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自古以來都是大事,對於現代人是如此,對於古人更甚。現代人讀書以後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不少,但是對於古人來說,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步入仕途。所以古人對於科舉考試都是十分在意的,這才有了孟郊登科後揮筆寫就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也有了柳永落第後無奈慨嘆「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而在古代,科舉考試並不只是單純的有才學就行,有些時候貴人的提攜同樣重要。就像唐代盛行幹謁,考生到了京都先找名士或者大官投稿自己的詩文,倘若受到對方欣賞,自然也就能小有名氣,自然科舉之路也就會變得輕鬆一點。而對於那些落第的考生,在碰過壁之後當然是更為理解其中的曲折,所以他們在再次參加科舉考試前,一般都會寫詩文投贈給那些能夠提攜他們的朝官。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一位落第才子想要獲得他人提攜,求人辦事而寫就的,因為句句有水平竟成一首千古名作,前面幾句東拉西扯,但讀到最後不由佩服他的高明。
《贈闕下裴舍人》唐: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此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錢起,被譽為「大曆十大才子」之冠,頗有詩名,他的詩作多以贈別應酬為主。而上面這首詩就是錢起在科舉落第後,投贈當時皇帝身邊的中書舍人希望得到引薦,作為皇帝身邊的近侍,中書舍人主要負責起草詔令,平時多參與機要之事,權力頗大。
這首詩起首四句都是寫景,全然不談引薦的正事,給人一種東拉西扯的感覺,但是細細品讀便能察覺其中的高明之處。詩人所描繪的都是宮苑內的景象,而能夠自由出入這些地方的,在宮中也就只有皇帝,而作為皇帝近侍的中書舍人自然也是常伴左右。其實這裡暗藏的意思就是中書舍人乃皇帝心腹,位高權重,不得不說這樣不著痕跡的拍馬屁實在高明。
而結尾四句則是詩人步入正題,正式開始請求中書舍人予以舉薦。雖然自己懷才不遇心有憂愁,但是始終有著一顆為朝廷效力的忠心,自己蹉跎十年還沒有得以啟用,現在華發叢生羞於面對中書舍人。在這裡「十年」是虛指,主要是為了突出時間之長,而「猶」字則表達出詩人迫切的心情。最後一句「羞將白髮對華簪」則是既表達了詩人對於中書舍人的羨慕恭維,同時又有投石問路的意味,表達可謂婉轉含蓄,正是體現出了讀書人的矜持。
不得不說當讀書人開始拍馬屁以後,真的是沒普通人啥事了,此詩不僅文筆絕佳,馬屁還拍得這麼不著痕跡,實在是令人嘆服。錢起還有不少經典作品,如《省試湘靈鼓瑟》等,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