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2020-12-15 中金在線

南極人「本廠」早就停產了!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冬天一到,相信很多人就會開始購買保暖內衣了,在中國市場上,保暖內衣品牌估計首先想到南極人的居多,除此之外還有恆源祥和紅豆等等。

  然而,說起南極人,就會發現,如今南極人囊括的產品非常齊全,床墊、泡腳桶、暖寶寶……

  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是南極人的產業發展到如此之大了?還是我們買的南極人「仿品」太多?現在還有真的南極人嗎?

  實際上,金妹兒了解到,也許我們看到的南極人也只有商標是真正屬於南極人的了。

  靠品牌授權服務

  一年賺將近9億

  金妹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夢遐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十分之豐富。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上海,旗下擁有「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等品牌。

  據悉,早在2008年,南極人就將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賣掉,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而南極電商(002127.SZ)就是南極人在賣工廠前謀求轉型的產物。

  資料顯示,南極人品牌主體為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極電商),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295億元。

  轉型之後,南極人就開始了賣吊牌的道路。甚至在2015年,南極電商直接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停止了生產線,專注於做品牌授權服務、電商生態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柔性供應鏈園區服務以及專業增值服務及貨品銷售業務。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光是憑藉售賣吊牌,南極人每年能賺錢嗎?

  答案是,能,而且盈利還不小。

  金妹兒看到,南極電商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53億元,同比增長240.12%,淨利潤8.87億元,也就是說光靠賣吊牌,南極人2018年就賺了將近9億。

  分產品來看,南極電商的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收入接近9億元,同比增長44.74%,毛利率高達94.11%;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總營收3385.55萬,毛利率更高,為96.52%。

  再看其2019半年報,公司營收達到16.34億元,預計2019年的營收能夠突破30億之高。

  可見,商標授權給南極電商帶來了超高的回報率,也一直是南極電商的主要增收途徑。

  而南極電商方面表示,消費端的所有生產和銷售都由供應商、經銷商負責。據悉,南極電商還將從事線下實體零售連鎖業務,主營業務為商業零售,並在店鋪中出售咖啡、奶茶、點心等簡餐。

  品牌質量飽受詬病

  南極電商模式還能撐多久?

  一方面是靠著品牌授權賺足了銀子,另一方面,南極人的品牌信賴度也在逐年降低。

  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南極電商合作供應商985家、合作經銷商4321家及授權店鋪5559家。

  甚至有爆料稱,南極電商只要給錢就可以授權,並且還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它只保證吊牌是真的,其他的一概不管。如果買家受到了調查,它也會出具相應的證明幫助商家『脫險』。」

  換句話說,只要商家肯付費,世間萬物皆可「南極人」。

  也正因如此,南極人產品逐漸暴露出的質量問題被消費者所詬病甚至是投訴。

  有網友稱購買的南極人褲襪,收到後發現產品多處破洞、購買的南極人按摩椅僅一個月就壞了、購買的南極人電加熱鹽袋在充電過程中燒焦冒煙……

  甚至有消費者表示,買了南極人的產品之後,發現質量不好,完全就是敷衍的質量,退貨的時候,商家會將退貨的理由改為「七天無理由退換」,而不是「質量問題」。

  「南極人的這種模式有很多弊端,而且對於行業來講,對市場也有一定的『擾亂性』。」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短期來看,其商業模式取得了成功,但長期來看,如果僅僅靠過去積攢的口碑與情懷,但是對品質把控不嚴、品牌管理不善、隨便授權、追究力度不夠等因素是經不起透支消耗的。

  事實上,「品牌授權」這種經營模式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國際知名的阿迪達斯、迪士尼、飛利浦等公司,都通過品牌授權,擴充其產品線。

  根據《南方周末》報導,曾經的保暖內衣四大品牌: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都放棄了自己的生產線,改用品牌授權商的經營模式,但南極人不僅僅沒有自己的生產線,還放棄了實體零售和直銷。

  「一些品牌在授權之後,之所以還能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關鍵在於公司對代工廠的資質與產品的質量都有著嚴格的控制。」業內分析人士談到。

  上述人士表示,南極人之所以每年靠吊牌賺幾億,就是因為消費者對於這一品牌還算信任。假如一味只顧賺錢,對授權產品質量不進行把控的話。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就有些困難了。「商品的質量好才是消費者最想看到的!」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賣商標一年掙9億 「南極人」只有吊牌是真的?
    來源:中新經緯作者: 張燕徵 以保暖內衣起家的南極人,是不少80後、90後非常熟悉的品牌。而事實上,如今「南極人」們的產品線已不限於服裝類,從紙尿褲到電熱寶、足浴盆,只要商家出「品牌代理費」,都可以貼上南極人的商標售賣。
  • 起底國民品牌南極人:停產十年收入百億,一套神操作讓世界跪了
    根據財報顯示,南極人合作供應商數量1113家,合作經銷商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圖:南極人收入表 來源:財報2017年,它光靠賣吊牌就賺了5.3億,毛利高達90%以上,成A股電商毛利之王。2018年,南極人品牌授權費9.3億,2019年,這個數據衝到了13億。停產10餘年,它的收入超百億,讓人嘆為觀止!
  • 「南極人」靠賣商標躺賺13億,並不是終點
    廣泛的商標授權2019年南極人賺的13億中,品牌綜合服務收入佔了大頭。實際上,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一家真正的「南極人」了,因為它早就不生產產品了,只賣商標。因此,「極致性價比」和「對應人群認為的高品質」就成了南極人的兩張王牌,使它在下沉市場上無往不勝。和消滅雜牌產品的「小米供應鏈」一樣,南極人同樣是在以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穩定的質量、產量來替代市場上的白牌產品,為下沉市場製造「消費升級」。
  • 南極人轉變南極電商,品牌情懷還能賣多久?
    核心提示:南極人早已不生產保暖內衣,變成了售賣「吊牌」的品牌運營平臺。南極人品牌運營方南極電商也早就對外回應:確實已經沒有工廠了,但授權銷售也是一種正常商業模式。 商標授權年收9億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上海,旗下擁有「南極人」「南極人home」「卡帝樂」等品牌。早在2008年,南極人關閉其線下自營工廠的生產線,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 停產10年卻一樣可以年入40億,南極人的貼牌之路,還能走多遠?
    其實,這些南極人的品牌,並非是冒牌貨,他們貨真價實都是南極人。但這個南極人,卻早已不是消費者們當初所了解到的南極人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還要從南極人的銷量下滑說起。1997年成立的南極人,曾經也有一段十分風光的發展歷史,4個月銷量過億、連續6年市場佔有率第一,這些都成為了南極人的驕傲。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圖片來源:南極電商2019年年度報告。質量頻頻亮紅燈消費者和市場可以作自己的選擇但從市場反饋看南極人的品控早就亮起了紅燈如據報導,在過去幾年中,南極人數十次登上市場監管部門及消費者組織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
  • 「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吊牌年入39億元!
    這種現象翻譯成人話就是,這個公司現在主要收入來源靠的是賣!商!標!光賣商標一年就能賣出13.05億!2019年南極電商的員工總數為646人,全年卻創收39.07億元,這意味著其人均產值約達603.7萬元。
  • 靠瘋狂賣吊牌年賺13億,南極人的暴利模式你永遠不懂!
    01靠瘋狂賣吊牌一年賺 13 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天冷了,又到了南極人保暖內衣在各大電商平臺泛濫式曝光的季節。作為一家創立於 1997 年的首創了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聘請了著名影星劉德華、海清等作為代言人的南極人保暖內衣曾經橫掃冬天的臃腫,成為每個家庭過冬時的剛需產品。南極人當年 300 萬元起家, 4 個月就創下了 1 個億的銷售額在業內也讓人嘆為觀止。 2015 年,南極人改名南極電商並於同年底成功借殼新民科技登陸中小板。
  • 貼牌的南極人,質量跟得上嗎
    本報長沙訊 熟悉南極人品牌的消費者,恐怕要大吃一驚了——電商平臺上,這個牌子的產品多得像「雜貨鋪」,從內衣、枕頭到床墊、羽絨服、牛仔褲、甚至連按摩椅、暖寶寶、汽車用品都有。近日,長沙市民王先生花25.9元網購了10雙南極人男士襪,但到貨後發現,襪子品質與南極人品牌在他心中的地位不符。原來,他買到的很可能只是「正品吊牌貨」。
  • 不賣產品年入十幾億,吊牌搬運工南極人,為什麼這麼神奇?
    說到國內的保暖內衣品牌,不少人會想到南極人。即使你沒有穿過南極人保暖內衣,多少也聽說過南極人這家公司。因為南極人的產品早就遍布各行各業。在電商平臺上,南極人相關的各種旗艦店、官方店、專賣店、直營店、工廠店數不勝數。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昔日的老牌保暖內衣南極人,如今的業務可真的是遍布各個領域!曾經專賣保暖內衣的南極人,如今從紙尿褲到玻璃杯,從玻璃杯到汽車坐墊,可以說橫跨了不同的領域,真是萬物皆可南極人!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
  • 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人早已不是南極人 你還買嗎?
    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  2008年這一年,南極人砍掉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重資產環節,賣掉經營十多年的所有工廠,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品牌,並推出了南極人共同體(NGTT)
  • 10元一大把的南極人襪子背後,隱藏著幾百億的財富之路
    而南極電商的原身正是創辦20多年的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不過,此南極人非彼南極人。如今你買到的10塊錢一大把的南極人襪子皆為「假貨」,「正品」南極人已停產十多年。停產十多年,南極人是黃了嗎?不,南極人正在躺著賺錢。原來,全面停產後,南極人做起了品牌授權的買賣,也就是賣商標——給別人的商品貼上自家的商標,甚至還做起了電商服務。
  • 100元淘寶「權威質檢」,賣吊牌賺5億!南極人,不值得地球人信賴
    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保暖內衣產品,當年300萬元起家,4個月就創下了1個億的銷售額。從賣商品,到賣品牌+服務,這是南極人至今發展的兩個階段,也證明了它的經營能力確實很強。然而,大部分人依然還停留在南極人專門生產銷售保暖內衣的階段。但實際上,所有人都被騙了,南極人現在沒有內衣。
  • 回力樣品不合格,南極人質量被吐槽,你買的商品可能只有商標是真的
    不少品牌因為質量問題被查處,有些品牌因為出售商標沒有看管產品質量,也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吐槽。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也猜到這兩個品牌了,一個是回力,另一個就是南極人。回力這兩年來在鞋業市場的勢頭大漲,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不過2020年剛開始不久,回力在市場就出現了問題。
  • 你買的南極人,只有吊牌是真的!
    南極人,順著時代的東風,坐實了「國民品牌」的名號。靠「貼牌」一年賺9億2008年,「黃金時代」戛然而止。越來越多的紡織廠發現自己能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價格被越壓越低,工人越來越貴並且也越來越難招。也是在這一年,南極人停止了自產自銷的商業模式,把生產端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全部砍掉,賣掉了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只留下了「南極人」這個牌子,開始了持續至今的「賣標模式」。
  • 你的「南極人」襪子隱藏著通往幾...
    如今你買到的10塊錢一大把的南極人襪子皆為「假貨」,「正品」南極人已停產十多年。 停產十多年,南極人是黃了嗎?不,南極人正在躺著賺錢。 原來,全面停產後,南極人做起了品牌授權的買賣,也就是賣商標——給別人的商品貼上自家的商標,甚至還做起了電商服務。 梳理南極人二十多年的公司史不難發現,南極人堪稱「節奏大師」,在每一個時代賦予的機遇面前,都從未缺席或踏空。
  • 它靠奇葩模式成為「國貨之光」,靠賣吊牌年賺40億
    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80%國人消費者的購物車中是國產品牌。除了著名的華為和小米品牌,南極人這個牌子意外地成為95後心中最鍾意的品牌。南極人這個牌子在年輕人中間很有名。南極人的產品也非常受歡迎,說白了這就是品牌效應。品牌效應是企業價值在商業社會中的延續。
  • 萬物皆可「南極人」
    其實,很容易理解的是,任何一個人或一個企業都不能靠一招吃一輩子的紅利,遲早會出現衰敗。而那些過去靠「笨」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鋪路的企業,現在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最終能成為行業領頭羊企業。提起國內知名保暖服裝品牌,很多中國消費者會想到南極人、恆源祥、三槍、鄂爾多斯等品牌。這些品牌背後的企業也是行業的代表。
  • 只賣吊牌就能掙十幾億,毛利率堪比茅臺,南極電商的「套娃」模式
    據統計,2019年南極電商全平臺GMV的約306億元,僅是南極人品牌GMV就貢獻高達271.38億元,佔比為88.81%。而卡帝樂鱷魚和經典泰迪,2019年GMV佔比分別為9.77%、0.75%。實際上,「萬物皆可南極人」背後反映的是南極電商一直以來的品牌授權戰略。品牌授權是指授權企業將自己的商標、品牌、形象等IP授權給生產商或經銷商,並收取相應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