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作為一種象徵,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對於文人雅士而言,梅花不僅好看,同時也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它高貴,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那也是依舊盡情地綻放,開出了世間最豔麗的花朵,散發出迷人的芳香;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梅花名聲大噪,人們也喜受梅花。
唐詩和宋詩裡面就有很多的詠梅詩,一些經典的作品寫得極為唯美,充滿了詩情畫意,譬如王安石的《梅花》;林逋的《山園小梅》;張謂的《早梅》等等,那都是詠梅裡的名篇,這些作品無一不例外地讚美了梅花高尚的品格。梅花它不同於別的花,很多的植物,它是在春天開花,等到秋天之後再結果,可是梅花不一樣,它則是選擇在冬天開花,並且天氣越是寒冷,它開出來的花朵就更加豔麗,香味也更為濃鬱,這也使得無數的詩人孜孜不倦地描寫梅花。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元代才子劉因的這首《觀梅有感》,這首詩有別於其它的詠梅詩,它並不是直接讚美梅花,而是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先是描寫了殘酷的戰爭,以此為切入點,再結合梅花獨特的個性,從而寫出了這麼一首有內涵的詩。對於這樣的作品,我們只要深入地去了解,則是會現整首詩不僅意境唯美,同時寫得也是很有韻味。
《觀梅有感》元代:劉因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劉因,字夢吉,號靜修,元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詩人,而且一生也是寫過無數的經典詩作,那麼成就最高的還要數這首《觀梅有感》,整首詩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同時詩人正是借用梅花來表達了自己堅定的立場,儘管宋朝滅亡了,可是對於詩人來說,他始終是心繫天下,不願意與元朝合作,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態度,使得這首詩也是別具一格。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開篇一上來便是寫得很有韻味,也寫出了一種獨特的人生感悟,正是由於四處還是戰亂不斷,東風吹落了戰場上的滾滾煙塵,讓人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而對於我來說只是會想到西湖的家,那裡才是最令我嚮往的地方。這兩句描寫得很生動有趣,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正是由於生活在外面,所以才思念起了江南,這樣的一種描寫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最後兩句又是流露出了更為濃重的憂愁之感,正是由於身處外地,詩人骨子裡就充滿了憂愁,現在我只是擔心江南春天過去了,這讓人很是傷感,對於我來說最喜歡春天,我這一心都只愛梅花。最後一個「不」字,立馬使得此詩意境全出,讀來也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此詩最獨特的一個地方。
劉因的一生也是始終心繫天下,那麼在這首《觀梅有感》中,也正是表達出了一種獨特的感傷之懷,還有家國情懷,骨子裡充滿了悲痛之苦,而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詩人正是通過對於戰爭的描寫,從而由此想到了江南,再聯想到了梅花,對於詩人來說,他對於梅花的喜愛,也讓感受到梅花獨特的品格,還有詩人對於人生的感悟。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其實最是能夠引起情感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