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故地重遊留下這首絕美詞,見景思人,結尾8字讀來不禁淚目

2020-12-25 網絡文學De江湖

才子故地重遊留下的這首絕美相思詞,見景思人,最後8字讀來不禁令人淚目

「故地重遊,往事記心頭。」相信很多詩友故地重遊都有一番別樣感嘆,這裡變了,哪裡也改了,不禁都會唏噓不已。在繽紛炫彩的唐詩宋詞裡,也有很多感懷故地的絕好詩詞。《江樓舊感》裡面「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題都城南莊》裡面名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而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亦是一位才子故地重遊寫下的一首絕美詞,當時詞人夜過吳松江,漫步在垂虹橋上,倚欄凝望,心情複雜。最後8字讀來不禁令人淚目。

《慶宮春》宋代:姜夔雙槳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採香徑裡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檔素襪。如今安在?惟有闌幹,伴人一霎。

詞文大意如下:手搖雙槳,身披蓑衣,冒雨在波濤起伏的吳淞江上泛舟。天色將晚,心中的愁緒愈來愈濃,充滿寬闊的江面。呼喚與我相伴的江鷗,翩翩飛舞將下未下,轉眼間就從樹梢上飛過去了。那一回經過這裡歸去,仍是在冬夜裡,風雪中,乘著孤舟。傷心的景色依舊,寒山如黛,宛如伊人愁眉緊鎖。

採香徑裡春寒襲人,我邁著沉重的腳步,獨自吟唱,無人應和。身臨垂虹橋,西望太湖,當年範蠡攜西施扁舟泛太湖歸隱,這種心情一生難平息。酒醒煙波遠,冥想著佩明珠、著白襪的意中人小紅。她現在何處呢?只有亭上欄杆陪伴著我。

這首詞詞人於除夕之夜,從蘇州範成大處歸吳興,雪夜過垂虹橋,回想起五年前過垂虹橋的景象,不禁見景思人,寫下了這首記遊戀舊的佳作。上闋寫黃昏泛舟江上,開篇描繪一幅寒江蕩舟的壯闊畫面,暮靄籠罩水面,愁緒陡生,只因重見昔日景象,不禁想到五年前過垂虹橋與小紅一起「小紅低唱我吹簫」的景色,心情更加沉重。朦朧迷離,曲盡其妙。

下闋漫步採香徑,登上垂虹橋,西望太湖,不由想起範蠡攜西施隱居太湖的典故,自己思念戀人的心情更加強烈。可是酒醒後不得不面對孤寂的現實,小紅不在了,只有自己孤身一人倚欄遐想。奇妙在於懷古於思念之情合一,令人神遠。「唯有闌幹,伴人一霎」結尾這8字,解上句一嘆一答,指出今昔哀樂,千古興衰,宛如一夢。由遐想跌至眼前,傷懷幽怨之中,餘味不盡。小編不盡為詞人而嘆:「暮愁漸滿太湖上,垂虹亭畔思佳人。」

品鑑唐詩宋詞,結交天下朋友。我是你們的小喜鵲愛詩詞,這首詞大家覺得如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小編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宋詞中最美的一次踏雪尋梅,從開篇8字美到結尾,小才子一詞成名
    無獨有偶,宋代一位才子,也是憑藉一首「踏雪尋梅」的追思之作,成就了文名。這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踏莎行》、這首「踏雪尋梅」詞,悽美哀怨,冠絕一時。開篇即先聲奪人,美不勝收,讀完說不上哪裡好讀後卻忘不了,卻滿口生香,回味無窮,不自覺進入久久難以忘懷的美的化境。讓我們來品一品。
  • 南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詞人,故地重遊寫首詞,結尾兩句驚豔世人
    這時候回望少年時代,只會感慨物是人非,所以每個希望仗劍天涯的少年很可能最終都會變成一個油膩大叔,這正是「終不似,少年遊」。辛棄疾在他的《醜奴兒》中說道「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這正是無憂少年的寫照,不會因為事物變得悲觀,眼中只有在寫詞的時候,才會誕生愁恨。
  • 蘇軾故地重遊,弟弟寫詩助興,哥哥次韻賦詞,最後兩句值得深思
    在他赴任途中,過寶雞,重遊終南山,弟弟聽說後就寫了這首詩為其助興。 蘇轍與哥哥以前曾一起遊覽過終南山,不僅對當時遊歷過程記憶猶新,而且還想起了當初他們曾與當地百姓及道士交談過。時逢春天,弟弟便想像終南山迷人的春景,山林秀麗、谷鳥歡鳴,野人安居、道士悠閒,弟弟希望哥哥故地重遊可以盡興,也能將遊覽過程和樂趣與之分享,更盼望下次有機會兄弟倆可以再次攜手同遊。
  • 蘇東坡這首《江城子》讀的人不多,但寫景絕美,結尾6字更是巧妙
    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讀蘇東坡的一首《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乍一讀,滿心只有一個想法:為什麼會有人把景和情描寫得這樣明淨而美好呢?詞的上片是: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 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
    下面介紹的是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七律·洪都作者:毛澤東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縱覽偉人的這首七律,氣勢豪邁、意蘊深長。作者巧妙用典,概括性非常強,全篇充滿了豪情,更對祖國的未來寄予了熱切的期待。詩人雖然提到了壯心不已的曹操,其實更是對現實的肯定、以及一種強烈的自信。最後14字寓意深刻,令人倍感振奮。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 故地重遊——悼衝繩首裡城
    【財新博客】  文 | 高爾基(財新傳媒副總裁)  早就想寫一段有關故地重遊的感悟,只是沒想到,是寫在首裡城被一場大火吞噬之後。  今天驚聞這個消息,心裡非常難過。首裡城是我去年冬天剛剛拜訪過的一處古蹟,衝繩的萬裡津梁則是神交已久的一片聖土。
  • 白居易這首古詩詞只有27個字,卻寫出了鮮豔奪目的江南春景
    作為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白居易給我們留下了2000多首詩詞,已經是非常高產的詩人了。這個中唐時期地位最重要的詩人,雖然詩詞中沒有多多少盛唐氣象,但是卻可以寫出當時的民生疾苦,讀起來還是很有趣味的。比如這首純粹的寫景古詩詞,卻寫出了鮮豔奪目的江南春景。全文只有27字,卻能夠一下子概括出江南春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一個絕美的世界。且看: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故地重遊,尋找逝去的美好
    故地重遊,不是為了沉迷過去,不肯醒來,而是讓過去的歡笑和快樂重新充盈心間,體味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尤其當你感覺到生活的苦悶和無奈的時候,故地重遊,總會勾起你對往事美好生活的懷念,回憶總是美好的,我們回憶的內容也講是愉快的,雖然往事總伴隨著開心與傷悲,但每當回憶時,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把悲傷淡化,因為曾經的這些故事總會激起你找回幸福與快樂的信心和勇氣。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
  • 歐陽修故地重遊,寫下一首詞紀念友情,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古代詩人也留下了一首首紀念友情的詩詞作品。譬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在《贈汪倫》中留下了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便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紀念友情的千古名作。這首詞是歐陽修和朋友在洛陽城東故地重遊時有感而發。它主要表達了歐陽修傷時惜別,以及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慨嘆。
  • 20年後,他故地重遊,寫下一首詞,將物是人非寫到了極致!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唐多令·蘆葉滿汀洲》,便是劉過的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是劉過創作的一首故地重遊的憶舊之作。20年前,他曾在南樓(今武昌黃鵠山上)與朋友歡聚。20年後,他故地重遊,感嘆物是人非,因此寫了這首詞。全詞言簡義豐,情致哀婉。這首詞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 故地重遊大峽谷
    約莫一個半小時車程的蜿蜒穿梭,映入眼帘的是一馬平川被撕裂開一道巨壑——廣東大峽谷玻璃橋 故地重遊大峽谷故地重遊,又一次對生命的感悟,1360級天梯直插谷底,相對於漫漫旅途,只是微波餘漾,拾級而下,雙膝酥軟,但腳踏實地的底氣,讓我們平穩前行;峰迴路轉,棧道迂迴,古藤垂釣,深潭照影,靜若處子明眸......或健步前行,或倚欄小憩,眼前的賞心悅目,沒能讓人放棄砥礪前行。汗如朝露,滋潤著不屈的信念,哪怕手腳並用,我們再次領略了超越自我之後,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寥寥數語,與諸君共勉。
  • 歐陽修故地重遊,感慨之下,寫就了這首《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有一次他曾在洛陽城外故地重遊,感慨之下,寫就了一首《浪淘沙·把酒祝東風》。這首宋詞雖然是歐陽修有感而發,臨時所作,但是其中的意境,卻比那些經過反覆雕琢的詩詞,更加耐人尋味。同時這首宋詞也非常貼近生活,很容易帶動讀者的感情。因為細讀之時就能發現,其實我們都曾經歷過,詞中描述的那種感受。《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宋代:歐陽修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 陸龜蒙《懷宛陵舊遊》,重遊故地宣城,抒發對逝去的時代的思念
    這一次,他到宣城,算是故地重遊,滿目所見,又當如何?下面就來看這首詩。陵陽佳地昔年遊,謝朓青山李白樓。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當然,說青山說李白樓,不是說這一帶的人文風情只有這兩處,它們只不過是詩人最在意的典型罷了。「昔年遊」,過去曾經遊玩過,而現在又重遊(當然,也不一定就是重遊,如果只是回憶也可以),感受和人生的況味又增加了一層。當年的聞見和所想,今日當如何審視,今日再遊覽該地,怕是對過去的理解和領悟又深了一層。
  • 明朝第一才子,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留下一首詞,現成千古絕唱
    他是明朝第一才子,卻被人稱為一代流氓,因為勸阻皇帝認爹,被貶到邊疆30年。晚年寫下一首詞,成為千古名詞,幾乎人人會背。他的一生令人唏噓,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是誰?他就是——楊慎。楊慎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生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楊慎出生在官宦之家,乃明朝內閣首輔楊廷和之子。
  • 清代詩人寫了一首詞,勝過納蘭容若,開頭16個字,讀的人都哭了
    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讓隱娘記憶猶深,每每讀到這一句,心裡似有無限愁苦,鬱結在心。有人說,這16個字把人的愁苦、無奈、壓力描述得入木三分,其實這首詞是顧貞觀寫給遠在寧古塔的友人吳兆騫的。這首詞還和納蘭性德有關。原來,吳兆騫是江蘇人士,少有才名。
  • 落第才子求人辦事寫下這首詩,東拉西扯,讀到最後才知道他的高明
    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一位落第才子想要獲得他人提攜,求人辦事而寫就的,因為句句有水平竟成一首千古名作,前面幾句東拉西扯,但讀到最後不由佩服他的高明。《贈闕下裴舍人》唐: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 故地重遊,是一種思念,也是一種釋懷
    桃花依舊開的鮮豔,心上的人,早已不見思念,像一杯白開水,只有感到口乾舌燥,才會想起它來;思念,像一壺老酒,只要聞到酒香,就想喝上一口;思念,是一種回憶,即便是故地重遊,也會有無盡的憂傷沒有你的湖畔,即使人間仙境也枉然『貳』和丹相遇,就是在這個公園;和丹相擁,就是在這座涼亭;和丹別離,就是在這湖邊。
  • 溫庭筠絕美之作,其中10字被譽抵得上歐陽修幾百字,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文壇群星璀璨,要說詩寫得最好的,自然非李白、杜甫莫屬;但若是說起詞,那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花間派」鼻祖溫庭筠。這個出身沒落貴族的大才子,一生恃才傲物,卻唯獨對寫詞這件事情有獨鍾。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溫庭筠的一首《玉胡蝶》,當相思入骨遇到秋風蕭瑟,便成了這首絕美之作,短短幾句美得令人心醉,其中10個字更是被譽抵得上歐陽修幾百字的《秋聲賦》。《玉胡蝶》-(唐-溫庭筠)秋風悽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 老和尚月光下寫首詞,毫無雕琢痕跡從開篇美到結尾,蘇軾連連稱讚
    文壇有一類不起眼的詩人,對這一點把握得很好,他們就是詩僧。與一般的詩人不同,詩僧對萬物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再加上他們久處清幽之境,所以寫出來的字句也多空靈絕美。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訴衷情·寶月山作》正是如此。這首詞出自北宋僧人仲殊之手。仲殊是個半路出家的和尚,年少時考進士不第,後來在蘇杭的承天寺和寶月寺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