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持擴大開放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訪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炎生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我市商務部門該如何應對?近日,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炎生接受了記者採訪。
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池州的商務工作面臨哪些機遇?
答:我市可以充分發揮內陸開放新高地、長江港口城市、九華山旅遊、生態經濟示範區等優勢,推動池州製造、池州服務、池州旅遊走向世界。
近年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戰略穩步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印發,為我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重大政策機遇。主動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深度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業分工協作,能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競爭、連結發展,提升開放型經濟整體競爭力。人才缺乏是我市擴大開放一直面臨的難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能夠吸引人才,發揮人才「磁聚效應」,增強發展動力。
問:2012年4月,我省正式參加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機制,此後我市積極開展長三角口岸城市群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方便企業本地通關,不斷提升企業本地報關率。那麼,接下來我市打算怎麼幹?
答:下一步,我市將啟動開通九華山機場國際旅遊包機工作,強化與長三角區域空運客流的通關協作;積極推動增開安徽省水運口岸沿江掛靠定期貨櫃班輪,借力發揮池州口岸的整體水運功能;加強電子口岸通關信息平臺建設,積極構建長三角區域電子口岸一體化公共信息平臺,實現池州口岸、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稅務、外匯、港口、企業、代理等相關單位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申報建設公用型保稅倉庫、保稅物流園區(B型),逐步形成集加工、保稅、倉儲、商貿、物流配送於一體的口岸物流體系,提高口岸輻射能力,夯實開展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的基礎;針對我市外貿進出口運輸主要流向長三角地區的狀況,積極開展與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建設,與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的口岸及有關部門進一步對接,讓我市進出口企業充分享受長三角區域大通關便利,促進擴大我市進出口。
問: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對我市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商務部門,還有哪些謀劃、部署?
答:藉助長三角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外向型企業、外資企業和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集聚的優勢,抓住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機遇,發揮園區承載能力,完善服務功能,大力開展點對點招商、拓鏈補鏈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和園區共建招商,著力提升招商實效,優化投資結構。藉助世界製造業大會和中國國際徽商大會、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投資貿易平臺,通過高端拜訪、經貿洽談、宣傳展示、招商對接等方式,宣傳池州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比較優勢,吸引更多有實力的投資者參與池州建設;做好池州港江口港區二期碼頭和池州港牛頭山港區公用碼頭等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口岸基礎設施達標建設與國家、省市開放驗收工作;大力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著力構建「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開放體系;發揮口岸物流大通道作用,以安徽省港口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為契機,加快推進池州水運口岸港口整合,完善江海聯運體系;大力推進九華山機場貨運業務,重點開通池州—上海、池州—廣州、池州—北京等城市貨運航線,打造皖西南進口商品直銷中心,發揮池州在長江經濟帶的後發優勢。(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