,適應不同戲種的表演需求。2019年恰逢粵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十周年,今年開幕的戲曲中心也藉此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
  • 香港文化博物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文林路一號,是香港一所綜合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及文化各範疇。博物館的設計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布局,並揉合現代建築技巧,極具特色。建築物以中 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平衡,蓋以中國式瓦頂,各展覽廳由遊廊連接。全館樓高5層,總面積達28,500平方米,其中設有12個展覽廳。除了六個定期更新的專題展覽外,博物館內有六個常設展覽廳,為介紹及保存粵劇、新界文化歷史及中國文化等作出貢獻。
  • 「9.3」小長假帶你提升逼格 走進香港歷史博物館
    您以為香港的歷史不過就是從小漁港發展成繁華大都會的歷程?其實不僅如此!到過香港歷史博物館後,您會發現,香港歷史從4億年前已經開始!博物館搜集及整理香港以至華南地區有關考古、歷史、民俗及自然歷史的文物,展現了豐富的歷史壯觀。
  • 保育與傳承——香港戲曲文化開新局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的中庭的棚頂。新華社記者李鋼 攝新華社香港10月17日電(記者丁梓懿)即將啟用的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以粵劇演員為背面圖案的百元鈔票、連續舉辦八年的中國戲曲節、散布在香港各區的老戲院……中國戲曲文化這塊藝術瑰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至今仍深深吸引著香港的廣大觀眾。
  • 天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戲曲藝術
    天津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戲曲藝術 2017-04-13 08:34:00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豫劇文化,舞臺美術
    本文乃作者敏敏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對於舞臺美術在戲劇總體構思中的積極參予性、對於戲劇藝術風格的規定性,以及作為一種藝術構思的思想一舞臺美術作為一種戲劇樣式的直觀載體
  • 胡同中的設計周 東四胡同博物館國風文化盛宴來襲
    從9月3日至10月7日,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東四胡同博物館將為北京市民帶來多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包括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題特展、系列傳統手工藝沙龍及體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市集、夜場曲藝表演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東四胡同博物館是首創經中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改造的首個示範項目,重現了「四九城」的濃鬱歷史風貌與人文特色,成為了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基地。
  • 氣象萬千的傳統戲曲之韻,盡在這把「中國摺扇」裡
    宛平劇場改擴建工程著眼於建設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專業化、現代化戲曲劇場的目標,作為市級重要公共文化設施,未來的宛平劇場包括1個滿足大型戲曲劇目演出的1000座戲曲專業劇場、1個300座的戲曲小劇場和1個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展演廳,將是未來上海戲曲藝術發展的城市文化新地標。
  • 香港博物館本月免費!這5間漲姿勢必去
    今天特別奉上自己在港4年私房搜藏的5大必去博物館盤點,讓你通過博物館,從香港的文化、科學、歷史、藝術等角度,更加了解這座城市。」香港文化博物館建築外部 Photo by 張煜錕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是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採用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散發著和諧之美。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不同範疇。
  • 香港的博物館
    華夏經緯網 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的藏品包括中國古代文物、中國書畫、當代香港藝術作品及歷史繪畫。藝術館又舉辦與展覽配套的教育及推廣活動,以增加觀眾對藝術創作的認識和興趣。茶具文物館茶具文物館的藏品來自已故羅桂祥博士珍藏的多種茶具和沏茶器皿,以及由羅桂祥基金捐贈的罕貴中國歷代陶瓷和印章。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提供設備完善的工作室,供本港藝術家從事雕塑、版畫及陶瓷創作。中心的展覽廳、藝術工作室、演講廳和多用途活動室,均以優惠租金租予公眾人士使用。
  • 傳統文化遇上現代科技 戲曲數字體驗展帶你「夢入梨園」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10月23日,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盛大開幕,多場戲曲主題活動陸續開展。記者從北京市豐臺區獲悉,為展現戲曲文化魅力,探索戲曲當下發展的更多可能,「夢入梨園」——戲曲數字體驗展在園博園內的夢唐園精彩亮相。展覽由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助力打造,利用數位技術手段,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進行融合,以全新交互語言,以全新維度,將古典與未來交織,一場引人入勝的戲曲之夢,由此開始。
  • 《中國戲曲》「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
    嗨,大家好,我是婷子寶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中國戲曲的臉譜,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
  • 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當歐式園林邂逅中國傳統音樂
    央廣網北京10月7日消息(記者張凱航 王子衿 安紅麗)10月1日至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政府主辦的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上演。其中,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之園博音樂會分為戲曲音樂專場演出、民族音樂專場演出和交響樂演出專場,由中國戲曲學院、北京京劇院和北京交響樂團參加演出。圖為演出現場,央廣網記者張凱航攝園博傳統音樂演出是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的一大特色。10月1日至7日,每天下午3點至4點半,歐洲園林與中國傳統民都會碰撞出一道靚麗風景。
  • 漲姿勢丨香港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今天特別奉上自己在港4年私房搜藏的5大必去博物館盤點,讓你通過博物館,從香港的文化、科學、歷史、藝術等角度,更加了解這座城市。」居港4年多,之前買過一張50塊的博物館「半年卡」,刷了不少展,而且不用排隊。
  • 石牌:戲曲文化特色小鎮呼之欲出
    1月18日,全國首個徽班博物館在石牌鎮開工建設,主體工程可望於今年9月份竣工。  佔地總面積7785平方米的徽班博物館,設計堅持紮根地域性、融合文化性、響應時代性理念,借鑑懷寧傳統建築風格,結合現場展館功能及傳統城隍廟型制,將展示、典藏、交流、服務等功能組成有機體,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戲曲工作者的文化體驗基地、戲曲愛好者的旅遊目的地。
  • 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香港現代都市融合
    該館建築設計師嚴迅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的設計目標是要讓博物館的參觀者與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交流,同時也要將這一傳承傳統文化的建築融入香港現代都市。坐落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竣工,正式開放後將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藏品,並通過多媒體展示、講座、文創產品營銷等方式展現故宮文化。
  •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一畝三分地
    在對香港的成見裡,一般被人詬病的是「香港地小,沒什麼文化可言」。我倒覺得,香港文化自成一體。這自成一體的文化脈絡裡,香港文化博物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常設展覽館包括:兒童探知館、粵劇文物館、趙少昂藝術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和金庸文學展廳,分別向人們介紹了香港代表性大自然生態、廣東戲曲粵劇藝術、嶺南派國畫大師作品、私人基金會的豐富文物收藏等。
  • 當中國傳統戲曲遇見裝置藝術會發生什麼?去看一場戲曲元素裝置藝術展
    中國戲曲與當代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2月18日,由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聯合主辦,浙江賽麗美術館承辦的「露華濃——戲曲元素藝術裝置成果展」在賽麗美術館開幕,展覽為期一周。本次主題展覽項目創新性地將「戲曲」、「藝術裝置」這些不同領域的藝術形式相結合,讓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與現代裝置藝術相互碰撞與交融。主題展系列作品選取傳統戲曲視覺符號,作為裝置藝術的創作題材與表現載體,並增加其他綜合材料,重新排列組合作品的藝術符號關係,是對傳統藝術的傳承與拓展,用現代裝置藝術的創新手法賦予戲曲新內涵。
  • 香港文化藝術生氣蓬勃
    香港,中西文化交匯,人才薈萃,是亞洲之內文化藝術活動最有生氣的地方。  香港是首屈一指的國際商業金融中心。另—方面,蓬勃發展的文化藝術,使香港成為亞洲最富有現代氣息的大都會,它告訴人們:香港致力商業拼搏,但不忘藝術享受。  香港一年四季都有多姿多採的文化藝術表演,由本地及海外的藝術家共同擔綱演出。
  • 端午小長假帶你玩轉香港藝術、科學、3D美術、歷史博物館
    假如您想同時認識香港以至華南地區的歷史、藝術及文化,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吧!這個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採用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散發著和諧之美,但更吸引的是館內12個各有特色的展覽廳:「新界文物館」介紹新界6,000年歷史及社會變遷;「粵劇文物館」讓您置身戲棚和後臺,體驗廣東戲曲藝術的精妙;「趙少昂藝術館」展示嶺南派國畫大師趙少昂的作品等。《武藝人生 ─ 李小龍》展覽李小龍2013年,您還有機會走進香港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