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參展商Vlog丨疫情之下 我如何到中國參加進博會

2020-12-25 海外網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11月5日開幕。上周起,不少海外展商已經陸續乘機抵達上海,並在指定酒店開始了為期14天的集中健康隔離觀察。隔離觀察期間,他們每天待在酒店的生活是怎樣的?今年參加進博會又會有哪些特殊經歷?通過遠程連線,記者結識了來自紐西蘭65歲高齡的Roy。來看看疫情之下,他為何仍然堅持要親赴這場「東方之約」。(總臺央視記者 魏然)

責編:秦雅楠

31903437,.紐西蘭參展商Vlog丨疫情之下 我如何到中國參加進博會,.2020-10-27 14:08:34,.204306,.秦雅楠

相關焦點

  • 吸引中小企業 發展直播帶貨...疫情之下 今年的進博會有哪些變化?
    在全球疫情還未停歇的背景下,本屆進博會依然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雖然本屆進博會主動調控了參會人數規模,但各地專業採購商的註冊人數依然達到了40萬,組建為39個交易團、近600個分團。
  • 疫情下的進博會:當中國市場成為世界市場
    我們堅信,中國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成為世界未來創新實驗室也已指日可待。」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執行長偉書傑(Kamran VOSSOUGHI)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今年1月底,在疫情還非常嚴峻的情況下,米其林就毫不猶豫地決定參加進博會,而且還直接籤約3年。
  • 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商看好中國市場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進博會作為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一直在推動企業發展,助力世界經濟迸發澎湃活力。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國外企業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受疫情影響,今年招商進度雖有所延期,但兩大展區依然吸引了眾多波蘭客商。在上海,兩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日益明顯,海外展商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從「走進來」變成「留下來」。這家美國的化妝品企業在今年6月將兩大品牌的中國首店落戶上海,最先登上展櫃的便是去年在進博會首秀的明星展品。
  • 按說都是境外參展商,進博會展臺上為何有那麼多「中國牌」?|進博會...
    說得通俗一點,這個平臺好比國內市場與國外品牌的橋梁,集合眾多國外品牌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所以,展臺上所有產品都是100%的進口貨,包括俄羅斯牛肉、紐西蘭羊排、西班牙火腿、阿根廷水產、德國牛奶等,從品牌到生產商都是「洋血統」。 但光明食品集團做的又不是簡單的「買手」工作,而是幫助這些品牌更好地對接中國需求。
  • 疫情下的進博會:當中國市場成為世界市場
    我們堅信,中國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成為世界未來創新實驗室也已指日可待。」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執行長偉書傑(Kamran VOSSOUGHI)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今年1月底,在疫情還非常嚴峻的情況下,米其林就毫不猶豫地決定參加進博會,而且還直接籤約3年。
  • 加拿大參展商和組展方:進博會為我們創造商機 贏得市場
    (第三屆進博會)加拿大參展商和組展方:進博會為我們創造商機 贏得市場  中新社多倫多11月4日電 (記者 餘瑞冬)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多位加拿大參展商和組展機構代表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有開放的巨大市場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的營商環境,進博會更提供了上好的發布平臺、交易平臺和交流平臺。
  • 直通進博會|紐西蘭的進博會味道,甜
    新華社惠靈頓11月6日電(記者郭磊 盧懷謙)位於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東南約120公裡的小鎮凱雷佩希人口不足500,中國知名冰激凌品牌八喜第一家海外工廠艾萊發喜紐西蘭公司就坐落於此,50多名當地人在此工作。工廠前身是當地一家百年歷史的奶酪工廠。
  • 海外華商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收穫滿滿:明年還要來!
    之後沒多久,他便報名參加第三屆進博會,希望將合作多年的法國葡萄酒品牌帶到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採購平臺,並邀請法國合作夥伴一起趕赴這場盛會。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傅伯弟一度擔憂第三屆進博會能否如期舉行,法國的合作夥伴也曾對前來中國參會有些猶豫。「但看到中國政府做的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而且中國國內始終沒有出現疫情反彈趨勢,我和合作夥伴最終都放下了懸著的心。」
  • 按說都是境外參展商,進博會展臺上為何有那麼多「中國牌」?|進博會...
    說得通俗一點,這個平臺好比國內市場與國外品牌的橋梁,集合眾多國外品牌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所以,展臺上所有產品都是100%的進口貨,包括俄羅斯牛肉、紐西蘭羊排、西班牙火腿、阿根廷水產、德國牛奶等,從品牌到生產商都是「洋血統」。 但光明食品集團做的又不是簡單的「買手」工作,而是幫助這些品牌更好地對接中國需求。
  • 疫情下的海外參展商:「漂洋過海」只為「東方之約」
    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今年進入進博會場館的所有人員都將進行嚴格的健康檢測,同時所有從國外入境的參會人員都必須進行14天的隔離。那麼這些展商是如何一路參展的呢?疫情發生後,總經理鄭麗豔面臨留在中國還是回義大利與家人團聚的艱難選擇。最終她留在中國,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進博會。
  • 「我的進口生活」|舌尖上的進博會:環球美食的中國之旅
    點點滴滴裡的進口生活之變,是中國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幸福「註腳」,也是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的平臺帶來的新風尚。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博會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們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合作推出「我的進口生活」系列報導以及新媒體產品,講述進口商品「小故事」背後的「大變化」。
  • 疫情下首次參展進博會的企業看中什麼?
    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 題:「觀展者」變「參展者」,疫情下首次參展進博會的企業看中什麼?  新華社記者桑彤、周蕊  「雖然是第一年參展,但我們與進博會的淵源逐年加深。」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總裁李凌向記者講述了過去兩年連續觀展進博會的感受,「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進博會不僅促進貿易往來,也積極帶動投資;不僅提供商品進口,也幫助企業獲得服務,是像我們這樣的商業地產服務企業擴大業務的良機。」  尤其是今年,在中國加速市場開放和促進「雙循環」的背景下,外資企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世邦魏理仕希望以進博會為契機捕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和加速開放轉型中的新機遇。
  • 倒計時100天,進博會再發「東方之約」
    辦好第三屆進博會對於中國堅定擴大開放,助力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市場、中國機遇,促進全球經濟加快復甦具有重要意義。「疫情之下,中國市場一枝獨秀,我們期待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有更多的收穫。」7月10日,第三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展前供需對接會上,不少商家對即將到來的進博會表示期待。
  • 疫情下的進博會:「雲籤約」火爆 參展企業過1000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下的進博會:「雲籤約」火爆 參展企業過1000家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疫情對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影響如何?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了解到,進博會招商及籌備工作正有序地推進,在疫情防控期間,進口博覽局利用「雲籤約」、「邊招展,邊對接」等方式推進籌展工作。3月12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公布了首批143家參展企業的名單,其中不少是世界500強企業。這些企業的參展表明了外企對進博會和中國市場的重視。
  • 疫情下進博會如期而至,看看外企們為了「中國機遇」有多拼
    隔離14天算什麼,「中國機遇」可不能錯過578.3億美元,這是首屆進博會交出的成績單,而到了去年的第二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攀升至711.3億美元,增幅超過23%,這些數字讓各國參展商看見了實實在在的
  • 進博會|迫不及待連籤未來三屆進博會參展協議,國際社會看好中國...
    第三屆進博會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要開幕,記者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獲悉,到目前為止,共有近百家參展商籤約參加未來三屆進博會,傳遞出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 籤約參加未來三屆進博會的企業中,不乏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的身影,比如食品和農產品領域的美國嘉吉公司、紐西蘭恆天然集團、新加坡(總部法國)人頭馬君度集團等,消費品領域的英國聯合利華、德國博西家用電器集團、法國歐萊雅、日本花王、日本資生堂、法國迪卡儂等,製造業領域的日本三菱電機、韓國現代汽車、法國米其林、瑞典沃爾沃等,藥業領域的瑞士羅氏、美國默沙東、美國波士頓科學、丹麥諾和諾德等
  • 特殊年份 這屆進博會「不簡單」
    本屆進博會,滙豐銀行將展示其智慧金融服務,以及如何協助海外企業把握中國「雙循環」格局下的增長機遇。從為中國造,到為中國設計和研發,這是去年多特瑞全球發布楓香香薰精油基礎上的又一提升。   多特瑞中國總裁麥歐文表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暴發,在如此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仍能如期舉行,再一次彰顯了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巨大能力,也增強了多特瑞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信心。
  • 為何這些新加坡企業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 回首新加坡參展商們在前兩屆「進博會」上取得的豐碩成果,充分的體現了「進博會」為實現中國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提供了良好和廣闊的平臺。
  • 客從海上來丨紐西蘭展商漂洋過海 赴進博之約
    第三屆進博會已經進入倒計時,受疫情影響,今年進博會對海外入境的參會人員提出了很高的防疫要求。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海外展商,選擇不遠萬裡漂洋過海地來到中國。其中一位就是來自紐西蘭的Roy,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堅持親赴進博會這場「東方之約」,把紐西蘭工廠的鮮牛奶帶到中國。
  • 舌尖上的進博會:環球美食的中國之旅
    從紐西蘭牧場到中國超市,它們剛剛經歷了一段跨越南北半球的奇妙旅程,耗時僅約72小時。「72小時從牧場到餐桌」的速度讓保質期僅有15天的紐仕蘭鮮奶在中國收穫了一大批粉絲。在上海海關部門與長寧區政府的共同推動下,試點企業進口的特定產品實施差異化分類管理,大大加快了通關速度。「以前通關需要8天,上貨架的時候鮮奶的保質期都已經過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