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池州商務局程炎生回復

2020-12-25 鳳凰網

原標題:堅持擴大開放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訪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炎生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我市商務部門該如何應對?近日,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炎生接受了記者採訪。

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池州的商務工作面臨哪些機遇?

答:我市可以充分發揮內陸開放新高地、長江港口城市、九華山旅遊、生態經濟示範區等優勢,推動池州製造、池州服務、池州旅遊走向世界。

近年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戰略穩步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印發,為我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重大政策機遇。主動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深度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業分工協作,能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競爭、連結發展,提升開放型經濟整體競爭力。人才缺乏是我市擴大開放一直面臨的難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能夠吸引人才,發揮人才「磁聚效應」,增強發展動力。

問:2012年4月,我省正式參加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機制,此後我市積極開展長三角口岸城市群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方便企業本地通關,不斷提升企業本地報關率。那麼,接下來我市打算怎麼幹?

答:下一步,我市將啟動開通九華山機場國際旅遊包機工作,強化與長三角區域空運客流的通關協作;積極推動增開安徽省水運口岸沿江掛靠定期貨櫃班輪,借力發揮池州口岸的整體水運功能;加強電子口岸通關信息平臺建設,積極構建長三角區域電子口岸一體化公共信息平臺,實現池州口岸、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稅務、外匯、港口、企業、代理等相關單位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申報建設公用型保稅倉庫、保稅物流園區(B型),逐步形成集加工、保稅、倉儲、商貿、物流配送於一體的口岸物流體系,提高口岸輻射能力,夯實開展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的基礎;針對我市外貿進出口運輸主要流向長三角地區的狀況,積極開展與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建設,與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的口岸及有關部門進一步對接,讓我市進出口企業充分享受長三角區域大通關便利,促進擴大我市進出口。

問: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對我市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商務部門,還有哪些謀劃、部署?

答:藉助長三角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外向型企業、外資企業和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集聚的優勢,抓住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機遇,發揮園區承載能力,完善服務功能,大力開展點對點招商、拓鏈補鏈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和園區共建招商,著力提升招商實效,優化投資結構。藉助世界製造業大會和中國國際徽商大會、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投資貿易平臺,通過高端拜訪、經貿洽談、宣傳展示、招商對接等方式,宣傳池州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比較優勢,吸引更多有實力的投資者參與池州建設;做好池州港江口港區二期碼頭和池州港牛頭山港區公用碼頭等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口岸基礎設施達標建設與國家、省市開放驗收工作;大力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著力構建「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開放體系;發揮口岸物流大通道作用,以安徽省港口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為契機,加快推進池州水運口岸港口整合,完善江海聯運體系;大力推進九華山機場貨運業務,重點開通池州—上海、池州—廣州、池州—北京等城市貨運航線,打造皖西南進口商品直銷中心,發揮池州在長江經濟帶的後發優勢。(池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安徽池州文旅升級發展 積極融入長三角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中心區27個城市之一,是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城市。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數不勝數。公路、鐵路、航空、水運,池州利用自身交通便利的優勢,全面融入了長三角「3小時」都市圈、南京合肥「1.5小時」通勤圈、長三角地區2-3小時旅遊交通圈。
  • 池州主動融入長三角培育「康養旅遊」品牌
    池州主動融入長三角培育「康養旅遊」品牌 2020-12-03 16:59:15   來源:池州日報 池州新聞網
  • 千年古城發展駛入快車道,長三角主流媒體聚焦安徽池州
    12月16日至19日,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三省一市的長三角主流媒體記者走進安徽池州,參加「『池』騁長三角,同『州』共揚帆」為主題的聚焦安徽池州活動,用鏡頭記錄池州全面融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特色亮點。
  • 安徽池州:長三角一體化下的旅遊新聖地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池州更是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立足自身優越的生態環境、良好的文化旅遊發展態勢和區位交通優勢,推進旅遊一體化,形成了「文化+旅遊」、「旅遊+養生」的全域旅遊服務體系。航拍杏花村。央廣網發 王帆攝「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安徽池州:長三角一體化下的旅遊新聖地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池州更是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立足自身優越的生態環境、良好的文化旅遊發展態勢和區位交通優勢,推進旅遊一體化,形成了「文化+旅遊」、「旅遊+養生」的全域旅遊服務體系。
  • 安徽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央廣網合肥12月5日消息(記者孫葉 張秋實 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
  • 湖州:德清更大力度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以更大力度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以及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加快對接G60科創走廊、滬湖綠色智造走廊,積極融入杭州全球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地打造,重點謀劃『對標連結餘杭』路徑舉措……」在日前舉行的湖州市德清縣「兩會」上,該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以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題議政性協商會議召開杜延安湯湧...
    12月16日,為期一天的市政協四屆二十五次常委會暨「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題議政性協商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延安,市政協主席湯湧出席會議並講話。 圍繞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杜延安指出,要打破思想壁壘,發揮比較優勢,全面等高對接,進一步推動思想觀念相融相促。
  • 象山:借勢借力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吃海鮮、逛老街,體驗海洋漁文化……近日,東海開漁,一批批來自長三角的遊客趁著周末「嗨」遊象山,品嘗開漁「第一網」。今年隨著旅遊市場重啟復甦,我縣把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區域作為開拓市場、優先對接的對象,舉辦長三角區域文化走親、體育賽事交流及自駕遊等活動,並加入上海自駕遊促進中心,組織百家長三角旅行商來象開展北緯30°最美海岸線踩線活動,推動區域之間文旅對接互動。
  • 打造世界級湖區 崑山旅遊融入長三角 共建一體化
    崑山旅遊「融入長三角 共建一體化 打造新湖區」在推介會上啟動。推介會上,18個優質旅遊產業項目籤約落戶,籤約金額50億元。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崑山的錦溪、周莊和澱山湖三鎮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協作區,崑山與上海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寬加深,兩地文旅區域協同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 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舟山努力建設「重要窗口」的海島風景線
    作為長三角區域的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城市之一,舟山正發揮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通江達海區位優勢、臨港加工物流產業優勢、海洋海島資源優勢,積極主動,在「4個舟山」建設上持續發力,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建設開放發展的風景線 跳出舟山發展舟山  港口,是走向世界的夢想起點。
  • 安徽潛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潛山地處皖西南中心,瀕臨長江黃金水道,位於長三角一體化規劃區域"西大門", 有山川美景,有厚重人文,有美麗鄉愁,旅遊資源豐富,對長三角地區客源有很強的吸引力。不完全統計,長三角地區來潛遊客人數佔全市省外遊客的60%以上。山水明秀處 千載詩人地詩云:"水無心而宛轉,山有色而環圍。
  • 揚州7條通道縱貫長江 進一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五峰山長江大橋效果圖   一道長江穿省而過,過江通道建設直接關係到江蘇一體化發展的進程。   到2035年  江蘇規劃布局41座過江通道   長江幹線過江通道連接長江兩岸,是溝通我國南北交通的重要紐帶,也是支撐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設施。
  • 安徽潛山: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葉餘根/攝潛山地處皖西南中心,瀕臨長江黃金水道,位於長三角一體化規劃區域「西大門」, 有山川美景,有厚重人文,有美麗鄉愁,旅遊資源豐富,對長三角地區客源有很強的吸引力。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長三角地區來潛山旅遊的人數佔全市省外遊客總數60%以上。
  • 蘇州青商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會召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超)不久前,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落下帷幕,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多次被提及。為了動員更多青年企業家弘揚創新創業精神,積極投身長三角一體化,收穫發展新機遇,近日,蘇州市青年商會2020年度會員大會暨「強信心聚合力」蘇州青商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會在吳江汾湖高新區舉行。
  • 長三角康養旅遊嘉年華暨池州養生「硒」遊季活動開幕
    迎客長三角 康養在池州長三角康養旅遊嘉年華暨池州養生「硒」遊季活動開幕操龍燦 袁華出席10月27日,以「迎客長三角康養在池州」為主題的長三角康養旅遊嘉年華暨池州養生「硒」遊季活動正式開幕。他指出,此次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構建長三角康養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行動。作為本次活動主辦城市,池州生態本底優良、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業態豐富、康養資源獨特、區域交通優越,是一座自然秀美的生態綠城,更是發展康養旅遊的絕佳勝地。
  • 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先鋒:某鎮不屬於上海,卻已經融入上海
    長三角城市群的一體化目前已經越來越明顯,其中一個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先鋒就是,一個蘇州市的鎮,與上海關係密切,其密切的關係,甚至比上海市自己的鎮更近。蘇州的花橋鎮是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先鋒:它不屬於上海,卻已經融入了上海。
  •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宣城路徑」
    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距離溧水區不到60公裡的宣州區狸橋鎮區位優勢愈發顯現,宣州經開區現有企業106家,其中滬商企業9家、蘇商企業52家、浙商企業16家;園區現有在崗工人2206人,僅江蘇籍工人就有327人,佔比達15%。
  • 宣城市廣德:擴大招商「朋友圈」 深度融入長三角
    近日,筆者從廣德市招商合作服務中心獲悉,截止8月底,全市新籤約項目66個,協議資金148.31億元,長三角地區投資項目57個,佔新籤約項目的86.4%,位於宣城市各縣市區前列。為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機遇,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今年以來,廣德市迅速行動,傾力對接蘇浙滬,多點融入長三角,積極促進產業轉型。
  • 黃山旅遊輕軌和黃山宣城鐵路等寫入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27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規劃中,有黃山旅遊輕軌T1線、黃山至金華鐵路、黃山至宣城鐵路很多關於高速鐵路、公路、旅遊輕軌等項目建設安排,對黃山進一步融入長三角、帶動產業承接和旅遊多樣化發展等有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