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生菜該如何種植更高產?科學的栽培技術很重要
三農導語:生菜,又稱鵝仔菜、萵仔菜等,是萵苣的一種,被全球消費者所普遍接受,是不分國界的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之一。不論是涼菜、煮湯,還是炒菜抑或生吃,口感都很不錯。此外生菜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食用價值很高。近年來,生菜的市場行情持續上升,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如何提高生菜的產量成為農戶考慮的問題。想要增產,科學的栽培技術很重要,下面小編就來講一講生菜的栽培技術和注意事項。
一,優選良種
想要生菜種植更高產,離不開對於品種的選擇。選種時首先要考慮種植性能優良、高產穩產、抗病性強的品種。其次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來決定種植品種,只有環境適宜所選品種的生長發育,才能獲得好收成。一般常見的栽培品種有玻璃生菜、皇帝、凱撒、結球生菜、花葉生菜、大湖659等。播種前還需對所選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首先將種子浸泡在多菌靈等殺菌劑中等待五分鐘,將其撈出後放入溫水中浸泡後即可播種。
二,選地播種
為保證生菜有更高的出芽率及產量,對於種植地的選擇十分重要。選地時以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好、透氣性強的沙壤土為宜。確定種植地後需要進行整地施肥,一般來說10平方米苗床用腐熟的有機肥10公斤、硫酸銨0.3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硫酸鉀0.2公斤,充分混合均勻鋪平耙細,澆足底水,水滲後播種。播種時要注意控制好播種密度,避免密度過大引起養分不足,植株生長受到限制。
三,水肥管理
生菜的根系較為發達,耐旱力較強,但適宜的水肥管理可以保證生菜的生長更為迅速、品質更佳。在生菜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於微量元素的要求較高,生長期施肥以氮、磷、鉀肥為主,三者配合使用。澆水要以植株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不同的改變,一般每5-7天澆水一次,在氣溫較低時,澆水量要小,而且澆水頻率也要減少。在生菜生長旺季時需水量較多,需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在葉球形成後,則要控制澆水,以免水分不均勻導致裂球或爛心。
四,適時採收
生菜成熟後要適時採收。不結球生菜可根據市場價格適時採收。結球生菜以葉球緊密後採收為好,過早會影響產量,過遲則葉球內莖伸長,葉球變松品質下降。
小編提醒:以上就是生菜的栽培技術和注意事項,做好這四點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生菜的產量。除此之外,病蟲害的侵蝕對生菜的生產有著極大的影響,種植者應注意園區的日常管理,定期對植株進行殺菌消毒,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