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的詩有哪些?戴叔倫的詩詞全集22首

2020-12-14 騰訊網

唐代詩人戴叔倫,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蘭溪棹歌 - 唐代·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送人遊嶺南 - 唐代·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裡遊, 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 縱有啼猿聽卻幽。

除夜宿石頭驛 - 唐代·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蘇溪亭 - 唐代·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 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 一汀煙雨杏花寒。

題稚川山水 - 唐代·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 汀沙雲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 隔水青山似故鄉。

客夜與故人偶集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 唐代·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裡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

湘南即事 - 唐代·戴叔倫

盧橘花開楓葉衰, 出門何處望京師。 沅湘日夜東流去, 不為愁人住少時。

過三閭廟 - 唐代·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調笑令·邊草 - 唐代·戴叔倫

邊草, 邊草, 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裡萬裡月明。 明月, 明月, 胡笳一聲愁絕。

塞上曲二首·其二 - 唐代·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 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 何鬚生入玉門關。

塞上曲二首 - 唐代·戴叔倫

軍門頻納受降書, 一劍橫行萬裡餘。 漢祖謾誇婁敬策, 卻將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 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 何鬚生入玉門關。

懷素上人草書歌 - 唐代·戴叔倫

楚僧懷素工草書, 古法盡能新有餘。 神清骨竦意真率, 醉來為我揮健筆。 始從破體變風姿, 一一花開春景遲。 忽為壯麗就枯澀, 龍蛇騰盤獸屹立。 馳毫驟墨劇奔駟, 滿坐失聲看不及。 心手相師勢轉奇, 詭形怪狀翻合宜。 人人細問此中妙, 懷素自言初不知。

梧桐 - 唐代·戴叔倫

亭亭南軒外, 貞幹修且直。 廣葉結青陰, 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 不愧知音識。

客舍秋懷呈駱正字士則 - 唐代·戴叔倫

無言堪自喻, 偶坐更相悲。 木落驚年長, 門閒惜草衰。 買山猶未得, 諫獵又非時。 設被浮名系, 歸休漸欲遲。

花 - 唐代·戴叔倫

花發炎景中, 芳春獨能久。 因風任開落, 向日無先後。 若待秋霜來, 蘭蓀共何有。

再巡道永留別 - 唐代·戴叔倫

鬢下初驚白髮時, 更逢離別助秋悲。 從今不學四方事, 已共家人海上期。

二靈寺守歲 - 唐代·戴叔倫

守歲山房迥絕緣, 燈光香灺共蕭然。 無人更獻椒花頌, 有客同參柏子禪。 已悟化城非樂界, 不知今夕是何年。 憂心悄悄渾忘寐, 坐待扶桑日麗天。

屯田詞 - 唐代·戴叔倫

春來耕田遍沙磧, 老稚欣欣種禾麥。 麥苗漸長天苦晴, 土幹確確鋤不得。 新禾未熟飛蝗至, 青苗食盡餘枯莖。 捕蝗歸來守空屋, 囊無寸帛瓶無粟。 十月移屯來向城, 官教去伐南山木。 驅牛駕車入山去, 霜重草枯牛凍死。 艱辛歷盡誰得知, 望斷天南淚如雨。

撫州被推昭雪答陸太祝三首 - 唐代·戴叔倫

求理由來許便宜, 漢朝龔遂不為疵。 如今謗起翻成累, 唯有新人子細知。 貧交相愛果無疑, 共向人間聽直詞。 從古以來何限枉, 慚知暗室不曾欺。 春風旅館長庭蕪, 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對鐵冠窮事本, 不知廷尉念冤無。

送前上饒嚴明府攝玉山 - 唐代·戴叔倫

家在故林吳楚間, 冰為溪水玉為山。 更將舊政化鄰邑, 遙見逋人相逐還。

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柳字) - 唐代·戴叔倫

十年官不進, 斂跡無怨咎。 漂蕩海內遊, 淹留楚鄉久。 因參戎幕下, 寄宅湘川口。 翦竹開廣庭, 瞻山敞虛牖。 閒門早春至, 陋巷新晴後。 覆地落殘梅, 和風嫋輕柳。 逢迎車馬客, 邀結風塵友。 意愜時會文, 夜長聊飲酒。 秉心轉孤直, 沈照隨可否。 豈學屈大夫, 憂慚對漁叟。

送柳道時餘北還(一作送觀察李判官巡郴州) - 唐代·戴叔倫

徵役各異路, 煙波同旅愁。 輕橈上桂水, 大艑下揚州。 何處成後會, 今朝分舊遊。 離心比楊柳, 蕭颯不勝秋。

《戴叔倫的詩有哪些?戴叔倫的詩詞全集22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相關焦點

  • 戴叔倫的詩有哪些?戴叔倫的詩詞全集22首
    唐代詩人戴叔倫,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戴叔倫的這10首詩絕了,堪比小李杜!
    戴叔倫(約732—約789)字幼公,一說字次公,金壇城西南窯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於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
  • 戴叔倫4首經典詩詞,堪比小李杜!
    戴叔倫4首經典詩詞,堪比小李杜。戴叔倫(732—789年),字幼公,是唐代中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詞大多是表達了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人輯有《戴叔倫集》。1、《除夜宿石頭驛》戴叔倫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 戴叔倫的這10首詩絕了,堪比小李杜!
    戴叔倫(約732—約789)字幼公,一說字次公,金壇城西南窯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於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
  • 戴叔倫:蘇溪亭-中新網
    戴叔倫:蘇溪亭   蘇溪亭上草漫漫  賞析: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與《蘭溪棹歌》相近。戴叔倫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舊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東陽令,蘇溪在今浙江省義烏市蘇溪鎮,與浙江省東陽市不遠,這首詩大約是他在這段期間所作的。  詩中所寫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別之情。「蘇溪亭上草漫漫」,寫出地點和節候。野草茁長,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時節。
  • 小雪節氣裡,唐宋詩人陸遊、黃庭堅、戴叔倫在幹啥?詩詞與24節氣
    2020年11月22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節氣如期而至。小漢忽然突發奇想:小雪節氣裡,古代詩人們都在幹啥?於是,小漢鑽到故紙堆裡一番神遊,不留神挖出這些料來。古代有個風俗:立春這天,用韭黃、果品、麵餅等做成拼盤,送給親友。蘇東坡有詩說「雪沫乳花浮午盞,蓼[liǎo]茸[róng]蒿[hāo]筍[sǔn]試春盤」(出自《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可見,筍在當時是春盤的食材。
  • 古詩詞賞析|《蘇溪亭》戴叔倫|唐詩三百首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518首古詩詞 (3)十二闌:樂府古曲中有闌幹十二曲。(4)燕子不歸:遠方未歸的遊子。(5)汀(tīng):水邊平地。 品鑑鑑賞: 這首詩,題為《蘇溪亭》,然並非真詠蘇溪亭,而是詩人借描寫蘇溪亭及其周圍的自然景物,傾吐了自己對被懷念人的盼望心情。詩中所寫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別之情。
  • ——戴叔倫《蘇溪亭》
    02:58來自郝人讀詩詞朦朧詩,是近現代的一種詩歌形式,興起於20世紀70、80年代,>以舒婷、顧城等為代表,朦朧詩以精神世界為描寫對象,詩歌內容處於表達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從而表現為詩境模糊朦朧、詩意隱約含蓄、富含寓意。
  • 書法創作:戴叔倫詩韻人情,雋永醇厚的《蘇溪亭》(張德進)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蘇溪亭唐代:戴叔倫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譯文蘇溪亭外野草青青,無邊無際;是誰隨著東風唱著欄杆十二曲呢?
  • 戴叔倫最經典的詩作,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中唐詩人戴叔倫崇尚朦朧的詩歌觀,他曾說:「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詩名響徹東南半壁江山近50年的戴復古,便是戴叔倫的後裔;而北宋的陶鑄曾經寫過「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也是化用戴叔倫的名句「一汀煙雨杏花寒」。
  • 戴叔倫《蘭溪棹歌》詩,幽人幽賞,夜裡景色也美得令人陶醉
    ——唐代:戴叔倫《蘭溪棹歌》遊覽山水,大多數人會在白天進行,攜二三子,樂哉優遊。而又有一類幽獨的人,偏喜歡夜裡景色,孤身眺覽,見他人所不能見,賞他人所不能賞,楊巨源所謂「詩家清景」者是也,獨能從中獲得非常之趣。
  • 倦鳥歸巢,人卻沒有歸家,戴叔倫這首詩,是對故鄉最深切的呼喚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趕快來看今天的文化鑑賞吧!在古代詩詞中,關於思鄉的題材是屢見不鮮,大多數文人因為仕途原因而背井離鄉,長期身在他鄉,心中難免會有思鄉之情,別的地方即使再美、再好,也是代替不了家鄉的,因為生在家鄉,心便一直在家鄉。古人對於思鄉情緒尤為的敏感,一輪圓月、一抹夕陽,亦或是一株小草,都能夠喚起對故鄉的思念。而今天便要為大家介紹一首思鄉詩,名為《題稚川山水》,出自唐代詩人戴叔倫。
  • 戴叔倫很美的一首詩,把江南溫婉秀麗的晚春美景,描寫得美豔動人
    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戴叔倫的《蘇溪亭》,詩人儘管無法與前面那些一流的大詩人相媲美,可是這首詩卻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卻是把江南美景描繪的如詩如畫,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
  • 戴叔倫《蘇溪亭》詩,獨倚東風十二闌,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代:戴叔倫《蘇溪亭》元代詩人虞集有「杏花春雨江南」之句,構畫江南春天的美景,論者以為得其神韻,極為時人所賞,常被繡在手帕上,廣為流傳。戴叔倫這首《蘇溪亭》詩中也有杏花春雨,地點也屬江南,然而讀之卻感受不到杏花春雨的美,反倒有著一種憂傷悽冷在其中。
  • 唐代詩人戴叔倫十首詩,感受閒適情調美感,《蘭溪棹歌》美輪美奐
    你喜歡戴叔倫這十首詩嗎?戴叔倫的爺爺和父親,一輩子不願為官,但戴叔倫為了擺脫窘迫的家境,不得不走入仕途。在他任官期間,功績卓著,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戴叔倫慢慢開始厭倦為官生活,在他部分詩中就暗含激流勇退的意思。終於,他上表辭官歸隱,在歸鄉的路途中去世。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詩歌具體寫於何年尚待考證,從內容看,在仲夏暑熱的「五月」,詩人宦遊途中經日跋涉,向晚來到稚川,憩息於松下茅亭,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 觀唐絕句系列5首51-55 用耿湋戎昱冷朝陽張潮戴叔倫原詩韻
    老街味道原創詩詞5首,觀唐絕句系列第51-55 篇 用耿湋戎昱冷朝陽張潮戴叔倫原詩韻。觀唐絕句51-代園中老人(用 耿湋韻 )@老街味道莫惜皤皤力役身,羈遊何似種瓜人。時賒酒債過梅市,閒掃山雲送暮春。其詩多為送別酬贈、登臨題詠之作,嘆貧嗟老,情調低沉。部分作品能反映社會現實。代園中老人寫了一個受僱於人的老人,有「為誰辛苦為誰甜」之意。羅隱寫的是蜜蜂,耿湋寫的是人,異曲同工。代園中老人(唐·耿湋)傭賃難堪一老身,皤皤力役在青春。林園手種唯吾事,桃李成陰歸別人。
  • 戴叔倫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便美得令人心醉,驚豔了千古!
    戴叔倫,字幼公,是中唐時期的詩人。其詩體裁形式多樣,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戴叔倫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這對宋明以後的神韻派和性靈派詩人產生過較大的影響。相對於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知名詩人而言,戴叔倫的名氣不大,詩量也較少,但不乏有驚豔千古的佳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蘭溪棹歌》,便是戴叔倫的經典詩作之一。它是戴叔倫任東陽(今屬浙江)令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描寫了春夜蘭溪江邊的山水美景。無論是詩中清朗的月、樹、河灣,還是倒影在水中的山色,亦或是桃花雨、夜鯉魚,都無不美得令人心醉。
  • 小雪節氣裡,唐宋詩人陸遊、黃庭堅、戴叔倫在幹啥?詩詞與24節氣
    2020年11月22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節氣如期而至。小漢忽然突發奇想:小雪節氣裡,古代詩人們都在幹啥?於是,小漢鑽到故紙堆裡一番神遊,不留神挖出這些料來。古代有個風俗:立春這天,用韭黃、果品、麵餅等做成拼盤,送給親友。蘇東坡有詩說「雪沫乳花浮午盞,蓼[liǎo]茸[róng]蒿[hāo]筍[sǔn]試春盤」(出自《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可見,筍在當時是春盤的食材。
  • 古詩詞賞析|《蘇溪亭》戴叔倫|唐詩三百首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518首古詩詞 《蘇溪亭》 唐·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