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被騙12年?它靠奇葩模式成為「國貨之光」,靠賣吊牌年賺40億

2020-12-21 逸雲財富

文:Jarvan

隨著我國製造業的不斷發展,國貨受歡迎程度已經越來越高。正因如此,國貨成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選擇。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80%國人消費者的購物車中是國產品牌。

除了著名的華為和小米品牌,南極人這個牌子意外地成為95後心中最鍾意的品牌。

南極人這個牌子在年輕人中間很有名。南極人的產品也非常受歡迎,說白了這就是品牌效應。品牌效應是企業價值在商業社會中的延續。在目前品牌主導的商業模式中,品牌意味著商品定位、商業模式、消費群體和利潤回報。舉個簡單的例子,同一雙耐克品牌的鞋子可能賣幾千元,而國產李寧品牌的鞋子可能只賣幾百元。良好的品牌效應可以帶動更大的商機。

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品牌商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品牌效應也越來越明顯。因此,賣家逐漸放棄了之前的產品,開始成為品牌賣家,而品牌方也在為打造品牌效應付出大量努力,各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

南極人這個牌子被大眾所熟知。如果你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就會發現,它的經營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從最早的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似乎都有南極人的身影,小米這個牌子跨度就比較大,除了手機,它還有其他類別的產品,不過跟南極人相比,這也只是小巫見大巫。

既然南極人的產品種類眾多,這是不是就代表其生產線非常多?非也!南極人的發展模式很特殊,簡單來說,它只是一個賣吊牌的,在你使用的所有的南極人的產品中,或許只有吊牌是真的!

這到底是咋回事?

以前南極人確實有自己的生產線,當時南極人主要賣貼身衣服,南極人的衣服質量好,價格低,俘獲了眾多消費者的心。

然而,現在的南極人似乎發生了變化。它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但那些掛著南極人吊牌的產品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南極人了。

以前的南極人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生產的每一件衣服質量都很棒,可現在它卻只是靠著"賣吊牌"圈錢。所謂"賣吊牌",就是南極人把授權給下面的合作工廠以及經銷商,使其可以生產售賣南極人的產品。

2008年,南極人資金告急,不得不削減工廠來維持運轉。但即使這樣也沒能挽救南極危機。

也許是受到老對手恆源祥的啟發,南極人後來賣掉了他們所有的工廠,放棄了他們的原生產線,專注於「吊牌銷售業務」。

早在1991年恆源祥就開始探索「聯營」的商業模式,即與工廠籤訂合作協議,工廠可以使用恆源祥商標,雙方都可以享受利潤分成。由於受到了啟發,南極人也開始轉型,走上了售賣吊牌之路。

但與恆源祥相比,南極人賣吊牌更加瘋狂。恆源祥基本上只有一個授權工廠為一個品類,但南極人基本上就是「人家給錢,它就賣」。截至2018年底,南極人品牌授權門店達到5535家,其中授權工廠866家,授權經銷商4186家,覆蓋服裝、電器、日用品、母嬰用品等多個領域。

這也就意味著,不少消費者已經被南極人騙了12年之多,很多人買到的南極人商品相當於是假貨,畢竟這些產品只有吊牌是南極人產的,但生產線卻不是自己的。消費者買到的南極人產品跟南極人根本沒啥關係。

業務轉型後的南極人確實嘗到了甜頭。根據2019年財務報告數據,南極人最新合作供應商1113家,合作經銷商4513家,授權門店5800家。如此龐大的授權規模,堪稱中國授權最多的品牌。打開淘寶網,搜索南極人,立馬會出現上百頁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根據今年5月發布的《2020年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年度授權商品零售額達992億元,南極人一家就佔了30.8%。而靠賣吊牌這種經營模式,去年南極人就賺了40多億!

這種經營模式卻是創始人所驕傲的:別人賣產品,南極人賣品牌。雖然南極人只是賣吊牌,但質量不比別人差。

但在我看來,南極人的發展模式雖然在短期內很有效,但過快擴張之後,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品牌授權帶來的質量控制問題。

雖然Nike、Adidas等品牌也以OEM為主要模式,但相應的質量控制要求極其嚴格。但由於準入門檻低,南極人的質量控制正閃著紅燈。近年來,產品質量翻轉時有發生。

一旦產品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南極品牌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害,所有南極人的特許商都會受到影響。此外,隨著消費的升級,多元化、低端的南極人可能會逐漸被其他品牌所取代。

從50後信賴的品牌再到95後的最愛,南極人難得的成為了國貨之光中的一員,但這種「奇葩」的商業模式,恐怕很快會被消費者所鄙夷。

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了南極人的品牌背後,可能大家嘴裡都會說出這句:所謂的國貨之光?就這?

相關焦點

  • 靠瘋狂賣吊牌年賺13億,南極人的暴利模式你永遠不懂!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01靠瘋狂賣吊牌一年賺 13 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作為一家創立於 1997 年的首創了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聘請了著名影星劉德華、海清等作為代言人的南極人保暖內衣曾經橫掃冬天的臃腫,成為每個家庭過冬時的剛需產品。南極人當年 300 萬元起家, 4 個月就創下了 1 個億的銷售額在業內也讓人嘆為觀止。 2015 年,南極人改名南極電商並於同年底成功借殼新民科技登陸中小板。
  • 原廠已經關閉多年,靠賣吊牌年賺13億
    原廠已經關閉多年,靠賣吊牌年賺13億!每當到了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會為自己買幾件保暖內衣,說到保暖內衣,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南極人、七匹狼之類的品牌了,大家都以為南極人是自己設廠生產的,其實中國消費者已經被「騙」多年,南極人原廠已經關閉多年,而是採取了吊牌的方式進行生產,這種模式也受到市場歡迎,從2000年到現在,南極人盈利最多的一年利潤高達13億。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不賣內衣賣吊牌2010年,轉型成功的南極人公司開啟電商服務;2012年,開啟了南極人共同體商業模式,做產品生態鏈;2015年,南極人公司推出系列服務品牌,並成功借殼新民科技登陸中小板,南極電商自此進入A股。
  • 「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吊牌年入39億元!
    這種現象翻譯成人話就是,這個公司現在主要收入來源靠的是賣!商!標!光賣商標一年就能賣出13.05億!2019年南極電商的員工總數為646人,全年卻創收39.07億元,這意味著其人均產值約達603.7萬元。
  • 與小米華為齊名的國貨品牌,竟靠「賣吊牌」為生,一年淨賺12個億
    近幾年,國貨品牌迅速崛起,成為許多消費者的購物首選。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人的購物車裡超過八成是國貨。其中,華為、小米和南極人更是取代了耐克、雅詩蘭黛和蘋果等國際大牌,成為95後最喜歡的國貨品牌。
  • 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
    靠賣商標一年掙9億 缺乏質量支持還能撐多久?  靠品牌授權服務  一年賺將近9億  金妹兒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發現,有「南極人官方旗艦店」「南極人居家日用旗艦店」「南極人夢遐專賣店」等數百家店鋪。售賣的產品從保暖內衣到烘鞋器、足浴盆、紙尿褲、電熱毯、保溫杯、洗碗布、蚊帳、洗衣機等,品類十分之豐富。
  • 南極人賣吊牌年賺13億元,網友:難怪…
    網友調侃稱現在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賣商標」年收入13億 南極人一共授權了多少家店鋪呢南極電商近期發布去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作供應商總數為1113而在營業收入構成中, 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 從虧損1.5億,到年銷30億,全棉時代如何靠棉花成為新國貨品牌?
    從2017年開始,京東將超級品牌日合作範圍擴大到新崛起的品牌,全棉生活品牌全棉時代這一年做了第一個京東超級品牌日。今年第一個品牌日,也是全棉時代,主題是「生命之光,真愛如棉」。預熱從2月1日開始,走了一波預售,再來一輪加購,最後到27日全民開搶。
  • 不賣產品年入十幾億,吊牌搬運工南極人,為什麼這麼神奇?
    所有產品都是合作公司生產的,南極人只負責品牌授權,簡單說,就是賣吊牌。一手交錢一手授權,來者不拒,難怪有人說南極人是吊牌的搬運工,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小小的吊牌,南極人賺到了巨額的財富。根據南極人發布的2019年年報:在其營業收入構成中,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南極人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因而被業內稱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一、南極人的創業史1998年,從國企下海經商多年的張玉祥看到了保暖內衣市場的興起。
  • 100元淘寶「權威質檢」,賣吊牌賺5億!南極人,不值得地球人信賴
    從賣商品,到賣品牌+服務,這是南極人至今發展的兩個階段,也證明了它的經營能力確實很強。然而,大部分人依然還停留在南極人專門生產銷售保暖內衣的階段。但實際上,所有人都被騙了,南極人現在沒有內衣。(數據摘自南方周末《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在2017年,南極人主營的電商品牌綜合服務收入毛利約為96.46%,成為A股電商的毛利之王。
  • 「南極人」靠賣商標躺賺13億,並不是終點
    天貓雙十一戰報顯示,南極人品牌雙十一當天銷售額超過15億元,成為天貓雙十一狂歡節15個銷售額破10億元的品牌之一。根據今年4月南極電商發布的財報,2019年南極人品牌賺了13億元,利潤率高達93%。這個成立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品牌是如何走到今天,又是憑藉什麼創造了如此高額的利潤?
  • 國貨彩妝火了?美妝界國貨之光有哪些?草木之心神仙顏值全靠它
    其實說白了就是傳統文化的一一系列體現,也是國家發展起來的表現,國貨時代到了。各行各業都出現了國貨之光,美妝界也不例外,那麼美妝界國貨之光有哪些呢?就由小編帶大家來看看。今天要介紹的這款國貨之光是草木之心,談及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國貨老品牌了,歷經10年風雨沉澱,集成了完善的全鏈資源,頂尖原料進口供應,一流專業嚴謹生產線以及經驗豐富的創作團隊,這些都為草木之心積累了忠誠的品牌粉絲和寶貴的行業經驗。
  • 你買的南極人,只有吊牌是真的!
    靠「貼牌」一年賺9億2008年,「黃金時代」戛然而止。越來越多的紡織廠發現自己能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價格被越壓越低,工人越來越貴並且也越來越難招。也是在這一年,南極人停止了自產自銷的商業模式,把生產端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全部砍掉,賣掉了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只留下了「南極人」這個牌子,開始了持續至今的「賣標模式」。
  • 靠一粒花生賺外國人錢,34年做成花生油第一品牌,年收265億
    如今的金龍魚更是成為最大糧油品牌之一,但也許你不知道,金龍魚竟然是個外國品牌,而它的背後的集團,更是新加坡的一個商業帝國。金龍魚從中國市場一年就賺走1600億,一直認為是中國貨,沒想到背後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而中國花生產業第一人,魯花集團創始人孫孟全。他用34年,把鄉鎮小廠做成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
  • 養樂多一瓶2.2,卻能年賺40億,不靠電商,很多人認為是中國牌子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冰箱彩電洗衣機」還是「磨剪子嘞,鏘菜刀」還有其他賣蜂蜜賣糖葫蘆新疆打糕,無疑都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 美國2大牙膏「潛伏」中國數十年,年賺數百億,常被誤認成國貨
    經過多年發展,不少牙膏品牌進入國人視野,最後又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淘汰;不過還有一些知名品牌,憑藉著自身強大的綜合實力站穩腳跟。在這其中,中國老百姓比較熟悉的就有雲南白藥、高露潔、佳潔士、黑人等品牌。
  • 這2大牙膏巨頭,蟄伏中國20年!1年從全球賺百億,卻被誤認為國貨
    例如,現在年輕人常喝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國人常用的舒膚佳、飄柔等,其實都是外國品牌,甚至就連曾經是「國貨」的蘇泊爾、銀鷺、哈爾濱啤酒等,其實也都是外國品牌了。 其中,高露潔是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旗下的產品,據其2019年的財報數據顯示,這家公司的總營收高達156.93億美元,其中高露潔相關的口腔產品就佔了46%!
  • 靠百元單品年銷售額破2億,拆解國貨Colorkey的爆款生意經
    成立於2018年的Colorkey珂拉琪,上市不到1年就躋身天貓國貨美妝Top 5,2019年的銷售額就破了兩個億。2019年天貓雙11當天,Colorkey珂拉琪賣出70萬支空氣唇釉,摘得唇釉類目銷量No.1。2020年3月,Colorkey珂拉琪與迪士尼IP形象花木蘭的合作款木蘭系列唇釉在李佳琦直播間首發當天,銷量就突破了30萬隻,所有熱門色號當場搶斷。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換個「馬甲」別被騙了
    以「鞋奴」為例,一雙耐克的鞋子和一雙特步的鞋子,即便款式相同、舒適度相同,更多的人依舊會選擇前者,即便它的價格更高。也正是如此,越來越多的賣家,開始注重品牌的問題。當一件商品貼上品牌吊牌時,或許會更好售賣。以拼多多上的一些三件套為例,標有南極人字樣的商品,銷量都不低。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的南極人已經不生產商品了,「變身」成為所謂了賣吊牌的商家。
  • 他靠賣椰汁,成為國家保密級國宴飲料,把將破產的企業,年賺40億
    他單槍匹馬,救活了連續5年虧損,5年換了4任廠長的」椰樹」,讓720萬元的家產僅差2萬元的破產的海口罐頭廠(椰樹集團前身),逆襲成為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之一,生產出來的椰樹椰子汁成為「中國國宴飲料」,屬於國家保密級產品,壟斷行業30年,30年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